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讓士兵愛打仗——日標、考核、激勵 員工績效管理

在回答「對什麼負責」這個問題時,創業之初的聯想人更多地可以稱之為「對領導負責」,或者我們可以將那一階段的文化目標導向概括為「領導導向」,具體來說就是員工將領導交辦的任務完成了就能得到文化上的普遍認同。

除了單純地建立起對領導負責的氛圍,聯想在發展中還十分清晰地提出了要「對事負責」,就是在工作中開始強調計畫了。

在「對事負責」的理解和考核上,具體做法上又可以分出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對結果負責,在1990年前後提出的「只認功勞,不認苦勞」是一種很典型的概述,可以理解為「結果型目標導向文化」。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員工只能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務,而沒有必要去尋找不能完成任務的理由。這從國際通行的歸因理論的角度看,是讓員工在任務不能達成時,只能歸為內因,也就是只能從自身的角度來解釋原因,在文化上很好地營造出了要「說到做到」的誠信氛圍。

第二個層次是在具體目標達成的考核上,開始注重對過程負責,也就是不僅僅關注結果。具體來說,聯想集團在對員工考核時,對達成目標以外的過程也開始關注了。在操作時又有兩個不同的層面:一是對個人來說,聯想集團開始重視除了達到具體的工作目標外,還要求員工自身能力的提高,將員工能力的提高也作為考核的指標之一;二是對具體工作崗位進行考核時,加進了兩個方面的結果考核,一個是宏觀結果,一個是崗位結果,如客戶服務部門,不僅僅考核自身崗位的客戶滿意度,同時還與整個公司的銷售量和效益掛鉤。這樣,員工在完成自身崗位所要求的工作之外,還要很好地將自身的工作看做是整體目標達成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很好地樹立起了員工的全局意識。

從1996年開始,聯想集團就十分注重崗位責任制的制定,崗位責任制最大限度地將文化中只對領導負責的氛圍轉向了對事負責。

聯想集團在進入飛速發展的1998年以後,在目標導向文化中更多地開始強調「對事理負責」。因為在以前制定崗位責任體系的時候,通常的做法是上面提出要做些什麼事情,然後層層分解,下面根據上面分解到的一塊工作再細分到每一個員工,雖然很精確,但是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缺點是:員工沒有更多地主動參與,而只是分擔總目標的一部分。但企業發展快了以後,隨著員工人數的急劇增加,有許多跨部門的工作可能很難分解給具體哪一個單位,同時有較多的新的工作,上層總體目標的制定人員不一定完全想到,於是,聯想集團開始從文化中強調「對事理負責」。即大家如果對事理有一致看法的話,可以在達成高度共識的基礎上,主動去考慮應該做什麼和怎樣做。

在1998年,聯想集團開始在作部門規劃時強調了「宗旨」的概念,在考慮部門任務時首先要說清部門存在的理由和作用,說清楚這一層以後開始考慮部門的具體職責。

這樣,在聯想文化的目標導向方面經歷了對領導負責、對結果負責、對事負責和對事理負責這幾個階段,完成了從院校文化到企業文化的自然過渡,使整個目標體系更加健全和高效,也塑造出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強調了員工的主動性和全局觀,為企業的高速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聯想經過幾年的實踐形成了較為有效的目標管理機制,有明確具體的要求和量化考核標準,如:

「季度主要工作任務」一般不超過6項,不能確定的用「上級臨時交辦的任務」表示,但權重不能超過10%。

「工作任務和考核標準」要具體,符合SMART原則,即Specific(具體)、Measurable(可衡量)、Attainable(可實現)、Realistic(現實性)、Time(有時間要求),一般從數量、質量、時效性、所節約的資源和客戶(上級)的評價等方面確定。

「資源支持承諾」指為達成目標所需的資源和上級的支持,經雙方確認後填寫;「參與評價者」指直接上級在評分前需要徵求意見的對象。

要求管理人員在本季度管理業績方面賦予20%~40%的權重,建議從計畫與組織、指導與監控、決策與授權、團隊建設與管理和內部規章制度建設角度制定。

聯想員工績效管理的最後一步就是強制排序。中國有句古話,「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同樣,如果一個企業人才不流動,沒有末端淘汰,那麼這個企業的組織就會慢慢變成「死水」,特別是對於一個部門來說,如果永遠沒有好和壞之分,那就意味著優秀的人才,即使做得好,也得不到激勵,這樣下去,遲早會讓這些人主動離開。這對整個組織的活力有很大的影響。強制排序最核心的三個目的是:第一,保證渾水摸魚的人不能在組織中留存,組織要不斷地換血,補充新的血液。第二,激勵最優秀的人,不能讓他們感覺到這個組織是在吃大鍋飯。第三,公司向所有員工傳遞壓力。強制排序主要內容就是:以部門為單位,每個考核周期結束之後,要選出20%績效優秀的,選出10%績效差的,剩餘的70%為一般。

對於一個部門來說,「2」和「7」好排,而「1」難排。每次排「1」的時候,管理者都非常頭疼。但是聯想必須得這麼做,這就是所謂的強制。不管你這個部門這個季度做了多麼出色的業績,你都得排出「1」,排出最差的那一部分人。還有個更殘酷的事實,聯想每年要淘汰5%的員工,這叫末端淘汰。一個部門如果一個人連續兩次被列為後面的10%,那這個人就可以被「請」走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