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世界大戰及後續 1914年不可避免的夏天

在思考1914年夏天席捲全球的那場災難的「起因」之時,我們必須區分以下兩者:一是使軍事機器運轉起來的即時事件和決策;二是為戰火添柴加薪的國家政策的發展走勢。後者基於基本的人性——嫉妒、貪婪、驕傲以及其他一些與生俱來的特性。人人皆有高尚和卑鄙的品質。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國家和政府往往代表著他們的公民素質的最小公分母。本來許多個體公民不屑去做的事情,在經過好戰激情的炒作之後,政府將它們訴諸行動。探尋這場大戰的遠因要追溯太久,但我們可以把起點定在1870年,正是在這一年現代軍國主義德國崛起,世界各國競相爭奪殖民地和市場,歐洲國家和東方國家形成了新的陣營。

鑒於之前我們已經討論過其中一些問題,這裡沒有必要重複或詳述之前說過的話。當人們深入探究導致戰爭爆發的直接行為和決策時,似乎應該明確地把責任歸於奧地利和德國的軍方。由於奧德兩國的野心以及俄國在巴爾幹半島和近東的動向,局勢的緊張氣氛和承受的壓力,一直在持續增長直至極點。許多稱職的觀察家都已經看出來,通過外交途徑來調解奧地利與俄國之間的斯拉夫問題和其他糾紛已經窮途末路,任何新的事件只能通過戰爭解決。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一旦奧俄兩國出現此類爭端,德國會站在奧地利一邊。

1914年6月28日,作為奧地利王儲和塞爾維亞友人的弗朗茨·費迪南德大公在奧地利被一名塞族奧地利公民暗殺身亡,儘管許多在奧地利身居高位的人都不喜歡他,並且樂於將他除掉。之後的一系列事件似乎迅速向著預先確定的結局發展,包括最後通牒、偽造文件、拒絕調解和據稱鑒於龐大的現代戰爭機器而無法阻止的動員。面臨戰爭危險的塞爾維亞所有低聲下氣的請求都被當即遭到拒絕。8月4日戰爭爆發,一方是德國和奧匈帝國,一方是塞爾維亞、俄國、法國、比利時和英國。隨著戰事的發展,世界範圍內的每個一流大國和許多小國都捲入其中。

英國是第一批參戰國中最後宣戰的,在那焦急的數周內和緊張狂躁的最後幾天里,英國為防止這場大災難已經竭盡全力了。許多人聲稱,如果當時的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爵士和政府的立場更堅定一些,可能會使同盟國懸崖勒馬。格雷的政策與後來1938年在慕尼黑失敗的政策無甚差別,在1914年7月末的那段致命的日子裡完全是失敗的。然而,可以說格雷是誠心渴望和平,也希望能夠避免這場以上千萬人的生命為代價的浩劫。

而且,雖然這場危機經過了長期的醞釀,但最終來得如此突然,理由是如此牽強,以至於英國人沒有心理準備。然而,8月2日,德國不顧包括英國在內的一些大國對比利時中立國地位的擔保,向比利時發出最後通牒,要求這個小國為德軍提供通道。這使得英國人不再有任何猶豫,公眾的態度變得異常明朗,公眾輿論越來越明確。1938年,英國不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擔保國,但在1914年,英國是比利時的擔保國。在最後通牒到期的8月4日晚,英國參戰,正如德國首相所說的那句令人難以忘記的話,「為了一紙空文」。總而言之英國人決定遵守條約、信守承諾,這一決定讓德國人百思不得其解。

各自治領迅速行動起來慷慨地支援宗主國,它們對自己的母國和英帝國所罕見地爆發出來的忠誠,以及對理想和生活方式所持的立場,在使德國震驚之餘,也讓整個世界驚訝。他們表現出的同心同德既難能可貴又令人信服。顯然,帝國並不只是意味著壓迫和貿易,而且意味著對某些信念和偉大的英聯邦的熾熱的忠誠——一個按照英國的方式成長起來的,以王權的象徵為紐帶而不是靠武力或立法約束的英聯邦。事實證明,英帝國並不是一種專制或關稅同盟或政治聯盟,而遠遠要來得更具有實質性和更可畏,因為它是真心與忠誠的聯盟。加拿大、紐西蘭和澳大利亞都像英國本土那樣向戰場派遣了大量的人員;來自南非和印度的龐大部隊也在歐洲戰場上奮勇殺敵。在國內,國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捐棄前嫌,取而代之的是一致對外。德國本來指望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和一個不忠誠的帝國,現在被證明它完全失算了。

總之,在過去,當英國捲入歐洲大陸的戰爭時,它往往是通過海軍、對盟友提供財政補貼、通常派出一小股軍隊等方式來發揮自己的作用。在1914年到1918年的這場大戰中,英國海軍發揮了它慣有的作用。要是沒有它對相關海域的完全控制,食物、補給和軍隊都無法轉運。除了新式的戰爭武器,如坦克、潛水艇、毒氣、飛機等,如同以往一樣,制海權被證明是最終的決定性因素。英國信貸也經受住來自盟友不斷激增的數十億美元的壓力。但是,與以往戰爭中幾乎全部是帝國的男性參戰不同,我們可以說女性加入了這次戰爭。這是第一場全部平民參與的戰爭。

