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有口就有財,會說就會贏

在社交場所,在談判桌上,在銷售圈中,在演講台前……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交流,就需要對話,就需要高超的講話能力和卓越的口才。

「口才、金錢、電腦」是最有力氣的三大法寶。

口才獨冠「三寶」之首,可見其作用和價值非同小可。

古有使楚的晏子,口才不凡,掙回顏面;蘇秦以雄辯之才掛起六國相印;張儀四處遊說,建功立業;諸葛亮聯吳抗曹,舌戰群儒……到了近現代,也出了梁啟超、孫中山、魯迅、毛澤東、周恩來、聞一多等諸多能言善講的口才巨擘。

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慷慨陳詞,擲地有聲地講出了中國人自己的聲音,口才的威力讓中國人昂首挺胸、揚眉吐氣;國務委員吳儀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桌前,妙語連珠、語出驚人,口才體現了「說得出的能力,做得到的成就」。

無怪乎,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感嘆:「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有哲人說,眼睛可以容納一個美麗的世界,而嘴巴則能創造一個精彩的世界。在現代交際中,口才就是生產力。有口就有財,會說就會贏。是否能說、會說,著實影響著一個人的財富積累與成敗。

當你突然意識到,自己笨嘴拙舌,並不是先天就有「賺錢」與「成功」的潛質時,也沒有必要感到懊惱。放心,財神爺並不會因此而不來眷顧於你。相反,先天不足就後天來補,只要積極地進行口才方面的訓練,假以時日,你也可以練就「金口玉言」的功夫,成為有「財」人,名利雙收也是指日可待的。

聞此,有人可能會不屑地說:「哼,錢財、名譽,這些都是『身外之物』,追求它們的人,真俗……」但是,倘若關起門來,看著存摺上不斷攀高的數字,想著頭頂上絢麗的榮耀光環,誰心裡不竊喜呢?如果你想品嘗這種竊喜的滋味,無「脫俗」之念,那麼,請繼續往下看吧。

銷售人員是靠嘴巴吃飯的。正所謂「買賣不成話不到,話語一到賣三俏。」一名優秀的銷售人員一定有出色的口才。他會憑藉三寸之舌來迎合顧客,吸引顧客的注意,使顧客對產品或服務產生信心和興趣,並誘發購買動機,進而在交易博弈中突破困境,達到銷售目的。

一天,某公司的王總正在考慮給剛來不久的侄女投保。碰巧,這時候秘書來電,說是門口來了兩個銷售保險的銷售人員,便大方地請其登堂入室。經過諮詢,王總得知二人分別屬於兩家不同的保險公司。他對各自的保險細則感覺都比較滿意,但卻表示對保險公司的辦事效率持懷疑態度。

這時A公司的銷售員說:「在意外發生的當天,我的保險公司十有八九就把支票送到投保人的手中了!」B公司的銷售員卻詼諧地說:「那算什麼!我的一位客戶不小心從樓梯上摔下來,還在等醫院急救車的時候,他手裡就已經拿到我們公司賠付的支票了!」

王總聽完B公司銷售員的一番話後,忍不住笑起來,並對他心生好感。投保意向自然更傾向於B公司。一個星期後,王總拿起B公司銷售員留下的名片,撥通了上面的電話……

就這樣,B公司銷售員簽成大單,不僅為公司賺得業績,下個月還將拿到一筆豐厚的獎金。

由此可見,良好的口才是銷售成功的一把金鑰匙。對於推銷人員和搞營銷的人而言,是否會說話,往往直接決定了其交易的成敗。通常,會說話的推銷員能比其他人賣更多的東西,拿更多的銷售提成。日積月累,有口「才」的人,早晚一天會變成有「財」人。

在市場經濟如火如荼進行的今日中國,能言善辯、口才卓越的企業領導者越來越顯示出一種獨特的優勢。領導者說話中肯有力,言之有物,權威不求自立;領導者言辭犀利、咄咄逼人,會迫使對方作出讓步,或達成共識;領導者妙語連珠、慷慨陳詞,會促成上下齊心,外引內聯,為企業創造巨大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

今年年初,據中國口才網報道:某橡膠企業原來主要生產黑底黃幫的「解放鞋」和白底藍幫的「網球鞋」,已有相當規模。然而近些年,這兩種鞋子銷售量一路走低,致使廠里有大量產品積壓。企業瀕臨倒閉危機之際,在一個大型訂貨會上,該企業領導者瞅準時機,開始向各地客戶熱情地介紹企業的艱難歷程,並向客戶們保證:「我們失敗,敗在產品老化上,現在我們已研究開發了新的品種,要把企業的新產品推向市場,大獲成功!」

這位企業家把握住時機大聲疾呼,用斬釘截鐵的話語把企業的靈魂傳播給大眾,企業百折不撓、東山再起之新形象迅速紮根於人們心目中。結果,「一語激起千層浪」,客戶反應十分強烈,紛紛看樣訂貨。在訂貨會結束之時,該企業的領導者還「趁熱打鐵」,再次重申要全體員工齊心協力打翻身仗,全廠上下要吃苦、受累、拼搏、開拓新產品、名優產品!

