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領導的用人藝術 第三十一章 實施有效的目標管理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組織三組人,讓他們沿著公路步行,分別向10公里外的三個村子行進。

甲組不知道去的村莊叫什麼名字,也不知道它有多遠,只告訴他們跟著嚮導走就是了。這個組剛走了兩三公里時就有人叫苦了,走到一半時,有些人幾乎憤怒了,他們抱怨為什麼要大家走這麼遠,何時才能走到。有的人甚至坐在路邊,不願再走了。越往後走人的情緒越低,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乙組知道去哪個村莊,也知道它有多麼遠,但是路邊沒有里程碑,人們只能憑經驗大致估計需要走兩個小時左右。這個組走到一半時才有人叫苦,大多數人想知道他們已經走了多遠了,比較有經驗的人說:「大概剛剛走了一半兒的路程。」於是大家又簇擁著向前走。當走到3/4的路程時,大家情緒低落,覺得疲乏不堪,而路程似乎還長著呢!而當有人說快到了時,大家又振作起來,加快了腳步。

丙組最幸運。大家不僅知道所去的是哪個村子,它有多遠,而且路邊每隔一公里有一塊里程碑。人們一邊走一邊留心看里程碑。每看到一個里程碑,大家便有一陣小小的快樂。這個組的情緒一直很高漲。走了七八公里以後,大家確實都有些累了,但他們不僅不叫苦,反而開始大聲唱歌、說笑,以消除疲勞。最後的兩三公里,他們越走情緒越高,速度反而加快了。因為他們知道,那個要去的村子就在眼前了。

這個實驗說明當人的行動有著明確的目標,並且把自己的行動與目標不斷地加以對照,清楚地知道自己行進的速度和不斷縮小達到目標的距離時,人的行動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人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達到目標。

領導者是組織的「頭兒」,他的職責是統一全體成員的意見和行動,並為他們確立目標,提供行動的方向。所謂「領導」,就是要為成員們「指導方向」,「領而導之」。只有這樣做,方可稱得起「領導」!但有些領導者並不明白這一點,他們不懂得「目標的確是管理的基礎」這一道理,他們自以為自己的下屬對於要幹什麼已經很清楚了。可是,當你到他們的單位里去,問那裡的職工他們的工作是什麼,你會驚異地發現,他們的回答與他們的「頭兒」所講的十有八九不是一回事。其實,對那些領導者來說,要讓下屬幹什麼,這個底心裡還是有的。只是他們懶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底和盤托出給下屬。這就使下屬對自己行動的目標莫名其妙、糊裡糊塗。所以,領導者應當為下屬確定目標,並把自己的意圖明明白白地傳達給他們,這是一種令人鼓舞的方式,是協調工作的基礎。

勿庸置疑,目標對每一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目標對於每一個組織是必不可少的。目標有多種功能。當下屬是新手,或對特定的工作尚不了解時,清晰而具體的目標可以讓他們少走彎路。目標還能使下屬很快明確工作的內容及先後順序。有經驗的下屬則可以將清晰的目標當作制訂工作計畫、明確工作責任的基礎。目標的制訂不僅要考慮具體環境,還要考慮下屬的經驗與能力,以及下屬之間的關係。

對於沒有航向的船來說,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

航向就是做事情的目標,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有明確的目標,然後才能夠將事情做好。對於領導者來說,正確地做事情固然重要,但首先必須做正確的事情。明確目標,不僅是為自己,也是為全體員工。

許多領導者做工作沒有明確的方向,他們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一下子試試這個辦法,一下子用用那個辦法。做得不如意,就馬上換一個方向,運氣好時就能收到一些成效,運氣不好就會有損工作業績。他們往往一聽說誰怎麼做好,就立刻學著人家做,他們的一生都似乎永遠沒有固定的方向,因此工作業績也不如人意。其實,在旁人看來,他們的問題很簡單,這就是他們根本不知道應該追求的是什麼。

誠如一位成功學大師所說:「人的頭腦具有一種像導彈一樣的自動導航功能,一旦人有了明確清楚的目標後,頭腦就會自動發揮它無限的能量,產生強大的推動力,並且能夠不斷地瞄準目標和修正你的行為,自然地引導我們向目標的方向前進。」對於領導者來說,在頭腦進行這種運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不僅只是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而是要十分明確達成這個目標的「原因」,畢竟原因主導一切,也只有這個原因才是讓人持續朝目標前進的原動力。

