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時代 工業革命:法人與機床

另外一個降低鄉村人口舒適度和安全感的因素也在發酵,這個未覺察到的和非個人的因素就是所謂的「工業革命」,它將對鄉村和城市帶來深遠影響。要界定這個概念和準確追溯這場運動起於何時是不可能的。阿諾德·湯因比 認為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以競爭替代以前控制財富生產和分配的中世紀規制」。在這方面,亞當·斯密於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是其最早的偉大的劃時代事件之一。這本書鼓吹在工業和商業生活中用自由取代規制和限制,長期深刻地影響著政治家和商人的思想觀念,其「自由放任」學說的流行,有助於工業革命的結果在更一般意義上普及到不受限制的範圍。

工業革命的基本意義在於由機器時代的問世而發生的一整套複雜變革。我們也許可以將其追溯到1760~1800年或者1760~1840年;雖然這個問題至今仍遠未能獲得解決,且有些新發明要追溯到19世紀早期,但上述年代或多或少準確地標誌著對舊的生活秩序——對這一生活秩序及其變體的認識,幾乎是從文明世界一開始就有的——的推翻,以及我們至今仍然生活在其中的新秩序的艱難開端。

我們通常認為是某些發明家引入了機器,但實際上其中許多只是對早已為人所知的原理的採用,這些原理因為具有任何商業用途或價值的時機還未出現,並未付諸實踐。18世紀末許多因素的交織,產生了對機器的需求。除非有更大的市場,否則超越舊式手工方式的大生產將無用武之地,而要有更大的市場,除非有交通運輸手段。資本也必不可少,而這就需要引入現代銀行以及越來越多的法人(corporation) 的運用,儘管那時法人在金融、保險和交通比在製造業公司中更加顯著;製造業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工業革命,但基本上還保持著個體經營模式。在這場大轉型中,英國走在世界前頭,不是因為它的許多發明,而是因為它有市場、資金和原材料(主要是煤和鐵),使得新的生產方式有利可圖,然後發明應運而生。

在考慮這些問題之前,我們要特別提及歷史學家通常不曾注意的一點。儘管當時機成熟時,應用發明會自然地隨著已知的科學事實和原理而出現,但機器卻不得不等待特定的商業需求,以及另一個條件,即製造大型機器的機床的發明和生產。例如瓦特就是這樣改進了蒸汽機的理念,以確保它一旦成品,能獲得商業上的成功。但是如果缺少機床,它就無法製造出來。而在18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機床的粗陋程度令人難以置信,有的幾乎完全使用木工。新機器需要加工鋼鐵和其他金屬的機床,瓦特的發動機製造不出來,因為沒有機床能夠準確地製作一個直徑六英寸、兩英尺長的汽缸。十多年以後人們才設計和製造出合適的機床,以生產1765年瓦特設想的發動機。人們談到機器時代來臨的故事時,通常是指偉大發明家,如瓦特、阿克萊特、哈格里夫斯、克朗普頓等,但要是沒有另外一批偉大人物,這些人的發明可能是徒勞的,而這些使得機器成為可能的機床建造者,在歷史上幾乎默默無聞,如約瑟夫·布拉馬、塞繆爾·邊沁爵士、亨利·莫茲利 (所有人中最偉大的),還有更多。 因為某種原因,在本章所涉時期直到1850年,英國人以及後來的美國人,是世界上最好的機床製造者。其他民族有一些理念,但不能應用於實際。工業革命的龍頭產業是紡織業,特別是棉紡業。1764年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這種機器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紡錘,提高了操作工的產量。五年後,阿克萊特發明了水力紡紗機,使得水力替代人力用於紡織業。到1793年,美國的伊利·惠特尼用他的軋棉機,讓美國的棉花產量開始了其驚人的上升之路。原料的供應量每年跳躍式增長,同時,遠東,尤其是英屬印度帝國,為加工的棉紡織品提供了幾乎是無限的市場。這個例子說明,多種因素,包括英國的島國地位,在大致同一時期綜合作用,使得機器生產既必要又有利可圖。

另外,這一時期,機器製造和其他用途對鋼鐵的需求日益增加,英國的木材供應因用於冶鐵燃料而趨於枯竭。大約在1783年,迫於形勢壓力,兩個人幾乎同時發現可以用燒炭的方法來利用煤。煤的焦化的偉大意義在於,它被應用於冶鐵,在朝向機器和工廠時代的轉型中,使英國最重要的兩種自然資源發揮了最大作用。採煤和冶鐵業的快速發展引起了運輸重材料的更高需求,駁船建造的偉大時代開始了。良好的國內交通與對航海線路的控制結合起來,幫助英國啟動了新的征程。我們無法進一步具體陳述一種因素如何與另一種因素相互關聯以及所有的因素如何綜合作用,使得英國很快成為「世界工場」,而必須回到始於18世紀末的大變革對人民的影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