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世界大戰及後續 從英帝國轉變為英聯邦

越過愛爾蘭海,我們再次碰到了這個歷時數百年的愛爾蘭問題。我們已經提到過戰爭初期那個島上的嚴峻形勢及其對英國的極端重要性,一旦發生戰爭需防止它成為英國敵人的跳板。事實上,在伊麗莎白時代、路易十四時代、斯圖亞特王朝暴動時期和拿破崙戰爭時期,它都曾被這樣利用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6年曾發生過一場叛亂,雖然被鎮壓下去,卻是以新芬黨的影響力和權力的上升為代價的。新芬黨宣布愛爾蘭為一個共和國,設立一個新的議會被稱為眾議院(Dail Eireann)。雖然實際上基本上是一場游擊形式的內戰,但愛爾蘭並沒有像英帝國的其他地方那樣對英國提供忠誠的援助。

英國竭力滿足愛爾蘭的要求,遠遠超出了一代人之前格萊斯頓在他的《愛爾蘭自治法案》中所思忖的任何事項。1921年,政府與新芬黨的創始人——阿瑟·格里菲思和邁克爾·柯林斯達成了一項條約,並同時得到了英國議會和愛爾蘭眾議院的許可。根據其中的條款,愛爾蘭南部事實上獨立,擁有自治領的地位。不幸的是,埃蒙·德·瓦萊拉,一個出生在紐約、父親是西班牙血統和母親是愛爾蘭血統的異鄉人,率領一個黨派反對這個方案,並發動了第二次內戰,在此過程中,柯林斯被打死。然而,該條約於1924年獲得批准。這一點,加上英國主動提出要解決戰爭債務問題,決定性地影響了美國對英國的態度。在美國,愛爾蘭人總是對政治職務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政治事務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他們的人數。隨著戰爭債務問題明確得到解決,愛爾蘭人顯然感到滿意,應該再不會發生「擰獅子尾巴」這樣的事情了。至於「愛爾蘭公投」,已經成為一個多世紀以來許多政治演說家的口頭禪。

在英國和美國,人們認為「愛爾蘭問題」終於解決了,但在隨後的幾年裡這個長期的爭執還在繼續。條約授權愛爾蘭可以提高對英國商品的關稅,並且聲明,愛爾蘭農民應該繼續(以非常低的利率)向英國財政部分期付款以償還之前他們用於向農場主購買土地的貸款。對於阿爾斯特來說也存在這個問題。許多愛爾蘭人反對將這個島嶼劃分成兩部分,但它在種族、宗教和產業上確實是分立的。

很多後續的討論都是基於死摳法律條文的詭辯,協議的法律方面本就容許作出各種解釋。這裡的「自治領地位」與給予其他自治領的地位略有不同,卻頗受愛爾蘭人的青睞,但宣誓效忠王權的形式引起了一些麻煩。雖然德·瓦萊拉堅稱,愛爾蘭自由邦將永遠不被允許作為外強攻擊大不列顛的基地,顯然,愛爾蘭明顯企求的完全獨立是不會被允許的。在一定程度上,這就像允許長島脫離美國而獨立,並通過與外部列強聯盟或被其征服,成為攻擊美國的一塊跳板。

愛爾蘭問題暫時平息下來。信奉天主教的南部愛爾蘭事實上是獨立的,只不過它是英聯邦的一個成員。它不能被允許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外」國。從愛爾蘭人的天性特點和他們的歷史經歷來看,很難說那裡的躁動不安是否將會從此偃旗息鼓。雖然愛爾蘭自由邦作為一個共和國的事實證明了帝國結構的靈活性,也體現了英國的善意,不過還有一個事實,即英國的安全需要愛爾蘭繼續留在英帝國內。很難說可以使用什麼力量阻止它完全分離,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其他目的,如兼并阿爾斯特、讓北部鄉村的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從屬於信奉天主教的和蓋爾人居住的南部,如果不通過內戰是不可能實現的。萬一發生這樣的戰爭,英國是不能保持中立和袖手旁觀的。因此,儘管愛爾蘭自由邦的公民完全掌管自己的地方事務,也有外交代表駐在他國,還取得了在格萊斯頓時期不曾奢望的一定程度上的獨立性,但很明顯,愛爾蘭問題仍遠未解決。

