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領導口才的6種力量 第六章 情感力:領導好口才讓人心生感動

現在管理界有一個很流行的詞——「情感管理」。它是通過情感的雙向交流和溝通,關注人的內心世界,通過關愛別人,從而實現有效的管理。

歷史上劉備就將「感情管理」哲學運用得活靈活現。從長坂坡摔阿斗收買人心,到哭關羽、張飛,這一系列行為都被文臣武將看在眼裡,從而他們心底便產生了追隨劉備是值得的心理,因此也就捨身赴死、鞠躬盡瘁,為天時不如曹操、地利不如孫權的劉備開創了任何的局面,成了一代帝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在你要向別人伸手需要支持之前,得先感動他們的心,這就是「情感管理」法則。所有偉大的演說家都深諳這個道理,而且幾乎是本能地表現出來。除非你先感動人心,否則無法叫人付諸行動。先爭取人心,人心不歸,關係不密,關係不密,大事難成。

麥克阿瑟將軍在一次英勇的突擊之前,對一個營長說:「少校,一旦發出向山上進攻的信號時,我要你做前鋒,這樣,所有的士兵就會跟上去。」隨後,麥克阿瑟將軍從自己胸口取下那枚顯赫的十字勳章,親手別在少校的制服上。這位少校感受到了麥克阿瑟兼愛牛肝菌的溫暖和殷殷期盼,全身熱血沸騰,熱淚盈眶,發誓一定要一馬當先,視死如歸,不辱使命。隨後,少校拚命帶著士兵攻到山頂,完成了任務。

日本成功的企業家都善於「感情投資」。松下幸之助曾說:「要成為一位有名的企業家,必須去看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去聽別人聽不到的聲音。」有一天深夜,松下打電話到公司一位幹部的家中,那位幹部以為老闆要傳遞什麼重要的工作指示,沒想到松下竟說:「我突然很想聽聽你的聲音。」在講究輩分倫理的日本企業,下屬突然聽見老闆親切關懷的聲音受寵若驚的程度可想而知。以如此真誠感性的方式來表達對部屬關切的做法果然功效非凡,任何接到這樣的電話都會備受重視,願意為公司傾盡全力。

世界知名的東芝公司,在成立將近百年的時候曾一度陷入困境。此時,士光敏夫出任董事長。士光上任後,經常不帶秘書,一個人前往各工廠聽取工人的意見,跟工人聊天。身為大公司的董事長,步行到工廠已是非同尋常,更妙的是他常常提著酒瓶去慰勞員工,與他們共飲。對此,員工們開始都很吃驚,不知所措。士光不擺架子、慈祥關懷的姿態,贏得了公司上下的好感。員工們說,士光董事長和藹可親、有人情味、善待我們,我們更應該努力,竭力效忠。因此,他上任後不久,收支情況大為改觀,兩年內便把一個虧損嚴重、日暮途窮的公司重新支撐起來,使「東芝」成為日本最優秀的公司之一。

士光敏夫在他70高齡的時候,還走遍東芝在全日本的各分公司和下屬企業,有時甚至乘夜間火車親自到工廠視察,即使是星期天,他也要去工廠轉一轉,與保衛員和值班人員親切交談。因此他與下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他說:「我非常喜歡和我的下屬交往,無論哪種人我都喜歡與他交流,因為從中我可以聽到許多創造性的語言,使我獲得極大的收益。」

有一次,士光敏夫在前往東芝工廠途中,正巧遇上傾盆大雨,他趕到工廠,下了車,不用雨傘,對站在雨中的下屬們講話,激勵大家,並且反覆地強調「人是最寶貴的」的道理,下屬們很是感動,他們把士光敏夫圍住,認真傾聽著他的每一句話。

熾熱的語言把大家的心連在一起,使他們忘記了自己是站在瓢潑大雨之中。激動的淚水從士光敏夫和員工們的眼裡流了出來,此情此景,感人肺腑。

講完話後,士光敏夫的衣服早已濕透了,當他要乘車離去時,激動的員工們一下子把他的車圍住了,他們高聲喊道:「社長,當心感冒!保重好身體,更好地工作。你放心吧!我們一定要拚命地工作!」

面對這一切,士光敏夫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他被這些為了自己公司的興旺發達而拼搏的下屬們的真誠所打動。他更想到了自己的職責,更熱愛自己的下屬。他的下屬從此也更加愛戴士光敏夫,以努力工作回報士光敏夫對他們的關愛。

很多管理者看到這個故事都會深受感動,但你有沒有思考過:

在我的企業出現過這種現象嗎?

