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穿冒牌貨會讓我們更不誠信嗎? 「假」正品

我決定去拜訪弗里達,並告訴她我近期對高級時裝產生的興趣。(對我的這個興趣,我覺得她比我更驚訝。)在我們交談時,弗里達同意讓一位時裝設計師借給我一些服飾,以便在實驗中使用。幾周後,我收到了一個包裹,裡面有20個珂洛艾伊品牌的包和20副珂洛艾伊品牌的眼鏡。包裹的便箋上寫著這些包估計價值為40000美元,眼鏡為7000美元。

拿到這些名品後,弗朗西斯卡·吉諾、邁克·諾頓(哈佛大學教授)和我決定設計一個實驗,測試穿戴冒牌服飾的人的感受與行為和穿戴正品的人是否有不同之處。如果我們的參與者感覺穿戴冒牌服飾是在向別人(甚至是向自己)展示一個不誠實的自己,那他們是否也會覺得自己是不誠實的呢?而且,想著自己不再誠實,他們是否還願意繼續不誠實下去?

我們的實驗選用了珂洛艾伊的飾品,並請很多念工商管理學的女碩士來當實驗參與者。(選擇女性不是因為覺得她們與男性存在不同的道德表現,事實上,在之前的實驗中,我們並沒有發現男女間有任何因性別導致的不同,之所以選用女性是因為我們拿到的都是女性用品。)在最初的幾次實驗中,我們還在猶豫到底是先用眼鏡還是先用包,後來我們意識到我們很難向參與者解釋為什麼讓他們提著包在大樓里走動,所以決定用眼鏡。

這次實驗設定了3種條件:正品眼鏡、冒牌眼鏡和情況不明的條件。在實驗之初,我們將參與者安排在其中一種條件下。在正品眼鏡條件下,我們告訴參與者她們戴的是正品珂洛艾伊眼鏡;在冒牌眼鏡條件下,我們告訴參與者她們戴的眼鏡是冒牌的,但其外觀和正品珂洛艾伊眼鏡無任何區別(實際上,我們用的所有眼鏡都是正品)。在情況不明的實驗條件下,我們沒有對眼鏡品牌的真假情況進行說明。

在女士們戴好眼鏡後,我們帶著她們去了樓道,讓她們在那裡看各種海報,還讓她們向窗外看。這樣,她們之後才能評估這副眼鏡的質量,並說出自己的體驗。稍後,我們讓參與者去另一個房間進行另一項任務。是什麼任務呢?你肯定已經猜到了,就是讓女士們戴著眼鏡做矩陣任務。

現在,假設你是這項實驗的一個參與者。走進實驗室後,你被分到了實驗條件為冒牌眼鏡的小組中。實驗人員告訴你,你戴的眼鏡是冒牌的,並讓你試用這副眼鏡。你拿到了一副極似正品的眼鏡(你能看到商標),把它拿在手裡檢查了一下,然後戴上。戴上眼鏡後你就在樓道里走動,看了很多海報,並向窗外看。在這樣做的時候,你的腦子裡想的是什麼呢?你會把這副眼鏡和你車裡的或某天被你打碎的眼鏡相比較嗎?你可能想說:「太棒了,這副眼鏡仿得太好了,沒有人能看出這是假的。」也許你會覺得這副眼鏡的重量不對,或者眼鏡的塑料材質好像很不值錢。而且,如果你真的覺得你戴的是假貨,那麼在矩陣測試中你會多報自己做對的矩陣數嗎?還是會少報,或者如實說?

下面是我們的實驗結果。在此前的實驗中,多數人都會多報幾個自己答對題的數量。但在戴正品眼鏡的情況下,「只有」30%的參與者多報了她們答對的題數,而在戴冒牌眼鏡的情況下,有74%的參與者多報了她們答對的題數。

這些發現引出了另一個有趣的問題:設定的冒牌條件是否會讓這些女生更容易說謊?或者,正品的珂洛艾伊商標是否會讓佩戴者比平時更誠實?換句話說,哪種自我信號更具影響力:是穿戴冒牌服飾時負面的自我信號,還是穿戴正品服飾時正面的自我信號?

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設定了對服飾品牌真假不知情的條件。在這一條件下,我們對這副眼鏡品牌的真假隻字未提。這一條件的設定意義何在呢?假設戴冒牌眼鏡的參與者謊報的答對題數與不知情的一組一樣,如果情況正是如此,我們就能得到這樣的結論:冒牌的商標沒有加重這些參與者本身的不誠實程度,而正品卻讓人變得更誠實了。此外,如果發現某位戴著正品珂洛艾伊眼鏡的女士與不知情條件下的女士作弊水平相同(且比戴冒牌眼鏡情況下的女士誠實得多),我們就能得出結論:正品商標沒有使參與者比平常情況下更誠實,而冒牌的商標卻使參與者比在平常情況下更不誠實。

你應該還記得正品條件下,有30%的女士謊報了她們答對的題數;冒牌條件下概率是73%;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結果又如何呢?在最後一種情況下,有42%的女士作弊了。在不知情的條件下,作弊的人數介於前兩種情況之間,但更接近於戴正品眼鏡的情況(事實上,不知情條件和戴正品的條件下作弊人數沒有太大不同)。這些結果表明,穿戴正品服飾不會提升我們的誠實度(或者至少不會提高很多),但如果我們故意穿戴一件冒牌的服飾,道德上的束縛就會放鬆,我們也會變得更不誠實。

那道德何在呢?如果你的朋友或你的約會對象穿戴著冒牌服飾,你就要當心了,因為他們可能會比你想像中的更不誠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