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免費的代價:為什麼贈品反而讓我們花費更多? 「零」的歷史與傳奇

你有沒有伸手去拿優惠券,再拿著它去領一袋免費咖啡豆——儘管你不喝咖啡,家裡也根本沒有研磨機和咖啡機?你有沒有在自助餐廳里一個勁兒地往自己盤子里放食物,儘管你已經吃到撐,直打飽嗝了?還有,你家裡有沒有毫無價值的免費物品——廣播電台的促銷T恤衫,情人節收到的巧克力中附贈的泰迪熊,還有保險代理每年送的帶磁鐵的小日曆?

免費的東西讓人感覺好,這不是什麼秘密。原來「零」不僅僅是一種特別的價格表示法,它還能喚起熱烈的情緒——成為一個非理性興奮的來源。如果某商品從50美分打折到20美分,你會買嗎?有可能。如果從50美分促銷為免費呢,你會不會爭著伸手去拿?肯定會!

零成本竟然如此不可抗拒,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免費使我們如此高興?說到底,免費有可能給我們帶來麻煩:我們原來壓根兒不想買的東西一旦免費了,就會變得難以置信地吸引人。例如,你有沒有在開完會以後,把鉛筆、鑰匙鏈、記事本等都收拾起來帶回家,儘管這些東西你以後用不到,多半要扔掉?你有沒有排在長長的隊伍里(可真是夠長的了),等啊等啊,只是為了一份免費的甜筒冰激凌?商店「買二送一」,你有沒有為了那個「送一」而買下那兩個你根本就不需要的東西?

零的歷史源遠流長。古巴比倫人發明了「零」的概念,古希臘人用高深的術語為它進行過辯論(某物焉可為無物),古印度學者平噶拉把它與1相配得到了兩位數,古瑪雅人和古羅馬人都把零作為數字系統的一部分。但是,零的地位得到確認卻是在公元498年:有一天,印度天文學家阿里亞哈塔從床上坐起來叫道:「Sthanam sthanam dasa gunam」(大約可以翻譯成:「一位到另一位數值差10倍」),由此產生了「十進位」概念。現在,零得到進一步延伸:它傳播到阿拉伯世界,在那裡興旺起來;越過伊比利亞半島到了歐洲(多虧了西班牙摩爾人);在義大利惹了點兒煩惱;最後漂洋過海來到新大陸,在美國一個叫作矽谷的地方,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與數字1組合)。

關於零的歷史就簡單地回顧到這裡。然而在貨幣領域裡,人們對零的意義還知之甚少,我甚至認為它還沒有形成真正的歷史。儘管如此,零價格(也就是免費)有無限廣闊的用途,它不僅可以用作價格折扣和促銷手段,還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決策,為我們自身和社會造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