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領導口才的5種訓練 第二十九章 口才之外的細節:感覺比語言快一千倍

對於領導者來說,外表形象就是他給下屬、給上級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往往能持久。一位風度翩翩、形象氣質俱佳的領導,往往能帶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直接激發員工工作的興趣。

曾經有位著名的企業管理學家,他把企業發展的四個核心因素比喻成馬的四條腿。這四個因素是:領導力、執行力、組織氛圍和企業文化。這裡領導力被放在第一的位置,因此作為一名領導者,應該清楚地意識到,要想實現強而有力的領導力,自身形象的塑造是至關重要的。

對於領導者來說,外表形象就是他給員工、給上級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往往能持久。一位風度翩翩、形象氣質俱佳的領導,往往能帶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直接激發員工工作的興趣;反之,一個形象不佳的領導,會給別人留下以不好的印象,甚至使對方在心理上對該公司產生種種疑慮,這可以說是心理學中「光環效應」的結果。因此領導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儀錶。

1.良好的形象表現在服飾方面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佛靠金裝,人靠衣裝」。得體的服飾對一名領導外表的影響是很大的。

領導的服飾主要應注意以下問題:著裝必須整潔大方、挺拔協調。衣服應熨平整,褲子應熨出褲線,衣服領口、袖口保持潔凈。另外,衣服必須適合自己的體形特徵。領導切忌不修邊幅或服飾過於華麗、新奇,以防止過分影響別人的情緒,有礙工作的進行。衣著怪異、頭髮凌亂、長期不削剪指甲、領帶污跡斑斑、襯衣一角外露的領導者很難培養自己的魅力。衣著隨便往往是領導者個性的體現,但是他人卻認為此領導者馬虎大意,很難思維縝密。

對於領導者來說,外表形象不僅是個人形象問題,而且是企業整體形象問題。

男性領導要常修剪頭髮,保持整潔,不要留長發或怪髮型。髮式自然且梳理整齊,給人以幹練、莊重之感。女性領導的髮式多變,但不可怪誕。對女士來說,淡汝可以增加女性的自然美。反之,濃妝艷抹或佩戴過多的首飾,則給人以庸俗的感覺。最後,還要注意服裝與鞋襪,以及皮包、帽子的統一。領導者吸引員工要從關注外表形象開始。一個人的外部形象如何常常向人顯示他是誰,他的自我感覺如何。

領導者應該培養一種讓自己都感覺舒服的外在形象,通過這種外在形象來形成個人風格。這種風格能恰當地表達領導者,而不是表達別人。領導者的個人風格和企業密切相關,它就是企業的象徵。

2.良好的形象還表現在領導的風度和氣質方面

儀錶和風度是密切相關的,一個氣質風度俱佳的領導,他無須言語,只要靜靜地站或坐在那兒,便能給人一種特殊的感覺以及深刻的印象。

美國已故的國務卿馬歇爾將軍正是一個有獨特領袖氣質的人。據說,只要馬歇爾將軍一出現,就必將成為在場人士的焦點,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他那無形的威嚴,並被深深地吸引和感動,他那低沉、穩重而精神十足的語調,令人望而生畏、肅然起敬。

除了馬歇爾外,拿破崙也具有這種領袖氣質。拿破崙一走進房間,所有的人立即屏氣凝神,不敢作聲,並自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敬畏之情。非凡的氣質與外貌的漂亮與否是毫不相干的。實際上拿破崙本人身高僅160厘米,粗短矮壯。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領導者非凡的氣質和風度,並不取決於天生的特質,而取決於後天的知識修養和實踐鍛煉。這就要求領導者具備廣博的知識,還應加強其他方面的修養和鍛煉,以培養良好的氣質和風度。

一個舉止瀟洒、神采奕奕、洋溢著生命活力的領導,容易使別人被他的非凡氣度震懾住。同時,一個具有風度的領導者是充滿魅力的,他的從容自信、幹練、有條不紊、不亢不卑使對方不敢在心理上輕視、排斥,會在欣賞的同時更加重視談話過程。一個具有良好形象的領導者,再加上經驗和自信,可以說也是具有一定風度的。反之,一個形貌猥瑣、不修邊幅的領導是談不上風度的。另外風度也是一個人富有經驗、具有廣博知識長期沉澱形成的外部表現,它是內在底蘊和儀錶結合的最佳表現。

根據我們的親身體會,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面部表情能最好的說明人的情緒。每個人都有面部表情,臉上的每個細胞、每個皺紋、每個神經都表達某種意願、某種感情、某種傾向。面部表情是最準確的、最微妙的人的「晴雨表」。人的面部表情貴在四個字:自然,真摯。面部表情在面對面的口語交際中,能夠輔助有聲語言傳遞信息,溝通人們的感情,面部是思想的「熒光屏」。

