愛彌兒已經兩天沒有見到蘇菲了。那天早上,我拿著一封信走進他的房間,表情凝重地對他說道:「如果有人通知你說蘇菲死了,你會怎樣?」愛彌兒一下子站起身來,雙手交叉在一起,默默地看著我,眼睛裡儘是茫然。
看到他緊張的樣子,我緩和地跟他說道:「你放心吧,蘇菲生活得很好呢,今天晚上我們就去拜訪她。現在,讓我們一起出去走走吧,順便聊聊天。」
愛彌兒,幸福是一切有感覺的生命體都想要的生活狀態。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第一個慾望,也是唯一一種會延續終生的慾望。可幸福在哪裡呢?沒有人知道答案。有的人一生都在尋找,可到死都沒有找到。
如果放縱自己的慾念,你遲早會成為慾念的奴隸,這是多麼可憐的境地!你越是一門心思地想滿足自己的慾念,你的慾念就越不容易實現。你也想保持內心的平和,可你卻不知道怎樣做。如果總是屈從於慾念,你就不會成為一個好人。
假設一種情況,不管蘇菲嫁沒嫁人,你有沒有結婚,不管她的父母願不願意把她許配給你,也不管她對你是愛還是恨,你都要一意孤行地和她在一起,強制性地把她據為己有。
果真如此的話,請你告訴我,如果一個人可以為所欲為,絲毫不控制自己的貪慾,他還有什麼邪惡的事情做不出來呢?
愛彌兒,只有鼓起勇氣去爭取,你才能獲得幸福;只有經過一番艱難的鬥爭,你才能擁有德行。力量是德行的基礎,也是德行的源泉。我們經常說上帝是善良的,但沒有人說上帝是有德行的,因為上帝做善事是一件很容易是事情,不用經過鬥爭。
我們對德行的需要是伴隨著慾念的產生而來的,對你來說,認識德行的時刻已經到了。
一個有德行的人懂得怎樣用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控制自己的感情,只有這樣,他才能遵守做人的本分,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不會逾越道德底線。你目前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就好像一個暫時沒有收到主人命令的奴隸一樣,你的自由只是一種假象。
這樣的自由是非常危險的,現在是你爭取徹底的自由的時刻了。你要學會做自己的主人,讓自己的行動聽命於自己的內心,愛彌兒,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
現在,你的第一個慾念已經產生了,它也是目前你所擁有的唯一一個慾念。如果你能夠拿出你的男子氣概,斷然對它加以控制的話,它就不會衍生出更多的慾念來,因此它就會成為你的最後一個慾念。沒有了慾念,你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對德行的追求中。
只有專註於永恆不變的美的事物,人才能在保持明智的同時獲得幸福的生活。對你的慾念加以選擇,並且讓履行天職優先於滿足慾念。
應該在道德行為中引入需要的法則,你應該知道,有得必有失,坦然面對你所失去的或者不能得到的一切,不要讓生活的變化擾亂了自己的思維。
唯有如此,你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命運的捉弄,享受幸福的生活;你才能夠在各種慾念的夾擊之中保持明智的頭腦。如果你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心愛之物,你也不會因此感到痛苦,因為你知道,你支配著它們,而不是受它們支配。
生活是如此變幻莫測,沒有什麼東西是永遠屬於我們的。認識到這一點,你就不會因那些虛假的東西的獲得而欣喜若狂,也不會因那些虛假東西的失去而流淚悲傷。一旦你的思想發生了這樣的轉變,你就會受益匪淺。
痛苦是生命永恆的主題,它是那樣真實而長久,而快樂只不過是命運吝嗇地施捨而已,它是那樣虛幻而短暫。你一眼就能看穿那些膚淺的偏見或者賦予生命偉大價值的說法。
你能無憂無慮地享受生命,也可以無所畏懼地面對死亡。對別人來說,死亡意味著生命的結束,所以他們對死亡充滿了畏懼。你的看法和他們完全相反,你深知生命的虛無,覺得死亡是比生命更加真實的一種存在。
「對於邪惡的人來說,死亡意味著生命的結束;對於善良的人來說,死亡意味著生命才剛剛開始。」
愛彌兒認真地聽我說著,神情變得越來越不安。他已經料到了,我要讓他投入更加嚴格的訓練之中。
「我該如何是好呢?」他低著頭說道。
「如何是好?」我語氣堅定地說道,「最好的選擇是離開蘇菲。」
你和蘇菲,一個20歲,一個18歲。你們現在的年齡只適合談戀愛,但還不能結婚。想想吧,你們自己都還是孩子,怎麼去承擔撫養孩子的責任?
