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領導的用人藝術 第三十二章 激勵人心的學問

信心是成功者應具備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心態,也是領導者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質。一個樂觀自信、深信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會成功的領導者,必定會走上成功之路;相反,一個領導者沒有抱定必定成功的信心,對所進行的工作充滿懷疑,那麼,他就不會全身心地投入,遇到困難馬上就會停止不前,使事業半途而廢,前功盡棄。我國著名的民族工業家榮宗敬、榮德生兄弟曾對他們的成功作出這樣的表述:「非持有充實之資本,乃持有充實之精神。」在他們的奮鬥史中,當其他人對前途失去信心、發生動搖和撤退時,他們憑著堅定的信心、必勝的信念,艱難地走出困境,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信心和信念能夠激發人的情緒和力量,調動人的積極性,充分開發人的智慧和潛力,堅定人的意志,去完成任務、實現理想,甚至成就偉大神聖的使命。

假若你想被人認為具有領導氣質,你不能只專註於你想完成的工作,也要能顯示出你對目標的專註。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運用破釜沉舟最出色的領導當屬項羽。秦末,各地紛紛舉兵反秦,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也在其列。他們在山東、河南一帶連續擊敗秦軍,打了好幾個勝仗。可是,定陶一戰,秦將章邯卻將楚軍打得大敗,項梁也在此役中戰死。

章邯擊敗楚軍後,便渡過黃河北攻趙地。楚王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軍,率領楚軍前去救趙。楚軍開到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停留不進,直等了46天。項羽忍耐不住,催宋義快快渡河,而宋義只顧自己吃喝,項羽十分氣憤,就在宋義營帳中將其殺死,還割下他的頭,號令全軍。將領們見項羽殺了上將軍,個個驚懼,表示願服從其指揮。

項羽報告給楚王,楚王即命項羽為上將軍。於是,項羽立即行動,親自率領全軍渡河北上。過河以後,項羽命令將渡船全部鑿沉,飯鍋全部砸破,岸邊的房屋也統統燒光,每人只發三天的糧食,以此表示這一仗只有拚命、誓不後退的堅強決心,楚軍一到前線,立即把秦軍包圍,截斷了其運糧的後路。經過一場惡戰,秦軍被打得落花流水。這一戰役勝利結束後,項羽召見各地授軍的將領,他們都拜伏在項羽腳下。

一個領導能夠有效地激勵他人,便是很大的成績。要使一個單位有活力有生氣,激勵就是一切。你也許可以干兩個人的活,可你成為不了兩個人,你必須全力以赴,去激勵另一個人,也讓他激勵手下的人。你一個人可以取得一些局部的小勝利,但你要成功創業,要取得最後的全局勝利,這絕對不是你一個人單槍匹馬所能完成的。所以,你應該懂得怎樣用有效的態度和悅人心意的辦法去激勵別人,這是十分重要的。

那麼,下面這些方法能夠使你達到激勵別人的目的:

1.充分肯定下屬的出色工作

如果你的下屬們完成的工作質量非常出色,而身為領導者的你卻從來不去注意,他們很快就會覺得實在沒有必要如此賣力地工作,畢竟這項工作完成得一般還是出色與他們的關係並不是十分密切。於是,下屬們的工作質量就會慢慢地下降。更重要的是,你的下屬們會認為是你將他們的工作成果全部據為己有,你成了一個「摘桃子」者。這時,你的下屬心裡會想,你始終不提我們工作的出色,還怎麼可能會向上司反映我們的成績呢?

總之,你作為一個公司的領導者,就有必要也有義務讓你的下屬們知道你是一名有勞必酬的領導者。這是最好的激勵方法。

2.讓下屬承擔富有挑戰性的工作

我們每一個人都喜歡錶現自我、超越自我,都希望在原來的基礎上取得新的成就,更上一層樓。那麼,你的下屬也一樣。對於你的下屬來說,從你那裡接受挑戰性的工作可以使他們非常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肩上擔子的分量。正是接受挑戰性工作本身的這種緊迫感和責任感而不是工作本身,使得你的下屬今後得以成功。工作中的挑戰性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激發一個人的工作熱情,激勵你的下屬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勤奮努力,從而對自己樹立起堅定的自信心,獲得事業的成功。這一點無論是對你的新下屬,還是新員工,都是如此。