瓦倫·本靈斯研究了90位美國最傑出的領導者,發現他們有四種共有的能力:令人折服的遠見和目標意識;能清晰表達這一目標,使下屬明確理解;對這一目標的追求表現出一致性和全身心的投入;了解自己的實力並以此作為資本。可見,確立目標的能力對於領導者是十分重要的。

對於領導者來說,光有目標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能像庖丁解牛一樣將目標進行分解。

領導者要分解目標,首先,必須和下屬進行充分的溝通。只有通過充分的交流,組織上下層之間才能對環境有更充分的了解,並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這是上下級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協調的前提條件。

其次,必須對目標進行初步的分解。目標的分解過程遵循參與決策的方式,由上而下結合,由下而上地共同參與目標的選擇,並對如何實現目標達成一致意見。領導者需要通過各種方式來鼓勵下屬共同參加目標制定的決策。參與決策的主要優點是能夠誘導個人設立更困難的目標,如果目標難到足以使個人發揮出他的潛能,則這種方法是有效的。參與可通過增強個人的勇氣而對績效產生積極的影響,通過參與決策的方法,很大程度上鼓舞了下屬的士氣,他們普遍會對自己選擇的目標滿意,也充滿了信心,因為他們是在主動地挑戰自我設定的目標,這對於目標的實現是十分有利的。

再次,必須對目標進行深度分解。下屬結合自己的目標,分析組織的下期工作方向與競爭策略,找出自己思路與組織經營思路的差異與分歧,並且分析其原因。管理隊伍成員在理解組織的經營目標後,在工作中有正確和清晰的方向感,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時,保證組織的長期戰略的實現,並據此重新擬訂下期的工作計畫。

最後,是擬訂工作計畫。目標分解的過程是下屬在思考每一個數據是怎樣估計出來的,以及如何去完成的過程。當目標分解完之後,下屬對於下期的工作細節也就基本上胸有成竹了,然後就可以根據每個細節的重要性與緊急性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計畫,並形諸文字和表格,在執行時記載進度情況。

要想做成某件事,你就得有個明確的目標——一個要瞄準射擊的靶子,一個你和你的組織為之努力奮鬥的方向。然後把它具體化。沒有方向,你就不知該往何處去,還會為此浪費大量寶貴時間。目標是指路明燈。有了目標,你就能集中精力,帶領大夥直奔前方。

面對前方的路,作為領導者要一步步地走。如果你想一步登天,轉眼就實現總體規劃,那你就陷入了空想之中。你要做很多很多事,完成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才能實現夢想。小目標的分設,使你能合理地將團隊分成若干小兵團作戰,繼而發動總攻,大獲全勝。

領導者需要不斷向下屬提示和警告,需要為他們指引方向,需要讓他們明白事情的重要性,需要讓他們弄清事實的真相,需要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工作與其生存和成功緊密相連,還需要表明他們的貢獻有多大,需要承認他們在組織中所處的地位,需要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將來。

領導者要將組織的長期目標轉化為讓下屬可以實現的具體目標,並為組織中的每一個人指明方向。

要達到目標,你必須明確重點。幫助下屬把握目標,如果偏離方向,及時予以糾正。

下屬需要有人給他們提供生活和工作的目標和重點,而領導者是最佳人選。如果他們看不到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就會茫然無措,喪失信心。工作中也是如此,看不到目標就會漫無目的、迷失方向。

領導者應當每隔一段時間(如3個月)和下屬坐下來,共同描述一下整個組織以及每個人將來的工作前景,這是十分重要的。這幅藍圖就是整個組織工作的重心,也是你為下屬提供的一個明確方向。稱職的領導者能根據自己上司的要求確定自己的工作方向。另外,他們還會向下屬表明,除完成確定的目標外,還希望下屬做些什麼。

當領導者為下屬確定了具體的方向以後,也許他們自己最清楚以怎樣的方式達到你所確定的目標。當出現問題時,你還必須作一下適度的調整,要保證你所確定的前景是你和下屬最大限度的目標。同時也保證目標是你和你的下屬通過努力所能夠達到的。

如果領導者不將組織的長遠的計畫的重點指給下屬,不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與組織成功之間的內在關係,他們的工作動力從何而來?如果你不講明問題,下屬怎麼會認可其他同事對他的幫助?如果你不幫助下屬作出重點選擇,介紹一些他們從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