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沈浸式閱讀)

設置X

第三卷 少年期(12~15歲) 一、特別的「童年第三階段」

在走向青年的過程中,兒童的生命一直都很柔弱,但這時候,他的體力足以滿足他的需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很強壯了。他的需要還沒有被完全挖掘出來,所以他的體力就顯得有些多餘。

當然,他的體力比不上成年人,但相對於以前,他變得有力氣多了。在童年的第三個階段,由於孩子還沒有足夠的能力表達自己,所以我仍將他稱為兒童。儘管孩子已經像個青年人了,但從生命的發展來看,他還沒有進入青春期。

愛彌兒12歲了,他的體力增長超出了他成長的需要,但他自己還沒有感覺到這些體力用來做什麼,然而作為一個12歲的孩子,他的器官發育還不成熟,好像這種狀態需要他的意志力的強迫才能脫離出來。空氣和氣候對他造成了傷害,可他對這種傷害毫不在意。

他的體溫就像衣服一樣溫暖著他;在這個成長的年紀,任何有營養的食物都能讓他胃口大開;他不需要床,累的時候席地而睡;他發現,到處都有他需要的東西;他的全部慾望就是他的雙手所能觸及的東西,這樣的狀況也只有這樣的人生的這個階段才能如此。

這樣短暫的時光在人生中只有這一次,這唯一的時光也是最美的時光,而一旦想到利用好這段時光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你就越發覺得它短暫了。這段時光是工作、教育和學習的時光,這是由大自然的指示決定的,而非我隨意的選擇。

生命是無限的,而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個人不能了解所有的事情,甚至連周圍的人認為很普通的事都無法完全理解。

和每一個真理相對的都是一個謬論,所以有多少真理就有多少謬誤。況且我們所能獲取到的所有知識並不一定完全是真的或有用的,有些知識只是擁有它的人炫耀的資本,所以對於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我們都要進行適當的選擇。

真正有益的能幫助我們獲得幸福的知識是有限的,聰明的人會有選擇地去追求這些有用的知識,這也是孩子們應該去追尋的東西,但孩子們不知道。

我們的任務就是引導他們去追求這樣的知識,讓他們成為聰明的人。總而言之,最重要的是孩子們學到的知識是有用處的,而不是學了多少知識,以及哪個方面的知識。

在這有限的、有用的知識中,有一些必須要拋棄。

比如,有些知識非常難懂,必須具有很強的理解力才能明白;又比如,人的關係非常複雜,以孩子的智商和閱歷是根本不可能理解的;還有一些本身真實,但容易引起人們產生不正確想法的東西,這些知識都不適合用來教育孩子。

這樣一來,我們所能拿來教育孩子的知識就非常有限了,而且大多是和當下事物關係密切的。儘管如此,這些在成人看來有限的知識對於孩子來說卻足夠多了。人類的理性就是如此,它如深淵一樣深不可測,但沒有一個人有膽量去揭示這一切。

那些華而不實的學科就像陷阱一樣遍布在這個孩子成長的路上,而你是這條危險重重的成長之路上引領他前行的人,你不要慌忙,遮擋住孩子視線的大自然的帷幕需要你親手為他揭開。

你必須讓你的頭腦和思維保持清醒,同時要讓孩子的頭腦和思維和你一樣清醒。你要當心謊言把你誤導,要當心驕傲的情緒把你的心迷惑住。你要時刻記住,無知對一個人來說不是最有害的,最糟糕的是你獲取的是錯誤的知識。

要知道,誘使一個人步入迷途的不是無知,而是他不知道自己無知。

到現在為止,我們所知道的法則都是我們所需要的,而其他的法則對我們是沒有用處的。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怎樣把獲取的這些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之後我們還會說到怎樣才能正確、合適地去應用。

刺激人的不同官能的可能是同一種本能。當人的身體的力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也會把人精神的活力帶動起來。

起初,孩子們只是身體比較好動,而漸漸地,這種身體的好動會把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出來,而成人要做的就是引導這種好奇心,把它變成這個年齡段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從而形成一種內在的動力去探索。

哪些傾向是孩子在轉變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哪些傾向是由於偏見引發的,這兩點我們必須區分清楚。有些人是出於想得到別人的尊敬和羨慕而想成為一名學者,而有些人則完全是出於對現在或者將來可能和他產生關係的事物的關心而產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第一本源是慾望,尋求幸福是人天生的慾望,而人的慾望又不是輕而易舉就能滿足的。因此,人們都在不斷地尋求各種方法來滿足不斷增長的慾望,這就是好奇心的本源,這個本源在人內心的產生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而它的發展卻並非如此。

人的慾望越強,獲取的知識就越多越快,因此慾望的發展和人的知識、慾望成正比。

舉個例子,如果一位科學家帶著他的研究儀器和書籍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島上,並且他決意要在這個島上度過一生,不再離開,那他還會費盡心思去研究萬有引力、時間旅行、天體運動之類的東西嗎?

也許連他帶到島上的書籍他都不會多看一眼。不過還有另一種可能,不管那個小島有多荒涼廣闊,他都會想要走遍小島看看它的面貌,甚至犄角旮旯兒都要走一走,這種慾望人人都會有,並且是無法遏制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