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免費的代價:為什麼贈品反而讓我們花費更多? 買書免運費與免費換機油

當我們談論價格時,免費當然吸引人。但是,如果給出的不是免費價格,而是免費交換,那將會怎樣呢?免費交換是否同樣會對我們產生影響呢?幾年前的萬聖節前夕,我想出了個主意通過實驗來探索這一問題。這一次,秀才不出門,答案送到家。

實驗

離天黑還早,喬伊,一個9歲的孩子,身穿蜘蛛俠外衣,頭戴面罩,外加黑色尖頂帽,身背大黃包,登上樓梯,來到我家走廊的門口。他的母親遠遠地跟著他,以防有人在給她兒子的蘋果里放刀片(不過,萬聖節期間還從來沒有發生過蘋果里藏刀片的案例,那不過是個訛傳而已)。此時,她站在對面的人行道上,讓喬伊感覺是他自己在玩「不招待就使壞」(Trick or treat)的把戲。

打過傳統的「不招待就使壞」的招呼以後,我讓喬伊張開右手。我在他手掌上放了三塊「好時之吻」巧克力,讓他拿住停一會兒。「你還可以在這兩塊夾心士力架中挑一塊。」我一邊說,一邊拿出一大一小兩塊夾心士力架,「這樣吧,如果你給我一塊『好時之吻』,我就把這塊小的給你。你要是給我兩塊,我就給你這塊大的。」

這個孩子雖然可以打扮成蜘蛛俠,但他的智力可不會和蜘蛛一樣低。小塊士力架是一盎司的,大的是兩盎司。喬伊只要多給我一塊「好時之吻」(重約0.16盎司)就能多換回一盎司的士力架。這筆交易可能難倒一個火箭科學家,但對一個9歲的小男孩來說卻很容易:如果他選擇那塊大士力架,他就能換回6倍以上的投資回報(就巧克力的凈重來看)。一眨眼的工夫,喬伊就把兩塊「好時之吻」放在了我的手裡,拿起那塊兩盎司的大士力架,丟到了他的包里。

輕而易舉做出這樣決定的不只是喬伊。來過的孩子中除了一個,其他都選擇用兩塊「好時之吻」交換那塊大士力架。

下一個沿街走來的是佐伊。她打扮成公主,白色長裙,一手拿著魔杖,一手提著橘黃色的萬聖節南瓜燈。她的小妹妹很舒服地蜷縮在父親的懷裡,身穿一身小兔裝,既漂亮又招人喜歡。他們走到近前,佐伊用她那尖細可愛的嗓音喊道:「不招待就使壞!」你們也許不知道,我有的時候也會故意扮鬼臉,面目猙獰地回答說:「使壞吧!」多數孩子都會吃驚地站住,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除了「招待」,還會有另外一種回答方式。

這一次,我招待了佐伊——三塊「好時之吻」巧克力。不過,還有個小把戲在等著她呢。我和小佐伊談了一筆交易:拿一塊「好時之吻」換一塊大士力架;或者免費拿一塊小士力架,而不需要用她的「好時之吻」來換。

這時,如果進行一點兒理性的計算(這在喬伊的案例中已得到充分證明),就應該看出最好的選擇應該是放棄免費的小士力架,付出一塊「好時之吻」,換取那個大士力架。與用一盎司換一盎司的巧克力相比,多放棄一塊「好時之吻」換回那塊大士力架(兩盎司)要遠遠勝過那塊小士力架(一盎司)。這一邏輯對喬伊和其他面臨同樣問題的孩子而言,都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佐伊會怎麼樣呢?她那聰明的小腦袋能夠做出理性的選擇,還是會被免費的小士力架這一現實蒙蔽,無法得出理性的正確答案?

你們現在可能已經猜到了。佐伊以及其他面臨同樣條件的孩子,都讓免費完全蒙住了雙眼。大約70%的孩子都放棄了更好的交易,僅僅由於免費就做了較差的選擇。

萬一你們認為我和克利斯蒂娜、妮娜三人專門跟小孩子過不去,偏偏拿他們做實驗的話,那我會告訴你們,大人也不例外,事實上,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活動中心,我們在大學生中也反覆做過該實驗。實驗結果就像是前面萬聖節模式的翻版。的確,零成本的吸引力不僅僅局限於現金交易。不管是物物交換還是現金交易,免費就像地心引力一樣,實在讓我們難以抗拒。

那麼,你認為自己有能力抗拒免費的影響嗎?

好吧,我來出一道智力測驗題。假如我給你們兩個選擇,每人只能選一個,一個是一張10美元的亞馬遜網路書店的禮品券——免費,另一個是一張20美元的禮品券——你要付7美元。想一下馬上回答。你選擇哪一個?