你應該知道,有太多的女人因為過早地結婚生子而損害了自己的健康、縮短了自己的壽命。由於身體虛弱,她們生出來的孩子也是病秧子。母親在懷孕的時候,肚子里的孩子就會奪走她身體里的部分營養,最後母子都落得營養不良的後果。
再說說你自己吧。你知道作為一個丈夫和父親應該履行怎樣的職責嗎?結了婚之後,你就得擔當起一個家庭的重任,隨之而來地,你也會成為國家的成員之一,可你知道怎樣去做一個公民嗎?
「你知道什麼是政府、法律和國家嗎?你知道生活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嗎?你知道什麼才是你得用生命去捍衛的嗎?你自認為無所不知,其實你一無所知。在踏入社會之前,你應該首先確定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地位。」
聽完我的話,他陷入了沉默。之後,他抬起頭來,堅定地看著我說:「我們什麼時候出發?」
「一周之後。」我回答道。
我也給了蘇菲一些安慰。我向她保證,愛彌兒,她的情人,確切地說是她的丈夫,對她是絕對忠誠的,他只是暫時離開她而已。只要她對他的感情也是專一的,我答應她,兩年之後就讓他們結婚。
年輕人到底有沒有遊歷的必要?關於這個問題,人們有太多的爭論。或者,我們可以換個說法: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是不是只要了解了自己的國家就夠了?我始終堅持這樣的說法,了解了一個國家並不意味著了解了全人類。
我承認遊歷對年輕人是有好處的,但我並不是說所有的年輕人都適合去遊歷。只有那些意志足夠堅強的人才適合去遊歷,而這樣的人為數極少。他們不會受到邪惡之事或者邪惡之人的引誘,而是從他們的邪惡中吸取教訓。
遊歷可以讓一個人按照他的天性去發展,據此對人做出或好或壞的判斷。一個遊歷完世界的人,他剛剛回來的樣子就是他今後的樣子,甚至一生都不會再有多大的改變。
如果遊歷完後,他不但沒有絲毫長進,而且還變得比以前更加不堪,那就說明他在遊歷的過程中學會了做壞事。
那些品行不端或者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他們很容易受到所遊歷國家的那些壞風氣的感染,可對那些優良的習俗卻視而不見。
而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年輕人,他們的天性本就善良,再加上後天的培養,他們抱著提升自己的目的去遊歷,回來之後,他們會變得比之前更加睿智和聰明。當然,我的愛彌兒就是這樣的年輕人之一。
所有的必須通過理性才能完成的事情都有它自身的法則。作為教育的手段之一,遊歷也是有法則的。如果遊歷的目的是為了遊玩,那遊歷就跟亂跑無異;如果遊歷的目的是為了接受教育,那這個說法又太過虛幻和寬泛。
如果沒有明確的目的,遊歷是沒有價值的。我希望年輕人在遊歷的時候能給自己設定一個明確而具體的目的,然後朝著這個目的去努力,就可以學到與之相關的所有東西。
人和物之間的物質關係以及人和人之間的道德關係,愛彌兒都已經研究過了,現在他要開始研究他和同胞之間的公民關係了。
他要首先對各種各樣的政府及其性質進行研究,然後對他所生活的地方的政府進行研究,並且確定自己是不是適合生活在這個政府的管轄之下。
作為一個公民,每個人都有一些不可侵犯的權利。愛彌兒是一個能夠根據自己的理性做出獨立判斷的人了,因此只要他願意,他就可以解除掉和這個社會的契約,到別的國家去生活。
愛彌兒之所以到了擁有理性的年紀還一直遵循著他的祖先和社會所訂立的契約,是因為他還沒有離開過他所生活的地方。
就好像他有權利拒絕繼承父親的財產一樣,他也有權利拒絕生活在這個國家。出生地只不過是大自然的賜予而已,他可以選擇不接受這種賜予。
不過,根據權利與義務的關係,每個人都不可能享受到沒有任何風險的自由,如果他想獲得某個國家的保護,就得遵守那個國家的法律。
我對愛彌兒說:你長這麼大還從來沒有脫離過我的指導呢,現在你到自己做主的年紀了。法律會保護你自己去處理一些事情,讓你成為自己的主人。
「你想組建自己的家庭,這種想法固然好,但在這之前你必須想清楚,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將以怎樣的方式度過你的一生?你憑藉什麼去供養你的家人和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