3.恢複下屬的自信心

美國哈佛大學的勞倫斯教授一直將自己的研究工作專註於影響工作業績的關鍵條件上。他指出:導致一個人工作業績好壞的因素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工作的滿意程度——自信。

那麼,你的下屬怎樣才能在工作中樹立起自信心呢?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家艾里克森的解釋是,一個人的自信心,最終的形成與確定需要兩個條件:首先要有一個緊迫的環境;其次要有一個「化險為夷」、渡過「危機」的結果。換句話說,一個人的自信心的獲得是在一次又一次渡過危機的過程中實現的。他同時指出,一個人自信心的提高,會使我們對自我的把握能力加大,這種自我把握能力是一個人對自己準確評估與預見的能力,它會在人的內心產生一種能動的力量,促使個人向完善發展,並且因此而把握一個企業正確的途徑。

4.在工作中多褒少貶

一個出色的、精明的領導者,不會在一些小事上對自己的下屬「橫挑鼻子豎挑眼」,而是應該採取一種寬宏豁達的態度,讓下屬在犯了錯誤做了錯事之後儘快地了解自己的錯誤而不是打擊他們的自信心,給予他們時間去爭取下一步的勝利。

5.不要無謂地非難你的下屬

在公司管理工作中,對於下屬的失敗,假如你熟視無睹,不加以斥責的話,就有可能使下屬缺少警惕性,很可能還會重蹈覆轍。為了使你的下屬不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甚至多次,你一定要深究造成失敗的原因,促使他自己進行深刻的反省,所以,斥責犯了錯誤或者失敗了的下屬是對的。

但是,斥責不意味著你就可以去非難他,斥責和非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從對象的角度和心理去考察,「非難」帶有明顯的攻擊意味,而攻擊下屬的失敗,在結果上只能使他們產生一種逆反心理,使得批評的效果大打折扣。相反,你若是通情達理、體貼下屬的話,儘管斥責他,下屬也不會因此而懷恨在心的。因為正確地運用批評的武器也是一種激勵手段。

6.讓你的下屬有歸屬感

從領導者和組織的角度來說,一個有著主人翁意識的員工,一定是深愛著自己的工作、自己的部門、自己的公司,對組織有著巨大的獻身精神的人。而從員工本身的角度來看,主人翁意識意味著他們有權對自己的工作以及與之有關的其他事情做主。主人翁精神就是一種創造性的精神,它要求人們運用自己的判斷力,去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用自己的自豪感、自信心所煥發出的巨大熱情去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在這一方面,IBM的做法很值得學習和推廣。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IBM公司就廢除了那些沿襲已久的規章制度,而代之以相互之間的信任和支持。IBM公司沒有工會組織,其內部充滿著家庭的氣息和民主的氛圍,雖然公司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壓力與市場的挑戰,但它的員工們都用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用主人翁責任感始終如一地支持著這架世界上最大的「商用機器」。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競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已成為一個不能迴避的現實。即使在一個公司內部,競爭也無處不在。所以,作為一個領導者,就要設法使公司內部的競爭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一個公司就是一個大家庭,或者說是一部機器,而每個成員都是機器上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領導者的你,就是要想方設法使這架機器正常運轉。只有這樣,你的公司才會有無窮的活力。

作為一個領導者,你的下屬工作勤懇賣力,使你的企業蒸蒸日上,你的事業一天強於一天,下屬為你的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時候,你可千萬不要吝惜你腰包中的鈔票,更不要吝惜你的讚美和誇獎之辭,要不失時機地對你的下屬進行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使他們覺得自己的付出並沒有隨著汗水而付諸東流,有一種成就感。這是因為,獎勵和鼓勵工作勤懇的下屬,也是在告訴別的員工,在工作中,你多付出一份汗水,就會多一份收穫。

所以說,適度而有效的獎勵,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和保持下屬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會激勵下屬,正確地運用這種方法,是領導者一種行之有效的領導手段。

在現今社會,更多的人似乎希望有一種外力可使自己和周圍的人朝著預定的方向前進,永不停息。但是,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凡是由外力促成的行為,其持久力都不會很強。如果使人們的心裡產生一種來自於自己內心的動力,其持久性是顯而易見的。汽車油箱里的汽油一旦用完了,汽車就需要人推著才能行走,而沒有人的推動,汽車就很快要停下來。可如果汽車油箱中的汽油一直是滿的,車內的發動機就能不停地驅動汽車前進,幾乎沒有一個盡頭。產生於人內心的力量是相當於汽車油箱里滿載的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