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轉折之年 淡然的帝國主義:最低點

與此同時,海外帝國正在發生一些重要事件,但英國人對它們很少或根本沒有關注,除非影響到貿易。1860年代的十年的確是英國人對殖民地、殖民和帝國主義關注的最低點。幾乎每個人,包括不同黨派和不同政見的政治家,如迪斯雷利、格萊斯頓、科布登、沙文主義者帕默斯頓、殖民事務部的常務次官布拉什福德勛爵等人,都相信殖民地遲早有一天都會像北美最初的十三個州一樣獨立出去。這是無需爭論就被普遍接受和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之一。

同時,只要還維持著這種關係,各殖民地就真心接受英國的管理,以給雙方帶來儘可能多的利益和好處,它們也被允許走自己的路。這種態度會在未來幾年裡迅速變化,但沒有什麼比這一看法更遠離事實,即在奪取任何偏遠的、他們可以染指的土地上,英國政府或人民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追求一種一致穩定的政策。在這十年中,他們很願意讓帝國的大部分單元如其所願地隨時和平脫離。1863年,英國把愛奧尼亞群島贈送給希臘,因為這是島上的希臘人的願望,其中沒有任何壓力。而且這一行動出自格萊斯頓的建議,是由帕默斯頓完成,後者是對英國海外權利最堅決的人。1862年希臘國王退位之際,希臘人曾請求英格蘭的阿爾弗雷德王子繼承王位,但被他拒絕了。王位最後由威爾士親王的丹麥籍姐夫繼承,但沒有什麼證據顯示這七座多島嶼的贈送是政治交易的一部分。愛奧尼亞群島的轉讓,顯示了英國此時對海外屬地的幾乎麻木的冷漠。

自從實行自治以後,加拿大發展迅速,但形勢是困難的。廣闊的中部平原歸哈德遜灣公司所有,除了零散的印第安人、混血兒和從事狩獵的白人外,幾乎無人居住。中部平原以東是已經提到過的早期省份,在太平洋海岸是發展迅速的不列顛哥倫比亞殖民地。因此我們可以勾勒一幅目前這個自治領的地圖,東部是一些獨立的殖民地,然後向西是一望無際的荒原,最後是西海岸的新殖民地。沒有交通線路穿過哈德遜灣公司的土地,被中間荒原隔著的加拿大的兩個部分,越來越趨向於被吸入富裕得多、人口更加稠密的美國的經濟軌道,甚至可能被吸入政治軌道,特別是1854年互惠協議簽訂後,只是之後被美國內戰打亂。

美國內戰,雖然摧毀了南部邦聯,但使得合眾國毗鄰加拿大的工業繁忙起來,一些美國人希望合併加拿大,但美國政府沒有這樣的企圖。然而,我們已經談論過美國與英國之間的惡感,以及英國在特倫特號事件中不得不向加拿大派遣部隊。雖然大多數美國人沒有想像過強行吞併他們的北方小鄰居,絕大多數加拿大人也更偏向於留在帝國內,但還是有威脅和危險。美國內戰無疑大大加速了由達勒姆提出、但被長期擱置的建立加拿大聯邦的進程。

此外,也有其他考慮。魁北克和安大略的聯盟現在出現了新的問題,由於安大略的英國移民大量增加,這讓種族問題再一次嚴峻起來,政黨政治的運行也幾乎不可能。一些英明的加拿大政治家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成立某種形式的聯盟,最好是一個聯邦,無論從什麼角度——經濟、政治,甚至軍事方面——都是至關重要的。人們認為有兩件事必須做:第一,收購哈德遜灣公司的土地;第二,特別是要修建一條橫貫大陸的鐵路,把所有殖民地連接起來。不過結果證明,這兩個工程都在政治聯盟之後而不是在之前。

如同美利堅合眾國形成的情形,地方主義威脅要破壞整個計畫,而事實上,紐芬蘭從未加入聯邦,新斯科舍是在最不情願的基礎上加入的。然而,1864年在所有東部殖民地參加的會議上擬訂的這個計畫,最終為它們的立法機關同意,紐芬蘭除外。三年後,英國議會承認了加拿大聯邦,並通過了《不列顛北美洲殖民地法》——帝國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一切障礙掃清了,加拿大自治領成立,雖然新成立的馬尼托巴省直到1870年才加入,不列顛哥倫比亞和愛德華王子島也分別於1871年和1873年加入。同時,1869年哈德遜灣公司被勸導出售土地,但保留其貿易權利,自治領也開始形成它最終的大體領土輪廓。