我能夠像士光敏夫一樣重視和關心自己的員工嗎?

我能夠像士光敏夫一樣把自己和員工擺在同等的地位上,與他們真正打成一片嗎?

古人有云:動人心者莫過於情。情動之後心動,心動之後理順。

在國外,管理學家通常把以感情投資為主要內容的管理模式稱之為「軟管理」,並且掀起了一股「軟管理」的熱潮。相對於過去那種勞資對立、尊卑分明、崇尚權力以及動輒就懲罰員工的「管、卡、壓」放任管理方式,這種以情感人、以情御心的「軟管理」無疑是管理界無法阻擋的趨勢。

一個優秀的領導,要創建頂尖的團隊,首要的任務就是要贏得人心,管理者學會讓員工感動,員工才會讓你感動。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吹來一股刺骨的冷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過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衣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這則語言形象地說明了一個道理:溫暖勝於嚴寒。給人壓力不如給人感動。管理者在管理中運用「南風」法則,就要關心員工,以員工為本,多點「人情味」,儘力解決員工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員工真正感受到領導給予的溫暖,做一個令人感動的領導。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當今一些國際知名公司的成長曆程,充分證明了這一點:親情管理能夠贏得員工傾情奉獻。

在惠普、英特爾、寶潔、IBM、摩托羅拉等公司里,每個員工包括高層管理者在內,都是在沒有隔牆、沒有門戶的大辦公室里辦公,也不設管理層專用的停車位或餐廳。這樣,在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員工相互之間可以形成更直接、更自由的溝通與交流,有利於促進問題的解決,同時,這也體現出人人平等的管理理念。英特爾公司總裁葛魯夫為人隨和,員工都把他當作和藹的夥伴,願意和他開玩笑,他不講排場,不搞特殊化,甚至沒有自己專門的辦公室。這些企業對員工運用親情管理,從而贏得員工傾情奉獻,回報以忠誠和效益。因為員工是幫助企業創造財富的人,是他們的不懈努力,才讓企業取得了成就。

企業需要的絕不是只會幹活的機器,而是有敬業精神、創造精神的人,能與企業風雨同舟、和衷共濟的人。如今,能否關愛員工,已成為企業做大做強的一個重要指標。關愛員工,除了讓員工多賺錢,給他們的生活以保障外,還要給員工營造友情親情的和諧氛圍。只有企業親情管理員工,員工才會傾情奉獻企業。只有企業有了家的溫暖、愛的親情,員工有了歸屬感、穩定感與成就感,企業才會有凝聚力、向心力和競爭力。

1980年1月,在美國舊金山一家醫院裡的一間隔離病房外面,一位身體硬朗、步履生風、聲若洪鐘的老人,正在死磨硬纏地要護士同意他探望一名因痢疾住院治療的女士。但是,護士卻嚴守規章制度毫不退讓。

那位護士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個衣著樸素的老者,竟是通用汽車公司總裁,一位曾被公認為「世界最佳經營家」的世界企業巨子斯隆先生。

護士也根本無從知道,斯隆探望的女士並非他的家人,而是通用公司加利福尼亞州銷售員哈桑的妻子。哈桑後來知道了這件事,感激不已,每天工作達16小時,為的是以此報答斯隆的關懷。

不僅如此,此舉對通用公司加州的所有員工都是極大的激勵,大家積極努力,加州的銷售業績一度在全美各地區評比中名列前茅。

斯隆先生的一個看似極小的做法,卻使他的員工感受到了無盡的關懷,讓他們覺得他們不僅是通用僱用的員工,更是通用的家人,讓他們感到備受重視,從而激發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使加州的銷售業績登上了「巔峰」。

親情管理不僅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和以人為本的全新理念。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有親和力是必不可少的。僅僅有親和力並不能保證可以擁有人心,還必須學會發揮它的作用。這就要求管理者不僅關心員工的心靈與思想,也要關心每個員工生活,就像父母關心子女的成長一樣。只有做到了讓員工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具備了充足的自信之後,才有可能與員工產生內心的共鳴,事業才能迅猛發展。

曾經有人去採訪生產「老乾媽」辣醬的董事長,記者問她:「您管理著三四千名員工,一年做四五個億的營業額,您是用什麼方法管理的呢?」董事長溫和地說:「雖然我沒有學過工商管理,但是我做過孩子的母親。」「這和管理有什麼關係呢?」「我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我的員工,他們都很聽話。只要員工有什麼困難,我都像幫助我的孩子一樣去幫助他們。」

一次,「老乾媽」的一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