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兒童期(2~12歲) 六、鍛煉孩子的體力是培養其智力的前提

如果你能按我說的去做,摒棄那些所謂的正統的教育方法,如果你能專註於孩子的現在,而不是整天想著如何成就他美好的未來,那麼你很快就會發現,孩子很快就具備了觀察、記憶和推理的能力。你完全可以相信我,因為這是自然法則。

等他的感覺達到足夠活躍的程度之後,他很快就會擁有與他的體力相適應的判斷力。如果他還有多餘的體力的話,那他就可以用來發展自己的思考能力。所以說,鍛煉孩子的體力是培養其智力的前提。要想讓他變得聰慧,首先得讓他變得強壯。

多讓他參加勞動或者活動,奔跑也好,喊叫也罷,反正不要讓他總是處於靜止的狀態,不久之後,他就會成為一個精力旺盛的人。

如果你總是把他當成一個機器人去支配,整天對他指指點點,一會兒讓他做這個,一會兒又不允許他做那個,久而久之,他就會變成一個沒有主見的傻瓜。如果他的雙手總是受你的大腦支配,那他還要自己的大腦幹什麼?

在這裡,我必須重申一遍:如果你是一個忠於傳統的老學究,最好還是別看我的這本書了。

有的人認為,大腦支配身體才對,好像這兩者不能同時進行活動,否則身體的鍛煉會損害大腦的運轉。

這簡直就是個天大的謬誤。有兩種人只活動他們的身體,而從來不用他們的心靈:農民和野蠻人。農民雖然身體強壯,卻粗魯愚鈍。相反,野蠻人卻以敏銳的洞察力和觀察力著稱。

這種差異從何而來呢?在農民所接受的教育中,他們總是按別人說的去做,或者模仿別人的樣子去做,又或者長大後還是一成不變地做著小時候的事情。

他們不懂得變化,總是循規蹈矩,從來沒有想過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就這樣,習慣代替了思考,服從代替了理性。

再看那些野蠻人,他們居無定所,沒有特定的任務,也不用聽命於任何人。他們的生活中沒有規則可言,只有自己的意志。

所以,當他遇到問題的時候不得不自己去思考、去解決。他們的體力和智力是一種相互促進的關係:體力越強,智力越高;智力越高,就越有辦法提升體力。

那些淵博的老師,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我的學生和你的學生,哪個更像農民,哪個更像野蠻人?

你的學生時刻都處於你的掌控之中,他只做你讓他去做的事情。凡事都不用他自己去思考,因為你早已為他打算好了。

你為他的未來和幸福操著心,他自己則用不著動腦筋,只要聽從你的判斷就可以。出門前,他不會去看天下沒下雨,因為他知道你早已給他看好了天氣。散步時,他不用去關心現在是幾點,因為他知道到時候你自然會喊他回家吃飯。

他的身體沒有變得更加強壯,心智也沒有變得更加靈活。你讓他用僅有的那點兒理性去做根本就沒有用的事情,結果他不再相信理性的重要性。

再看我的學生,更確切地說,是自然的學生。他從小就鍛煉著自己去做一些事情,他沒有求人的習慣,也沒有夸夸其談的毛病。此外,凡是遇到與他有關的事物,他就會去思考、做判斷,甚至嘗試去預測事情的發展。

他對世界上的事知之甚少,可對於他該做的事情總是不遺餘力地去完成。為了更好地去行動,他不得不經常對事物進行觀察。如此一來,他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可這些經驗並非來自人,而是來自自然。

正因為沒有受到教育的干擾,他才能更好地進行自我教育。凡事他都要自己思考,然後再去行動,這樣他的頭腦和身體都得到了鍛煉。隨著身體越來越強壯,他的智慧也越來越多,判斷力也越來越強。

通過這樣方法,他就能獲得很少有人能同時擁有的兩樣東西:強壯的體魄和發達的智力。到時候,他將集智者的理性和運動員的活力於一身。

在大自然的獨立指導下,孩子擺脫了柔弱的身體,心靈也不再愚鈍,並且逐漸培養起兒童時期最易培養也是唯一能夠培養的理解力,這種能力將讓他終身受益。

在鍛煉中,孩子學會了如果恰當地運用自己的體力,知曉了自己的身體和外物的關係以及如何運用那些與自己的身體相適應的工具。

而那些長期被母親關在屋子裡的孩子,他們連重力和阻力是什麼都不知道,卻生出拔掉大樹、摧毀岩石的想法來,真是愚蠢至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