如果說美國內戰的影響是加快聯邦成立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或許在英聯邦的發展上有著更加重要的後果。加拿大採用的聯邦制政府形式後來被澳大利亞和南非效仿——雖然我們將充分注意到其中的差異——因此具有特殊的意義,而這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在起草加拿大的政體時美國正在經歷的一場重大危機所決定的。美國聯邦已經受到威脅,幾乎因其對成員州的主權的過度強調而陷入混亂。我們已經討論過為美國體制而設計出的聯邦類型,這裡只需要補充一點,根據這種體制,聯邦政府只是有限權力之一,不是所有權力都明確地授予它,而是部分被保留給各州或人民。認識到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美國內戰的憲法問題是起因於這種權力配置方案,加拿大的方案將其予以倒轉,給予作為聯邦成員的「省」有限的權力,而由自治領政府保留其他權力。加拿大就不可能出現省退出聯邦,或者省的權力高於或與中央政府權力平等的問題。

此外,由於加拿大沒有北美叛亂殖民地那種讓他們害怕行政權力的經歷,加拿大人遵循英國傳統,而不是模仿美國人在政府內部將行政部門與立法機構分離的創新。換句話說,他們採用的是議會制(Parliamentary form)而不是國會制(gressional form),並讓行政部門依賴於立法機構且直接對其負責。在許多方面,這種體制優越於美國體制,雖然就單個國家而言,各有值得肯定的方面。

然而,演進中的英聯邦不是一個單一的國家,各自治領在本地採用的制度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即允許總理們在倫敦的帝國會議上代表它們,在獲得各自立法機關多數授權的條件下代理表達意見。在美國的體制下,行政部門的首腦不可能這樣做,因為他經常與立法部門多數人的意見對立。我們無意在這裡討論美國政體的優缺點,考慮到美國獨特的條件,例如幅員遼闊、變化神速、龐大而混雜的人口,但毫無疑問,對於英聯邦體系的自由運作以及各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理解而言,自治領採用英國制度這一點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美國提供了聯邦制的經驗教訓,英國體制卻不能,在其中最困難的代表制度問題上,加拿大部分地效仿了美國憲法中著名的「大妥協」(great promise)。在美國,眾議院議員由各州根據人口數量選舉出來,而上議院,即參議院,則每個州各有兩名議員,與人口數量無關。在加拿大,下議院就像美國國會的眾議院,參議院成員由聯邦政府指派。這兩種情況下的設想都是讓上議院成為一個更保守的、非選舉的機構。最初的美國制度要求參議員不是由人民選舉,而是由州議會選舉。經過修正後有所改變,參議員現在也由民選,雖然任期比眾議員更長,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加拿大人擔心他們會出現的弊病已經在美國發生。參議院的特點發生了很大變化,因為參議員,像眾議員一樣,現在必須經歷大眾選舉運動的艱難和混戰。

然而,這種體制看起來在加拿大運行順利,在建立這種制度後,自治領進步很快。1870年,在哈德遜灣公司新獲得的領地上發生了一次叛亂,領導人是法國的混血兒路易斯·里埃爾,他要求在叛亂被鎮壓之前倫敦派兵過去。在著名的、世界上最精銳的部隊之一西北騎警的幫助下叛亂最後失敗,在從哈德遜灣公司收購的遼闊曠野上維護了法律和秩序,結果興起了一些定居點把東加拿大和西加拿大連接起來,雖然橫跨東西的鐵路直到1880年代才出現。

儘管美國在1866年廢除了互惠條約,但這個國家仍然是加拿大最大的買家,其次是英國,這兩個國家總共佔加拿大對外貿易的將近九成。與英國的自由貿易政策相比,加拿大走上了一條保護本國產業的道路,希望借漁業糾紛之機吸引美國重新簽訂互惠協議,但是英國政府與美國政府之間直接解決了這一問題,而加拿大人認為這對他們明顯不利。歷史上北美大陸上的這兩個鄰居之間自然出現過許多糾紛,大多數情況下,當雙方都認為對方在交易中獲得了最大好處,這或許是最終協議對雙方都公平合理的最好證據。

然而在這次事件中,加拿大極其憤怒。很明顯,隨著將來的諸自治領變得更強大和更獨立,他們會向英國要求分享對他們的國際事務的管理、最終組建起自己的外交部門,以及承認他們獨自締結條約和解決爭端的權利。英帝國一直有個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平衡單元之間以及單元與作為一個整體的帝國之間的利益。在上次分析中我們得出,英帝國各個單元免受外來侵略的原因在於英國的軍事力量,尤其是海軍。帝國的中心必須富足而強大,否則外圍部分就談不上安全。當然,人們希望覺得自己也富有和強大,撇開人性天生的自私以及在早期議會立法中相比殖民地的局部利益更偏向於英國的利益不論,這個問題一直是一個現實問題。

不僅殖民地的貿易利益不時與宗主國的利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