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相對論的真相:為什麼我們喜歡比較和攀比? 打破相對論的怪圈

好的一面是我們有時能控制我們比較的範圍,我們可以轉向能提高我們相對幸福度的圈子。比如在同學聚會時,房間中央有一個「大圈子」,其中有人手持酒杯在誇耀自己的高薪,我們可以下意識地後退幾步,與其他人交談。如果我們想買新房子,我們可以在那些準備出讓的房子中留意選擇,跳過那些我們買不起的。如果想買一輛新車,我們可以集中看一些在我們經濟能力許可範圍之內的車型,等等。我們也可以把眼界放寬。

我來舉一個例子,這是兩位優秀的研究人員——阿摩斯·特維斯基和丹尼爾·卡尼漢做的一個實驗。假如你今天有兩件事要做:第一件是買一支新鋼筆,第二件是買上班穿的套裝。在一家文具店,你看到一支不錯的筆,標價為25美元,你正要買,突然記起同樣的筆在15分鐘路程以外的另一家店的促銷價為18美元。你會怎麼辦呢?你會為了節省這7美元而多跑15分鐘的路嗎?在這兩者之間,很多人表示他們寧可跑遠路節省這7美元。

現在你要辦第二件事:買衣服。你發現了一套做工精細的灰色暗條西裝,標價為455美元,你剛決定要買,另一個顧客就悄悄告訴你,同樣的一套衣服在另一家店裡的促銷價為448元,那一家店離這裡只有15分鐘路程。你會再多跑15分鐘的路嗎?在這種情況下,多數人都說他們不會。

這是怎麼回事呢?你的15分鐘到底值7美元,還是不值?在現實中,當然7美元等於7美元——不管你怎麼算也是如此。在這一類情況下,你應該考慮的唯一問題是:從城東到城西的15分鐘,多花的這15分鐘,是不是值得你省下7美元。至於這筆錢是從10美元里還是從10000美元里省下的,與此無關。

這就是相對論帶來的問題——我們用相對的方法看待我們的決定,就近與現成的其他選擇做比較。兩支鋼筆的差價使價格較低的鋼筆的相對優勢遠遠高於另一支,這個明顯的答案讓我們決定多花15分鐘節省7美元。同時,兩套西裝的差價使那套價格較低的西裝的相對優勢顯得很小,我們就願意多花那7美元。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有人會很輕易地在價值5000美元的宴會上多加一道200美元的帶湯主菜,而他卻去剪優惠券,從價值一美元的濃縮湯罐頭裡節省25美分。類似的還有:我們給一輛25000美元的汽車加裝3000美元的真皮座椅不覺得貴,卻不願意花同樣的錢來買一套真皮沙發(儘管我們知道在家坐沙發的時間要比在汽車裡長)。但是如果我們從更廣泛的角度來考慮,我們就會把這3000美元用到比真皮座椅更合適的地方。我們把它用來買書、買衣服,或者去度假,不是更好嗎?像這樣拓寬視野不太容易,因為憑相對因素做決定是我們自然的思考方式。我們能控制得了自己嗎?我知道有人能。

此人叫詹姆斯·洪,著名的「排行與約會」網站的創辦人之一(詹姆斯,他的生意合伙人吉姆·楊、里奧納多·李、喬治·勒文斯坦目前和我共同從事一個研究項目,以幫助測定一個人的「吸引力程度」如何影響他對別人「吸引力程度」的看法)。

當然,詹姆斯已經掙了很多錢,而且他身邊還有更多的賺錢機會。實際上,他的一個好朋友,就是貝寶網站的創始人,有幾千萬美元的身家。但是詹姆斯懂得如何把自己生活中的比較圈子劃得小一些,而不是大一些。他是從賣掉自己的保時捷Boxster跑車,換一輛豐田普銳斯做起的。

「我不想過開Boxster的生活。」他對《紐約時報》的記者說,「因為你有了Boxster,還會想保時捷911,那些開保時捷911的想什麼呢?他們還想著法拉利。」

這個道理我們都應該懂:人心不足蛇吞象。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打破相對論的怪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