蔡特金曾說過:「列寧講話時不但每一個字都是從他心裡發出來的,而且面部的表情更加強了那種感覺」。面部表情語言是指人們通過面部來表達思想感情的身體語言的一種,它是憑藉眼、眉、嘴,以及顏面肌肉的變化等體現出來的,內容極為豐富。

生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人的面部肌肉組織是由24雙肌筋交錯構成的,其中有6雙通過舒展來表示愉快的感情,有18雙則用來表示不愉快的感情。這種面部肌肉組織所產生的感情表現,不受國界、地區、人種的限制,是對於任何社會的人都通行的交際手段。

已故美國記者根寶在他寫的《回憶羅斯福》一書中說:「在短短20分鐘之內,他的面部表情有:稀奇、好奇、偽裝的吃驚、真情的關切、擔心、同情、堅定、嬉笑、莊嚴,都有超絕的魅力,但他可不曾說過一個字。」

可見,面部表情在領導講話中佔據了多麼重要的位置。領導講話的表情語是通過面部表情來交流情感,傳遞信息的,而其中表現力最強的就是目光語。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嘴巴可以說話,眼睛不能說話,眼睛的奧妙,在於它是真實的。可以編出一千句、一萬句謊言,卻不能遮擋眼睛的真實性。

在領導說話過程中,眼睛能夠把領導的思想感情、心理變化、品德學識、性格修養和審美觀念等都展現給聽眾。因此,凡是有經驗的領導者,總是注意恰如其分地巧妙運用眼神與有聲語言相協調,去表達千變萬化的思想感情,去調節交際現場的氣氛。

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在做公開演說和電視講話時,從不戴眼鏡,要同法國人「眼對著眼」地講話,因為他對眼睛交流思想感情的作用極為重視。今天,我們的不少領導者在和人交流時,不僅傾聽人家的談話,而且眼睛適當地看著對方,能給對方一種受到尊重,受到重視的感覺,這樣的談話一般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不少領導,講話時兩眼死盯著講稿,談話時兩眼或仰望天花板,或左顧右盼、東張西望,使人感到他「目中無人」,不知他心裡在想什麼,這樣的效果自然不會好。

在有較多聽眾的場合,領導可以採用環顧或虛視的眼神。環顧就是視線有意識地自然流轉,環顧全面。它可以同所有聽者保持眼睛的接觸,使每個聽者都感覺你看到了他,從而增強相互之間的感情聯繫,提高他們參與說話的興緻。同時,這種方法還可以使說話人通過多角度的視線接觸,比較全面地了解聽眾的心理反應,以隨時調整自己的話題。當然環顧要自然適度,速度應適當放慢,不能說話時眼睛老是頻繁亂轉,那樣會分散聽眾的注意力,還會使人感覺你心不在焉,目空一切。而所謂虛視是指目光似看非看,好像在看什麼地方,什麼聽眾,實際上什麼也沒看,其範圍一般在聽眾的中部或後部,可用以調整消除飄忽感或呆板感,還可以消除說話人的緊張心理,幫助說話人集中精神思考講話的內容。

領導講話時還要注意觀察聽眾的眼神,以便了解聽眾的心態從而隨機調整講話策略。

聽者的眼神黯淡無光,表明其內心有憂傷,說話時就不要神采飛揚;聽眾眼神突然明亮,表明其對自己或自己的表現產生興趣,說話時就應趁熱打鐵;聽眾眼神遊移躲閃,表明其慌亂心虛,說話時就應窮追猛擊;聽眾眼神沉靜堅毅,表明其成竹在胸,說話時應謙虛謹慎。

當別人用壓倒性的目光盯視你時,你不要看他的眼睛,而是在他前額眼眉的上方找一個地方,然後就目不轉睛地盯著看那個地方。這樣,誰也沒辦法用目光的逼視將你壓倒,最後那個人除了將自己的目光也降低之外,別無選擇。

當然在您憤怒時也不妨以目光表示出來。

據說19世紀埃及有名法官叫達烏德,雙目犀利,眼光敏銳,在審案時,端坐在瓮中,上面僅露出自己的頭,用自己的威嚴目光死死盯住犯人,陰森恐怖、寒氣逼人,因此,犯人多會招供。這當然也許僅僅是傳奇式的傳說。

英國首相丘吉爾有一張怒容滿面、目光炯炯的照片,據說這是加拿大攝影家卡希的傑作,當時丘吉爾剛步入鏡頭之內,卡希猛然向前,一把奪下了他的煙斗,首相毫無思想準備,一時勃然大怒,雙目圓睜,一手叉腰,氣勢咄咄逼人。後來,這張照片就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倫三島「永不投降」的精神象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