如果你一下子就選那張免費禮品券,那你就和我們在波士頓購物中心所測試的大多數人一樣。回頭再想一下:20美元的禮品券花7美元,你的凈得是13美元。這肯定比免費的10美元禮品券(凈得10美元)要多。你能看清楚現實中的非理性行為嗎?

我講個故事,來說明免費對我們行為的真正影響。幾年前,亞馬遜網路書店推出購書超過一定金額就免運費的促銷手段。例如,某人僅買一本16.95美元的書可能要加付3. 95美元的運費。但他如果再買一本,總金額超過30美元的話,就可以獲得免運費的權利。

有些購書者原來可能並沒有購買另外一本書的打算(我在這裡說的是自己的親身體驗),但免運費實在非常誘人,因此他們情願花錢再買一本書來換取免運費的待遇。亞馬遜網路書店的人對此很滿意,但是他們發現有一個地方,法國的銷售沒有增加。法國的顧客真的比我們這些人更理性嗎?不可能。相反,真正的原因是,亞馬遜網路書店法國分店採取了另一種方式,因而顧客的反應也不同。

事情是這樣的:亞馬遜網路書店的法國分店實行的不是購書超過一定金額免運費,而是只收一法郎運費的辦法,僅僅是一法郎——大約20美分。看上去和免費也差不多,可二者的效果就是不一樣。事實上,當總部指示法國分店改變促銷方式,把免運費包括進去後,法國的銷售就和別的地區一樣,立刻出現了大幅度增長。換言之,一法郎的運費實際上夠划算了,但法國人幾乎毫無反應,免運費卻引起了熱烈的回應。

美國在線幾年前也有過類似的經歷,那時它把按小時計費的服務改為按月的付費服務(繳納19.95美元的固定月租費即可無限時上網)。根據新的價格結構,美國在線預測需求會增加5%,並按照這一預測擴大了容量。結果呢?一夜之間,上網顧客數量從140000人次增加到236000人次,比原來的平均在線人數翻了一番。這看起來是好事,實際上卻不妙。美國在線的顧客遇到嚴重的線路擁堵,很快,美國在線就不得不向其他在線供應商租借線路(它們也非常樂於以雪天賣炭的高價把帶寬租給美國在線)。巴博·皮特曼(美國在線當時的總裁)沒料到,消費者面對「免費」這一誘惑的反應就像餓漢來到了自助餐前一樣。

在兩種產品之間做選擇時,我們常常對免費服務反應過度。我們可能選擇免費支票賬戶(不帶其他優惠)而不選每月5美元的那種。但是如果每月5美元的賬戶還包含免費旅行支票、網上付費等服務,而免費賬戶不包含,那麼,到頭來我們在免費賬戶里使用這些服務的花費就可能要高於那個5美元賬戶。同樣,我們可能選擇免過戶費的抵押房貸,但它的利率如此之高,各種名目的其他收費如此之多,簡直是毫無道理;我們還可能買某個我們原本不打算買的產品,僅僅因為它有附贈禮品。

最近,我在這方面的親身體驗和一輛汽車有關。幾年前我打算買輛新車,當時我也知道應該買輛廂式旅行車。事實上,我仔細讀過本田廂式旅行車的資料,並對它有了全面了解。但是後來,一輛奧迪轎車吸引了我的眼球,最初是由於一個令人心動的優惠——三年內免費換機油!這麼大的誘惑我怎麼抗拒得了呢?

說實在的,這輛奧迪車外形酷似跑車,大紅色,駕駛它讓我幾乎忘掉了自己是個成年人,是個要對兩個孩子負責任的父親。儘管影響我買奧迪車的理由似乎不完全是免費換機油,但是,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它對我的影響的確非常大,大到有些不合理。就因為它免費,這輛車才會格外地誘惑我,使我對它產生了依戀。

最終,我買了這輛奧迪車,外帶三年內免費換機油的優惠(但是幾個月後,我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變速器突然壞了——這另當別論)。當然,如果當時頭腦清醒一些,我原本可以更理性地計算一下。我一年大約行駛7000英里,機油是10000英里換一次,換一次機油大約75美元。那麼,三年算下來,我大約可以節省150美元,等於車價的0.5%——這不能成為決策的充分理由。後來就更糟了:現在我的奧迪車裡放著各種活動玩偶、一輛摺疊嬰兒車、一輛小自行車,還有各種各樣的兒童玩具,一直堆到了頂棚。我的天,當時真該買一輛廂式旅行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