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對自己的動機視而不見 高爾夫球選手更可能以哪種方式移動球去作弊?

我們問這些實驗參與者:「設想水平一般的高爾夫球手揮杆擊球時,意識到如果球的位置與原位置偏離約10厘米,就會有很大的優勢。你認為這些高爾夫球手將球移動10厘米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們用3種不同的方式將這個問題呈現給參與者,每一種方式都描述了改變球的不利位置的方法(順便說一下,在高爾夫球術語中,球的位置被稱作「lie」,這真是一個奇妙的巧合)。你認為水平一般的高爾夫球手會以什麼方式將球移動約10厘米呢?(1)用球杆;(2)用鞋;(3)將球拾起,放在距離原位置10厘米的地方。

設計「移動球」這個問題的目的在於,探究人們在打高爾夫球時是否會符合我們先前實驗的結果:人們與欺騙行為之間的距離會影響他們欺騙的程度。如果距離與前文中討論過的代幣實驗(見第2章)中代幣起到的作用一樣,我們就可以預測:用手直接移動球時,對欺騙的容忍度是最低的;用鞋移動球時,會使欺騙容忍度升高;而距離最遠,即用能使人與球不直接接觸的器具(高爾夫球杆)來移動球時,對欺騙的容忍度是最高的。

這個實驗的結果與我們此前的實驗結果一樣,即人們打高爾夫球時的欺騙行為直接受到這一行為與其自身之間心理距離的影響。我們與不誠實行為之間相距越遠,欺騙行為就越容易發生。該實驗的調查對象認為,用球杆移動球是最容易的,普通水平的高爾夫球手在這種情況下用球杆移動球的概率高達23%,其次是用腳移動球(14%的概率),最後是從道德上來說是最為困難的方法,即將球拾起,再移動其位置(10%的概率)。

這些結果表明,如果將球拾起再重新放置,我們就無法忽略這個動作的目的和意圖,因此也會覺得我們做了些不道德的事。用腳移動球這個行為雖然與我們自身有一些距離,畢竟我們是用腳移動了球。然而,用球杆輕輕擊球時(尤其是隨意打,打得不準確時),我們就能相對容易地為自己辯護。我們可以對自己說:「球最終停在哪裡也許就看運氣了。」如此一來,我們很有可能就原諒自己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