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結語 紅樓夢醒

看完整部書的解讀,我們再回頭想想,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紅樓夢》是我們中國文學最偉大的一本小說,至少我這麼覺得。以它內容的豐富、文字的絢麗,可能也是文學作品裡的第一把,當然我們有很了不起的《詩經》、《楚辭》、《杜詩》,那要完整的《詩經》、《楚辭》或《杜詩》,才能跟《紅樓夢》比。以單獨一部文學作品來說,《紅樓夢》的確是偉大的。如果我們以十八世紀橫跨的維度來看,至少我讀過的十九世紀以前的西方小說,沒有一部比得上《紅樓夢》。

它的偉大在哪裡?可以從幾方面看。

第一,它小說的技巧實在了不得,在那個時候是空前的。當然它繼承了《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章回小說的傳統,但是它的小說技巧遠遠超過前面。光是人物的刻畫就豐富、精準得不得了。這麼多人物,沒有一個相同,即使人物是很近的鏡像(mirror image),像晴雯跟黛玉,晴雯就是晴雯,黛玉就是黛玉,兩個人又能合起來看,這些人物關係(character relation)是了不得的。人物怎麼刻畫鮮明呢?它用對話突顯尤其精彩,每個人的講話,依著他的身份語氣,完全個人化。平兒是平兒,鶯兒是鶯兒,甚至什麼金釧兒、玉釧兒、小紅、彩雲,寫那些小丫頭,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個性。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她們所使用的語言,每個人合乎自己的身份。它的散文、敘述文非常好,豐富華麗,使用詩詞歌賦各種不同的文體融合在一起的時候,也非常自然而順暢。以現代小說的各種技巧來看,它是非常先進的。它的觀點的運用隨時轉換,劉姥姥進大觀園用劉姥姥的觀點,林黛玉進大觀園用林黛玉的觀點,賈政領了一批清客游大觀園又是一種觀點,每一個人的觀點(point of view)用得非常靈活。你想怎麼寫大觀園?客觀地描寫寫不清楚,非要用劉姥姥的眼睛來看,所以劉姥姥進大觀園變成一篇經典之作。因為用她的觀點看大觀園,我們都變成劉姥姥了,好像進入迪斯尼樂園一樣,感到那麼新鮮。如果不是用劉姥姥的觀點來寫,換一個人,大觀園就不會寫得那麼活,有那麼多的笑聲。還有它的伏筆太厲害了,所謂草蛇灰線,伏筆千里。兩條汗巾子,一紅一綠,到最後瞬間合在一起,才知道情節早就伏在那個地方了。伏筆都是到緊要的地方,前後才對照得起來。寶玉的幾塊舊手帕贈給黛玉,中間還出現過,提醒讀者別忘記,到最後黛玉死的時候,把上面有她的淚和她的詩的手帕,丟進火盆燒掉,發揮了強化悲劇的力量。焦大開頭出來罵那幾個不爭氣的賈家後代,到了最後抄家,這個老僕又出來了,這前後一對照,這個人物的作用老早已經伏在那個地方。太厲害了!它的伏筆每一個小細節都有用的。

第二,再看它的架構之寬闊、大氣,它的小說視野(vision)之高超、深刻,同時期的作品無法望其項背。《紅樓夢》的神話架構太虛幻境,跟寫實的架構大觀園,互相對照,有無比豐富的象徵意象。太虛幻境裡面十二支《紅樓夢》的曲子,對大觀園裡這些人物命運的哀悼,老早已經定了,它整個架構非常完整、恢宏,像一個網,步步聯結。更重要的還有一點,以這樣動人的故事,這麼鮮明的人物,把中國三種哲學——儒家、道家、佛家,表現得如此生動。它不是在寫哲學論文,是寫小說,用生活的現實和故事,表現生命的態度,非常高明而深刻。我們中國人的價值觀脫不了這三種哲學,我們常講,中國人年輕的時候都是儒家,努力念書,勤奮工作,求成功,求名利。到了中年,多半受了一些打擊,有所超脫了,是道家。到了晚年真正了悟,就是佛家來了。看看從前有名的文人,王維、蘇東坡、湯顯祖……他們的過程大概都是如此。這種鋪陳架構,把三種哲學說得清楚易懂,而且它也不偏不倚,不是勸大家出家。寶玉最後在雪地上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的境界,固然有一種超脫,反過來看也是哀傷,有所得,有所失,使我們對人生的感悟又高了一層。

這部書不僅是小說,就我來看,它也是中國文化到第十八世紀的一個結晶,一個總結。它寫盡乾隆的盛世,也暗伏了乾隆之後中國文化的「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十九世紀後整個走下坡,接近崩潰邊緣。我說過這部書可能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天鵝之歌」,把最盛的乾隆盛世全面表現出來。它也等於是一部百科全書,講穿的、吃的、用的,把十八世紀的貴族生活寫得巨細靡遺,曹雪芹可以說無所不能,他詩、書、畫全能,懂醫理,風箏他也會製作,除此之外,他也寫盡了中國人的人情世故。我想,讀了《紅樓夢》跟沒有讀《紅樓夢》的人有所區別,讀了《紅樓夢》,對於中國文化的底蘊一定多一層了解。年輕學子頭一次看這個小說,可能有些地方隔閡,無法一下抓住它的精神,若是每過十年看一次,二十多歲的時候看,三十多歲看,四十多歲看,像我現在七十多歲再看一次,真的越來越感覺這一本小說是天書,要完全了解它實在不容易,可能要自己經歷一些人生的滄桑,才能真正了解它告訴我們什麼。

大家讀了這門課,我們也相處一年半的時間,紅樓一夢做到今天,也是醒的時候了。最後我們來看看這副對聯,來自絲路上張掖古城中的一個古寺,張掖在甘肅,西夏在那邊留下了文化。對聯是:

天地同流眼底群生皆赤子;

千古一夢人間幾度續黃粱。

《紅樓夢》這部書,曹雪芹是以大悲之心來看人間事,所以非常寬容。在他的心中,天地同流,這麼大的宇宙,眼底群生皆赤子,他看到的都是一些赤子。千古一夢,人活在世上古今皆如夢,人間幾度續黃粱,仍像做了多少次的黃粱夢一樣。今天紅樓夢醒,謝謝大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