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愛德華時代 最後的危機正在逼近

然而,總體上帝國的內部聯繫日趨緊密。在1907年的帝國會議上各方一致同意,此後應該每四年召開一次會議,由英國首相而非殖民事務大臣主持。帝國防衛方面取得了進展,自治領紛紛制定計畫以作出自己的貢獻,這也是為了與英國自身的軍事政策更緊密地合作。作為身份地位發展史(story of status)的一個里程碑,還可以提到,在這次會議上,與會者一致認為,此後應當用「自治領」而非「殖民地」來稱呼那些與會的自治殖民地。雖然紐芬蘭派代表參加了會議,但是它目前失去了作為一個自治領的地位,而恢複到一個殖民地的地位,部分原因在於它面積狹小,更多的是由於它暫時的政治和財政困難。

在接下來的1911年帝國會議上,自治領的代表們就外交政策坦率而充分地發表了意見。他們應該如此,非常正確。如果他們要參與帝國的防衛,就有權知道何種外交事件可能突然使得他們的支援必不可少以及為何需要支援。烏雲迅速聚集在歐洲上空,幸運的是,當三年後風暴爆發時,各自治領的政治家已經知悉情勢,並與宗主國保持著密切的聯繫。這樣,他們能夠迅速而有權威地勸告和指導多個民族的人民和議會協力行動。如果沒有帝國會議的鋪墊,這種快速反應和動員權威是不可能實現的。

至於帝國政治家1911年全心投入的外交事務及其背景,我們只作簡明扼要的敘述。世界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安。多年來有足夠的跡象表明,世界正步入一個可能的大動蕩、大調整的新時代。德國和奧地利在不平靜的巴爾幹半島地區成為主導力量,把俄國擠出了它自認的專有勢力範圍。儘管蒙受了一些損失,土耳其又一次恢複實力實現崛起。我們前面還提到過,泛伊斯蘭教運動正在整個伊斯蘭世界掀起狂風巨浪。

現代日本的崛起也開始影響東方的反歐種族情緒。在中國,列強對於劃分它們的勢力範圍爭吵不休。俄國對德國在歐洲的勢力極為惱怒,並忌憚日本威脅它的遠東前線。中國的反對洋人的義和團運動遭到鎮壓,以通常的賠款和妥協要求而結束。比賽變得越來越激烈,矛盾交錯,仇怨四起。只有英美兩國反對瓜分這個文明古國,英國認為這裡的形勢與非洲截然不同。兩個英語國家都要求實行「門戶開放」政策和與所有國家通商的權利,但是美國拒絕使自己捲入一場全面戰爭。

然後在1902年發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事件。英國與日本結盟,彼此同意維持在遠東地區的現狀,若一方遭到一國以上的攻擊,另一方需提供援助。它立竿見影地產生了三個影響。若日本與俄國或中國發生戰爭,它必須獨自作戰;但如果有任何其他國家加入——在當時情境下是指德國或法國——它們將不得不面對英日兩國作戰。但是,第二,鑒於英國艦隊的壓倒性實力,德國和法國的軍隊都不可能到達遠東地區。第三,日本現已躋身世界大國之列。

兩年後,日本的確與俄國發生戰爭並取得了重大勝利,通過獨自征服歐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極大地增強了它的自豪感和在東方的威望。現在要對1902年英日結盟作出評價很難,我們可以指出它的影響。它當時解決了中國問題,並似乎通過在遠東地區讓英國獲得了一個強大的盟友而於應對越來越危險的東方困難時有許多幫助。另一方面,許多英國人反對與這個最軍事化的黃種民族結盟。如果說加拿大人的反對情緒很大程度上是真實的,那麼美國人的反對就更確信無疑了,當美國發現英帝國與它在太平洋地區最大的潛在敵人結盟時,十分驚愕。此外,該同盟條約毋庸置疑促進了日本的崛起,加劇了東方的不安。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帶來了諷刺性的結果,不是阻止了歐洲列強分割中國,而是實際上到1939年時使得中國的大部分落入日本之手。

與此同時,在愛德華統治時期,作為數百年世仇的英法關係迎來了轉機。這主要歸功於英國政府的努力,雖然國王的圓通和人所共知的他對巴黎的鐘愛——他在那裡總是受到歡迎——都對外交工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也許更重要的,還要加上兩國面臨的共同威脅。英法協約(Ee)不是一個同盟,主要是一個爭端解決機制。它有一個附加的仲裁條約(1903),根據這個條約雙方同意按照這種方式解決未來的所有問題,除非涉及根本利益和榮譽的問題。

