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領導的權力藝術 第二十一章 權力不能自動產生權威

權力與威信之間有著異常緊密的聯繫,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它們又是截然不同的。無權的人同樣可以有威信,而有權的人卻未必擁有。領導人希望自己的權力給他帶來威信,然而權力不等於威信,領導者如果明白這一點將會給自己及別人帶來很大的好處,如果不明白這一點其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讓我們來看看有權威的人是怎麼產生的。1955年12月1日,是美國歷史上一個永遠值得紀念的日子。那天,在亞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市,一位名叫羅莎·帕克的美國黑人婦女拒絕服從一位汽車司機要她離開座位到公共汽車尾部就坐的命令,這個命令符合當時盛行的公共汽車種族隔離法令。由於冒犯了蒙哥馬利市的種族隔離法令帕克太太遭到拘捕。

這件事引起了當地浸禮會教堂一位牧師——馬丁·路德·金的注意,他認為這種情況可以而且必須得以糾正。隨之,他在蒙哥馬利市號召開展聯合抵制乘坐公共汽車的群眾運動,以非暴力的群眾運動形式反對在公共汽車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馬丁·路德·金也因為在為期382天的蒙哥馬利市抵制乘坐公共汽車運動中發揮了領導作用,而受到當地廣大黑人群眾的擁護,這也使他以民主權力運動領導者的形象成為全國矚目的人物。

馬丁·路德·金在沒有人授予他職務,自己也沒有特意去追求權力的情況下,為什麼仍然可以成為民權運動的領袖呢?羅伯特·塔克在他的著作《政治領導論》中稱這種人為「非委任領袖」。

「非委任領袖」不擁有職務權力,但他們仍然可以成為政治領袖領導他人。他人願意也樂於接受他們的領導乃是受「非委任領袖」的個人權威所影響。

羅伯特·塔克還認為「非委任領袖」能否最大程度地施展領導才能是以政治自由為條件的。因為政治自由可為他們提供足夠的機會以便公開提出他們對局勢的判斷和他們對政策制定的設想,並動員群眾支持。

1995年11月4日,歷史將永遠記住這一天。這一天對全世界尤其是對以色列人來說,是一個讓人悲痛不已的日子,總理拉賓於該日在國王廣場遇刺身亡。

拉賓遇刺受傷之後,以色列電台和電視台都中斷正常節目,不停地播出從醫院和國王廣場發出的最新消息。當拉賓去世的消息公布後,守候在伊奇洛夫醫院門外的數百名市民禁不住失聲痛哭。數以千計的人佇立在國王廣場,久久不願離去。拉賓在特拉維夫市的住宅四周很快也圍滿了人,許多人自發地在街頭點燃一支支蠟燭,以悼慰拉賓的亡魂。

按照猶太人的傳統習慣,拉賓的遺體應於11月5日下葬,但因為有很多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或他們的代表要遠道趕來參加葬禮,以色列政府臨時決定推遲一天安葬。6日下午,拉賓的葬禮在西耶路撒冷隆重舉行。參加葬禮的除以色列總統魏茨曼、代總理佩雷斯、拉賓夫人利揚和成千上萬的市民外,還有來自世界八十個國家的代表,其中有44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包括美國總統柯林頓,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英國首相梅傑,法國總統希拉克、總理朱佩,德國總理科爾等。此外還有包括美國前總統卡特、布希在內的數以百計的世界知名人士。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約旦國王海珊也參加了葬禮。他們是繼埃及已故總統薩達特1979年出訪以色列後首次踏入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元首。他們的出席使拉賓的葬禮成了有史以來極為罕見的超級葬禮。拉賓作為以色列總理,其權力不可謂不大,但權力只有在有生之年才起作用,在他不幸去世之後,權力自然不復存在。是什麼力量讓如此多的國民對他戀戀不捨,難抑悲痛呢?而又是什麼力量使其他國家的政府首腦和世界知名人士對拉賓如此肅然起敬、扼腕長嘆呢?很明顯,這裡存在著權力之外的另一種力量,便是權威。

拉賓和馬丁·路德·金在權力上可以形成鮮明的對比,但是他們在群眾中的威信上卻有著他人不可比擬的相似,這一點可以猛烈抨擊那種權威帶來權力、等於權力的說辭。領導者有權力,但千萬不要認為同時就擁有了權威,權力可以說只是獲得權威的一個小小的優勢。我們反對把權力等同於權威,但我們不否認從權力到權威的路走起來確實很有技巧性。

