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所有權的個性:為什麼我們會依戀自己擁有的一切? 人類本性中的三大非理性怪癖

所有權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且以一種奇怪的方式塑造著我們所做的事情。亞當·斯密寫道:「每個人……都以交換為生,或者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商人,社會本身也隨之成長為真正的商業社會。」這一思想是值得敬畏的。我們大部分的生活故事,都可以用我們特定的所有物的增加與減少來講述——我們得到什麼,失去什麼。例如,我們購買衣物和食品,汽車和房屋。我們也出賣東西——房屋和汽車,並且在我們的工作過程中,出賣我們的時間。

既然我們生命的一大部分都貢獻給了所有權,能對此做出最恰當的決定不是很好嗎?例如,確切了解我們會怎樣享受我們的新家、新汽車、新式沙發、阿瑪尼西裝,我們就能做出準確決定去擁有它們,那不是很好嗎?不幸的是,事情很少是這樣的。我們大都在黑暗中摸索。為什麼呢?我們人類本性中有三大非理性的怪癖。

第一種怪癖,正如我們在籃球票案例中所看到的,我們對已經擁有的東西迷戀到不能自拔。假如你想賣掉你的大眾家庭旅行車,你會首先做什麼?甚至你還沒有把「出售」標誌貼到車窗上,就已經在回憶開著它走過的路程。那時,你當然比現在年輕多了,孩子們也還沒長成大姑娘、小夥子。一股懷舊的熱流涌遍了你的全身,你對車子更加難以割捨。當然,你不僅對大眾旅行車是這樣,對其他一切也是如此。這種迷戀來得很快。

我的兩個朋友從中國領養了一個孩子,他們給我講的這個故事就很值得注意。他們和另外12對夫妻一起去中國,到達福利院後,院長把每對夫妻帶到一個單獨的房間里,分別抱來一個女孩給他們看。第二天,這十幾對夫妻再見面時,他們都稱讚院長的智慧: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她似乎確切地知道哪對夫妻想要哪個女孩。他們說,院長的分配特別合乎人意。我那兩個朋友也有這種感覺,但他們知道其實院長只是隨機分配,並沒有事先刻意安排。事實上,讓這些夫妻感覺分配完美的不是那個中國女院長的才能,而是大自然的力量,它讓我們對自己擁有的一切,立即產生依戀。

第二種怪癖,是我們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會失去什麼上,而不是會得到什麼上。因此,當我們給心愛的大眾旅行車定價時,想到更多的是自己會失去什麼(能幹的老夥計),而不是會得到什麼(收到的錢可以買別的東西)。這就是我們給它標上的價格,高得根本不現實的原因。同樣,那些得到球票的學生只注意到自己會失去看球的經歷,而不去想賣掉球票可以賺錢,用賺來的錢可以買到其他的享受。我們對於損失有一種強烈的恐懼,就如我之後在書中還要解釋的那樣,這一情緒有時是我們做出錯誤決定的原因。你是否知道,為什麼我們不願意賣掉一些鍾愛的零零碎碎的東西,即使別人想買,我們也會漫天要價?為什麼我們只要一想到這些值錢的東西要歸別人了,就會情不自禁地感到悲傷?

第三種怪癖,是我們經常假定別人看待交易的角度和我們一樣。我們期望買我們大眾旅行車的人也和我們有同樣的情緒和回憶,或者期望買我們房子的人同樣喜歡透過廚房格子窗照進來的陽光。不幸的是,大眾旅行車的買主更可能注意到車子從一擋換二擋時排氣管里冒出的煙,你的房子的新主人可能更容易注意到牆角的一道黑霉斑。要想到交易的對方竟然和自己用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一切,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是很困難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