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節 龍門武昌魚

有時候做夢,夢中有一條武昌魚在空中飛,它飛翔的姿態恬靜而優雅,鱗光閃閃,寬扁的身體划過湛藍天空。好多年了,這樣的夢反覆地做,我以為武昌魚是一隻水中的蝶,它吹起的水泡,像一串珍珠的嘆息。那拂搖的綠藻,是柔波的彩裙。

北京的武昌魚,身份總有些不明,原來的武昌魚,生態圈是十分小,在湖北鄂州梁子湖至長江礬口段,秋末時,武昌魚浩浩蕩蕩從梁子湖一路下水經礬口入長江越冬,穿越兩岸金黃的水稻,春天柳絲吐綠,苦艾青青,武昌魚逆水而上,到梁子湖繁殖、成長,很抒情的樣子度過悠遊的夏季,飲著從通山流下的高河清澈的水,秋末復返長江。現在,這個生態圈好像有了問題,那礬口大閘阻止了武昌魚從梁子湖到長江的遷徙路線。鄂州,舊時叫武昌,也稱吳都,更早時叫鄂國,山西鄂國人與長江的揚越人共同經營的地盤。北京的武昌魚,顯然不是梁子湖的武昌魚了,鄂國不是,楚國也不是。

梁子湖的武昌魚,是宜於清蒸,它的鱗白色,清秀且有幾許調皮模樣,它們其實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它們只識得水藻與清冽之水。被漁網追捕的時候,它們選擇飛翔,劃破晨光中的朝霞,讓漁人捕一網霞光。清蒸的武昌魚,清甜鮮嫩,有蔥姜相佐,細的鹽末化於肉質之內,可以精細地吃。但是,北京的武昌魚,都是黑鱗,有些許江湖遊俠的氣質。

烹制北京的武昌魚,選擇了多種方式,我覺得最好的形式,仍是醋烹。所謂醋烹,是拿熱鍋,用壓榨花生油小火微煎(當今制油工藝分兩種,一是物理法壓榨,一是化學法浸出法,浸出法制油會有殘餘溶劑),至武昌魚兩面微黃,大火淋醋烈烹,佐一些致美齋老抽醬油,然後是蔥姜蒜鹽,可以勾上薄芡,令醋揮發以驅除泥腥。這樣烹制的武昌魚,酸鮮柔嫩,那揮之不去的泥腥味隨之蒸發。若是喜歡辛辣味道,熱油時擱幾粒花椒和一兩個干紅辣椒。

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味以酸為首,酸甜苦辣咸。北京的醋,王致和旗下的龍門米醋為老品牌,創於1938年,以今日之工藝釀製的米醋,是為體態清亮、酸味柔和,以其烹武昌魚,南魚北味,適合在北京這個地方發生一些品飲事件,故也就取二者之名合而為一,叫做龍門武昌魚,實際也是武昌魚亦能跳龍門么,北京這個地方,才是一個真正的龍門呢。但是粗淺地看上去,或者研究魚類的終極去處,真正的龍門還是人的嘴巴,跳進了多少鯉魚和武昌魚啊?真是繁不勝數,人不知,魚也不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