僅就軍事服役而言,帝國各個角落的人都主動請纓。在英國有不少於五百萬的自願報名者,儘管許多人會因為體質不合格而被拒絕。大量的英國軍隊不僅在法國的西線戰場作戰,而且投身到全球範圍內的各個戰場,包括東非、南非和西非、太平洋島嶼、埃及、土耳其、巴勒斯坦、馬其頓、義大利以及其他地方。隨著戰爭的持續,一個接一個的國家加入進來,義大利、葡萄牙、所有巴爾幹國家、日本、中國、美國(1917)等。在某些情況下,比英國以前投入任何戰場上的軍隊規模更大的軍隊在遙遠的各個戰場作戰,需要投入各式各樣的人員和物資。

確實不只一場戰爭,而是多場戰爭在同時進行。逐一詳細描述這四年的戰事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我們更感興趣的是這場戰爭對帝國及其生活和結構的影響。我們只能稍稍瀏覽一下主要的軍事活動。

一開始,德國指望通過撕毀條約和集中優勢兵力進行「閃電戰」,但推進受阻。他們迅速佔領了比利時並席捲了法國北部直抵距巴黎幾英里的地方,在受到頑強的阻擊後開始後撤。他們在新的戰線上挖掘戰壕,戰爭演變成塹壕戰,一直持續到1918年。他們發動了一次進攻,試圖通過佔領海峽口岸從而控制多佛海峽,但被一小股英軍經過浴血奮戰擊退了。在東方,俄國長驅直入以緩解法國的壓力,但在坦嫩貝格遭到重創,同時土耳其加入同盟國,威脅到埃及、蘇伊士運河,甚至印度。處於英國海軍封鎖之中的德國只有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殖民地落入他手。1915年對於協約國來說是令人沮喪的一年,儘管有義大利加入他們的陣營。進攻達達尼爾海峽以解救俄軍的行動遭到失敗,將士們英勇拼殺,傷亡慘重,澳大利亞人和紐西蘭人表現尤為突出。1916年,德國軍艦試圖突破封鎖,但在日德蘭海戰中再一次被迫撤退。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德國被封鎖得嚴嚴實實。感到強大壓力和食物短缺的德國人試圖傾力通過法國在凡爾登的防線,結果只是造成雙方大量的人員傷亡,以失敗告終。羅馬尼亞現在加入協約國,但隨即遭到重創。在巴勒斯坦為進攻所作的準備,將最終導致土耳其失敗並退出戰爭。

德國人意識到他們的計畫已經流產,事情變得越來越絕望,而協約國也對看似膠著的態勢日益感到厭倦。在英國,富有幹勁的勞合·喬治接替阿斯奎思成為首相,他之前作為軍需大臣就表現出了巨大的推動力。1917年,德國孤注一擲,宣布並實施無限制潛艇戰。這一威脅在一段時間內似乎勢不可擋,船隻損失上升到每月六十萬噸位。但是如果說缺乏的是糧食,那麼不缺的是勇氣。人們無所畏懼,爭先恐後地湧入商船去填補犧牲者的位置,而獲救的船隻再次揚帆起航,奮勇爭先。也找到了攻擊潛水艇的新手段。在該年結束之前,馮·提爾皮茨的政策確實造成了威脅,但其主要作用只不過是把美國拖入戰爭,加入協約國一方。

儘管在獲得受過訓練的人員和海外人員方面一時難有起色,但一年之中有二百萬人被投入法國戰場,而且美國提供的巨額財力和物力資源立即交給協約國自行使用,同盟國的命運已成定局。美國的參戰贏得了欣喜的讚揚,國王和王后還因此出席了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的一個特別的感恩儀式,星條旗在議會大廈的維多利亞塔頂迎風招展,這是唯一的一次外國國旗在這裡飄揚。然而這一年卻以慘淡收尾。在東方,俄國在經歷了巨大的苦難後在革命中解體。它的新領導人,列寧和托洛茨基(布朗斯坦),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Brest-Litovsk)與德國單獨簽訂了和約,使得所有德國軍隊抽身撲向西線,那裡的局勢本來就很糟糕。法國人承受的壓力是巨大的,他們和英國人都不得不把急需的部隊派去支援在卡波雷托(Caporetto)遭受慘敗的義大利,那裡已經陷入一片恐慌和潰敗的狀態。

然而到1918年,這場世界大戰徐徐落幕。土耳其和奧地利帝國一步步解體。德國人幾乎都在挨餓,德國最高統帥部意識到如果不能速戰速勝他們將一無所有,於是對法英軍隊發動了三次瘋狂的猛攻。他們推進到了距巴黎四十英里的地方並再次威脅到海峽港口,但已是強弩之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