早些時候的1899年,應沙皇的請求,二十六個國家聚集起來召開了海牙會議。在當時武力信條逐步取代和平協議的世界中,會議結果多半是令人失望的,但成立了一個常設仲裁法院,希望解決爭端的國家都可前去仲裁。新的法英協議可以被認為是它的初期成果之一。在協約而非條約中,除了長期存在爭端的一些小問題外,英法兩國就雙方一些堪稱主要的爭議問題的解決也達成了一致意見。第一就是埃及問題,它給兩國造成的嫌隙持續了一代人甚至更長的時間。現在,法國為了換取在摩洛哥的自由行動權,放棄了對埃及的任何進一步的主張。

即使沒有嚴格的同盟關係,該協約還是為這兩個隔著海峽的國家之間的友好和親密關係鋪平了道路。這種更好的氛圍也牽涉到了法國的盟友俄國。歐洲最強大的三個國家組成新聯盟的動因是德國奉行的路線。英國一直以友好的方式對待德國,其原因我們之前已經概要地敘述過。然而,德國夥同奧匈帝國,越來越推行一種有威脅性的而非友好的政策,該政策以俾斯麥的武力說為基礎,由歷史學家、哲學家和其他人通過多種方式在德國加以強調。老首相儘管深信自己的鐵血理論,但從來沒有認為德國的命運在於海上。因此只要他大權在握,英帝國就沒有威脅,但是當新皇帝「丟棄領航員」,把各項事務攬在自己手中後,他的最大志向就是建立一支能與英國匹敵的海軍,同時繼續保持在歐洲大陸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形勢已今非昔比。儘管狂暴的危機時隔不久相繼發生,可是英國反應遲鈍,沒有完全理解它的全部含義。1905年,俄國不僅被日本擊敗,而且還因內部革命暫時陷於癱瘓。德皇趁火打劫,在摩洛哥問題上欺壓法國,顯然圖謀挑起爭端,讓1870年的普法戰爭重演。協約國現在開始發揮作用,兩個成員國的軍事領袖就萬一德皇把爭端升級為戰爭時可能的合作進行了磋商。儘管德國偏好武力和威懾政策,舊的歐洲協調仍然足夠強大,通過在阿爾赫西拉斯舉行的公會議上解決了摩洛哥問題,會上德國倍感孤立,認為自己受到了羞辱。

第二年(1907),隨著英國與俄國之間的問題獲得解決,協約國擴大為三國協約,但同樣沒有軍事聯盟。「包圍孤立」(encirclement)的叫聲現在開始最先在德國發出,在它看來,似乎認為任何保護其他大國或妨礙德國日益增長的無節制的野心的事情,都應歸到這個術語下。1908年土耳其爆發革命,阿卜杜勒·哈米德被廢黜。經過一段時期後,其後果顯示出來,德國的影響力在該國上升到支配地位。奧地利公然蔑視相關條約,兼并了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兩省的塞爾維亞人口,並威脅要進攻憤憤不平的塞爾維亞本身。基爾運河已經建成,據估計它使德國艦隊的實力提升了一倍。然而在目前公開承認的德英海軍競賽中,戰列艦體積的增加要求拓寬運河航道,這是一項耗時長久的工程,於1914年6月完成,我們將在下一章關於戰爭的討論中提及這個日期。

在新一輪的摩洛哥危機過程中,德皇派遣了一艘軍艦抵達這個法國的保護國的海岸,不料卻又一次遭受外交挫折。此後,德國通過1911年、1912年和1913年三個連續的法案極大地擴充了它的軍隊。有何意圖呢?這個疑問給整個歐洲蒙上了陰影。又一場巴爾幹戰爭發生,奧地利使塞爾維亞喪失了它的戰利品,而德國正在迅速成為大陸的頭等軍事大國,海軍噸位也超過了英國,再也不用怎麼去揣摩它的意圖了。最後的危機正在快速地逼近。

許多國家一直在爭取某種和平體制,它可以解決大陸國家之間相互衝突的期望和問題。甚至推進仲裁的運動也有所進展。我們已經提到過美國國內反對英日條約的情緒,這種情緒並沒有因為通過簽訂一項新條約來使舊條約失效而減少半分。然而,美國總是傾向於和平解決爭端,1911年英美兩國簽訂了第二個重要的仲裁條約,儘管直到1914年才獲得批准。它使得任何問題都可以訴諸仲裁,「無論涉及什麼議題,不管是榮譽、領土還是經濟價值」。由世界兩個最大的國家簽訂的這個條約其本身的重要性是無法估量的,但是作為一個次要問題,英國和日本之間還有一個重要的條約改變,雙方同意不得與任何與其簽訂了一般仲裁條約的第三方大國訴諸戰爭。在大劫難來臨前夕,世界看起來正朝著和平解決問題的方向前進。然而,德國及其盟友奧地利擺出一副冷漠觀望的態度,其中德國是主謀。

通常有人聲稱,德國由於秉持超越法律約束的武力這一信條才成其為德國,因為它沒有經歷過作為羅馬帝國之一部分的馴化培養,而一直表現得比較野蠻。然而,這樣的解釋很難成立。那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