沒有敢說、會說的企業領導人,沒有企業領導人這番感人的口才,這個企業能在短期內再鑄企業靈魂,大獲訂貨,提高績效嗎?「哪裡有聲音,哪裡就有力量;哪裡有口才,哪裡就有了戰鬥的號角,就有了勝利的曙光。」口才之於領導者,好比氧氣之於生命。很難想像,一個口才欠佳的領導者,如何在工作環境中支撐局面,穩步攀升,成為百萬財富的實踐者。

最會說話的人是言辭幽默的人。培根也說:「善談者必善幽默。」在一些論爭場合里,巧妙使出「因勢利導,誘敵深入」的幽默招數,尋找出突破口,能收到「雖沒千斤之鼎,卻能給對手精神重壓,使其毫無回擊之力」的功效,最後讓對方折服,甘拜下風。

有位客人到一家星級飯店吃飯,點了一份「龍蝦刺身」。當菜上來之後,客人發現盤中的龍蝦少了一隻蝦鰲,就好奇地詢問侍者其中的緣由。侍者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就只好請來老闆。

老闆見狀,先是道歉說:「真是對不起,先生,您知道,龍蝦是一種殘忍的動物。所以,您點的這隻龍蝦可能恰巧在與同伴打架時被咬掉了一隻鰲。」此時,客人也不示弱,同樣巧妙回答:「既然是這樣,那就請你給我調換一隻打勝的龍蝦吧!」老闆無言以對,只得吩咐夥計按照顧客的要求重新上菜。

老闆與顧客交談均運用幽默,在營造輕鬆活潑氣氛的同時,闡明了各自的立場。言語幽默的魅力在於,話並不明白直說,卻讓人通過曲折含蓄的表達方式心領神會。假如顧客暴跳如雷、大動肝火,恐怕會是另一番結果吧?不難看出,顧客的口才更勝一籌。顧客對老闆,沒有劍拔弩張、怒髮衝冠,而是「因勢利導」,用藝術性的言語與對手過招。

正所謂「一句話說得人跳,一句話說得人笑。」語言要講究藝術性,掌握好分寸,展示口才的過程中,適當加進點「幽默」的佐料,可助你化劣勢為優勢,變危機為轉機,在談笑間無往不利。

你羨慕那些在大庭廣眾之下鎮定自若地侃侃而談、自信從容地妙語生花、吐詞琅琅地感染大眾的演講家嗎?羨慕!你想要自己在與他人交談時,令對方感覺到「春風拂面」而非「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嗎?當然想!

可問題是,我不敢講,我不善講,我的話是茶壺裡煮餃子——倒不出來!我最怕開會。開會前一個星期我就開始緊張,越是臨近開會日就越緊張,甚至緊張得晚上睡不著覺;坐在會議桌前發言,我面紅耳赤、大腦空白;我心跳會加速,雙腿會不聽使喚地抖,聲音也會哆哆嗦嗦地顫;我言之無物、言之無序、言之無理……我如此怯場該怎麼辦?!

不敢講、不善講、不能講,統統不要緊,關鍵的是要認識口才的重要性,加強學習,就能百鍊成鋼。只要不是啞巴,講話的能力完全可以通過訓練「口舌」而增強。

我國早期無產階級革命家、演講家肖楚女,就是靠平時的艱苦訓練,練就了非凡的口才。當他還在重慶國立第二女子師範教書時,除了認真備課外,還每天天剛亮就到學校後面的一處僻靜之地,拿出一面鏡子掛在樹枝上,對著鏡子反覆練習演講,從鏡子中觀察自己的面目表情與肢體動作。經過刻苦訓練,他掌握了高超的演講藝術,他的教學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1926年,年僅30歲就在毛澤東同志主辦的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工作,切實踐行了「三十而立」的壯志豪言,尋到了安身立業之本。

一個具備良好演講口才的人,可以讓領導矚目,讓同事欣賞,讓下級欽佩。我們有一千個理由仰羨別人的口才,但更有一萬個理由成為具備良好口才能力的人。按照書中的戰略進行訓練,持之以恆,除能口吐蓮花外,還將大大提升你的職業形象、職場前景和職業生涯的發展,讓你在笑傲江湖的同時求得生財之道,賺得盆滿缽溢。

社交口才是一種技能、一種藝術。通過良好的口才這一媒介,一個人可以成為社會交往中的主角,不相識的人可以熟識起來,長期形成的隔閡可以消失,甚至單位之間,社會集團之間,國家之間的矛盾有時也可以通過它得到解決。

然而,在人際交往中並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