要樹立自己的威信,首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日本一位實業家曾經這樣說:「權威是從內部自然產生出來的,從一個人內在的實力和人格中自然滲透出來的。」試想,如果哈爾威船長在危急關頭只顧自己逃命,那他的威信又從何而來呢?同樣作為領導者,如果對自己的個人利益斤斤計較,那他在下屬心目中不可能有威信可言。

1870年3月17日夜晚,法國最漂亮的郵輪之一「諾曼底號」載著船員和乘客在從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島的航線上行駛。凌晨4點,它被全速行駛的重載大輪船「瑪麗號」在側舷上撞了個大窟窿後,船體迅速下沉。頓時,人們驚慌失措地湧向甲板。這時,船長哈爾威鎮靜地站在指揮台上說:「全體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後,必須把至少60人救出去!」船長威嚴的聲音,穩定了人們的情緒,當大副報告「再有20分鐘船將沉沒海底」時,他說:「夠了!」並再一次命令:「哪個男人敢搶在女人的前面,就開槍打死他!」於是,沒有一個男人搶在女人前面,更沒有一個人「趁火打劫」,一切都進行得井然有序。在生死關頭,人們很可能不大會服從船長的命令的,而正是船長的威信使局面得以控制。在他要搶救的60人中,竟把他自己排除在外!他自己一個手勢沒做,一句話沒說,隨船沉入了大海。這就是權力所無法比擬的威信的力量。

人與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與意志力的較量。不是你影響他,就是他影響你。作為領導者,必須建立自己的權威,樹立自己的威嚴與影響力,並適當地注意自己的身份。在公共場合講話,譬如面對許多下屬演講、做報告時,要威嚴有力。當與下屬談話時,說話要有分量,一是一,二是二,堅決果斷,切忌被下屬左右。

當然,領導者在平時尤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你的一舉一動,都將影響到你的下屬,所謂「上行下效」,謹防「上樑不正下樑歪」!

1.贏得信任的基本原則

如何塑造自己的威信至關重要,因為威信是權力的延伸。高級領導喜歡用威信控制別人,而厭惡成為權力的魔鬼。

改變下屬最好的辦法是信任下屬,即「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只有這種方法,才能讓下屬從心底里接受,並主動改變自己。

如何才能跟下屬建立起充分的信任關係呢?

如果你想獲得駕馭別人的無限能力,如果你想喚起別人對你的信任,你就要按照下面的五項指導原則去做。

做事要永遠誠實可靠。這條原則對任何人也不例外。但並不包含你通過說實話去故意侮辱他人或傷害他人的感情。如果你說不出對一個人有什麼好處的話來,那你最好就什麼也別說。

說話要一諾千金。如果你想讓人們充分地信任你,那你必須做到一諾千金。為了確保你永遠說話算數,你要記住下面三點:

①沒把握辦到的事就不要輕易許諾。

②不要作出無能力堅持下去的決定。

③不要發布無力強制執行的命令。

所有書面聲明中,措辭都要準確、真實。一定要牢牢記住,你在任何文件上的簽字,或者在任何信件上的簽字,都像你同一個人面對面說話一樣的重要。當你在一張支票上簽字時,你的簽字就在銀行有足夠的錢去付支票上的錢數。你在工作崗位上簽字,你在各種事務上的簽字,都像你簽署的支票一樣具有相當的分量。

堅持你認為正確的事情。只要是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就要堅持到底。無論結果可能是什麼樣的都不能妥協,更不能出賣自己的原則。在原則上妥協讓步,就意味著你置自己的誠實、責任感和個人榮譽於不顧的位置。

當你做錯了事的時候,你應該理所當然地接受批評。如果你有了錯誤,就應該有勇氣承認。如果你犯了錯誤且也確實認為毛病的根源在於你,那你就應該心平氣和地接受別人的批評和譴責。

能做到以上五點,你就會獲得駕馭別人的無限能力。

信任你的忠實的下屬吧,只有這樣他才肯聽從你的話改變自己。高級領導者只有這樣做,才能建立自己的威信,成為一名好領導。

2.鼓勵下屬自己解決問題,認真聽取下屬的建議

無論你是一個怎樣的天才,無論是怎樣的能幹,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要做一個好的領導者,其實並不容易,有的領導者被各種事情搞得無力招架,卻未能取得好的成績。有些下屬不習慣於解決問題,並不是他們不能解決問題。經理不妨對下屬說:「你自己分析一下,提出個措施來吧!」問題便解決了。鼓勵下屬自己解決問題,你何不輕鬆一下呢?

作為領導者,我們往往會因一念之差而拒絕下屬的一條十分有益的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