與此同時,所有自治領的地位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正如英國婦女在戰爭中所提供的服務導致她們獲得投票權而幾乎未引起政治波瀾一樣,各自治領對宗主國所作出的犧牲和忠誠援助,也使得自治領關係的改變不可避免。加拿大提供了約65萬人的軍隊,超過其總人口的8%,戰爭花費約20億美元。澳大利亞向歐洲派出了約35萬人的部隊,此外在太平洋,它的小規模海軍作出了有效和有用的貢獻。人口略微超過100萬的紐西蘭,招募到了12.5萬人,花費了4億多美元。南非雖然派遣到歐洲的部隊少得多,但在非洲本土進行了英勇的鬥爭。在所有的自治領中,有少數黨反對戰爭,如在加拿大布拉薩領導下的法裔加拿大人黨,但它遠遠不能代表那裡他所在種族的立場;還有澳大利亞的工黨,但問題通過投票和平地得到解決。然而,在南非存在一股令人生畏的反叛勢力,他們是一些心有不甘的荷蘭人,並不希望與德國作戰。在前布爾將軍博塔的領導下,這股勢力被南非人自己鎮壓下去了。另一位布爾人史末資將軍,作為總司令率部奪取了德屬西南非洲和東非。南非人在德國殖民地的戰鬥,使英國免於從其他戰線分散任何戰力,另外還貢獻了約1.4億美元。印度的情況稍後再談。

自治領確實成長起來了。它們已成為一個個生龍活虎的年輕國家,為自己的獨立國家地位和與日俱增的國力感到自豪,同時把英帝國緊密聯結在一起的紐帶的力量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明。有一個事實表明了從英帝國轉變為英聯邦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巨大變化:1914年,雖然正如我們所知,帝國會議以及其他方式已經提供了與自治領協商的途徑,但是還不曾想過英國不能單獨代表英帝國宣戰。而到1939年,在與德國的第二次戰爭中,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每個自治領可以參戰也可以保持中立,只要它認為是合適的,雖然事實上它們是各自宣戰加入的。

世界大戰期間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舉行了兩次帝國會議,還成立了帝國戰時內閣,它由英國戰時內閣加上每個自治領和印度派出的代表組成。第一次會議於1917年舉行,正如加拿大總理羅伯特·博登爵士指出,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帝國不受唐寧街支配。來自六個國家的部長們,每位都對本國議會負責,彼此平等地坐在談判桌旁商討帝國政策。在1917年的這次會議上一致通過的一個決議,成為英帝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里程碑。該決議要求在戰爭結束後進行再調整,以使自治領「作為一個帝國聯邦(Imperial oh)中的自治國家,而印度作為同樣重要的一個部分」在帝國外交政策中應該有適當的發言權。

雖然自治領還沒有被要求宣戰,但它們被要求締造和平,而且它們作為獨立國家派出代表參加和平會議本身就是一個顯著的進步。在國際聯盟,雖然在理事會(cil)由英國代表整個英帝國,但在大會(Assembly)中每一個自治領和印度都擁有席位。然而有一段時間不見任何進展。1923年、1926年和1929年的會議,以及1932年的渥太華會議,都被認為主要考慮的是帝國內部的經濟關係,存在某種危險,即在為貿易優勢爭吵的過程中,把帝國聯結起來的真正紐帶可能消失無影了。此外,愛爾蘭自由邦,正如我們所知已經獲得了自治領地位,正在竭力打破儘可能多的鏈環。老的自治領中對帝國忠誠度最低的南非,已經讓國民黨(Nationalist Party)上台執政,雖然還不構成威脅,但它聲稱有脫離的權利。一個自治領是否能夠未經英國和其他自治領的同意而脫離英聯邦,這是帝國結構中仍然沒有明確界定的諸多關鍵問題之一。

然而,英國人有實施治理和不拘小節地相處在一起的天生才能。他們在這方面的最新表現就是1931年由英國議會通過的《威斯敏斯特法》,它以書面的形式確立了英國和自治領之間事實上完全平等的地位。所有的自治領現在由王權聯繫在一起,從而最終使北美獨立革命之前一些美國作家所提出的計畫真正實現。但即使在這裡,也有一些憲法問題被悄悄地忽略了。很可能有這麼一個疑問:如果經由威斯敏斯特議會通過的一項法令就使得自治領獲得了幾乎完全的獨立地位,那麼另一項剝奪了它們的獨立權的法令,無論如何,是否可能是非法的?事實上,由於經濟和政治上的問題,紐芬蘭在1933年就被剝奪了自治領地位。

然而不管那些咬文嚼字的詭辯,它們似乎對目前這種靈活的帝國關係感到滿意,當然愛爾蘭除外。不過,在英聯邦的結構中也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其中一些可能給外交關係造成困擾,因為自治領是主權國家,在許多情況下有自己的駐外代表。形勢的發展走勢可能會製造出美國遇到的那種麻煩——聯邦政府和四十八個州中的每一個都有主權屬性——這個問題曾三次將它置於與別國發生戰爭的邊緣。美國既是一個整體,同時在某些情況下又不是。同樣的異常狀態如今也在英帝國內發展起來,在外人看來,可能同樣地錯綜複雜和令人費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