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辯論口才——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師 第五章 辯論中的防守術

金蟬脫殼術是指在辯論中自己處於不利處境時,不能硬戰,要避敵鋒芒,巧妙地轉移,以積蓄力量,組織反攻。採用此術,要具有隱蔽性,語言轉換要自然巧妙,對論敵能產生迷惑性。

林肯在學校讀書時,有一次考試,老師問他:「林肯,這裡有一道難題和兩道容易的題目,由你任選其一。」林肯說:「我就考一道難題吧。」老師說:「好吧,那麼你回答雞蛋是怎麼來的?」林肯答道:「雞生的唄。」老師又問:「雞又是哪裡來的呢?」林肯知道雞蛋是雞生的,雞又是雞蛋孵化的,問題的答案是循環往複,沒有窮盡的,如果繼續辯論下去,將會處於被動的地位,於是趕緊藉助對方的回答一個問題的條件,聲明道:「老師,這是您提的第二個問題了。」林肯通過緊緊抓住對方提供的條件,終於巧妙地擺脫了困境。

當我們發現自己在論戰中處境不利時,也不妨虛晃一槍,轉移對方的注意力,藉以迷惑敵人,得以隱蔽地轉移或撤退。這就是論辯的經典技法金蟬脫殼術,它是一種絕妙的困境解脫術。

富蘭克林?羅斯福當總統之前,曾在海軍里任過要職。

一天,一位外國友人向羅斯福問及在一個小島上建立潛艇基地的計畫。

羅斯福看了看四周,壓低聲音說:「你能保守機密嗎?」

「當然能。」友人回答說。

羅斯福微笑著說:「我也能。」

建立潛艇基地,屬於軍事機密,當然不能泄漏。面對友人的詢問,羅斯福沒有直接拒絕回答,而是機智地誘導友人表示可以保密,以此封住友人的口,再話鋒一轉,表示自己也可保密,巧妙地擺脫了困境。

金蟬脫殼的核心是怎樣巧妙地避開鋒芒,轉移話題。我們看下列對話:

甲:「我想知道,對此問題貴國所能採取的最後措施是什麼?」

乙:「請閣下相信,我們最終是會解決這個問題的。而我倒真的有點擔心,如果貴國的反政府運動繼續發展下去,貴政府是否仍具有維持現行統治的能力。」

甲希望知道乙所能採取的最後措施,這一點,乙方在當時的條件下難以宣布,便答以一句「我們最終是會解決這個問題的」,輕輕帶過。然後轉移到另一個話題上,即關於「如何制服反動政府運動」的話題。這樣精巧轉移,利於自己脫離窘境。

某經濟學院曾就「我國目前是否可能進行股份制」展開辯論。反方認為,股份制的推行,要以股票市場等為先決條件,而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股票市場,所以股份制推行不了。正方反駁說,只有推行了股份制,才談得上股票市場的建立。接著雙方就應該先有股份制還是先有股票市場展開了激烈的爭辯。最後,爭得面紅耳赤,口乾舌燥,卻是誰也贏不了誰。

我們的論辯論不出預料中的結果,原因在於論辯者沒有弄清取勝的焦點——附加條件。

有一場辯論賽的辯題是「發展旅遊業利大於弊」。正方說發展旅遊業需要排除不利於旅遊的因素,創造政治穩定、環境清潔、社會秩序良好等有利於旅遊的條件,因而,使發展旅遊的獲益不淺,這就是說能夠改造環境(不論是社會的還是自然的)。反方說並不反對旅遊,關鍵看你具備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你有沒有自然條件,有沒有政治穩定,有沒有人民安居樂業?」這等於在說,只有改造了自然的、社會的環境,才能發展旅遊業。

還有一個案例是講雞先蛋先的問題。

一對農民夫婦都知道蛋能孵雞,雞能生蛋,於是準備辦個養雞場發財。他們對養雞業能發家致富這一點認識是一致的,對世界上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毫不在意,在意的是先買雞生蛋,還是先買蛋孵雞。

這直接關係到今後的經濟效益,當然是一個有實際意義的必須認真分析辯說的問題。

丈夫說應該先買雞生蛋,因為時下正是母雞產蛋的旺季。妻子說應該先買蛋孵雞,因為家裡孵房已經齊全,而且時下飼料緊缺,難以滿足大雞的需要。丈夫終於明白,在這個是雞先行還是蛋先行的問題上,以養大雞或孵小雞的優越條件作為理由進行爭辯。

這就抓住了爭辯應該抓住的焦點:雞固然是生蛋的必要條件,蛋也是孵雞的必要條件,但必要條件不等於充分條件,有了蛋並不一定能有雞(蛋在孵房裡才能變成雞),有了雞並不一定能生蛋(需要充足的飼料餵養才有可能生蛋)。這些孵房、飼料等附加條件具備與否,才是需要首先弄明白的地方。妻子於是說服了丈夫。

在辯論中,進攻和防守是相對而言的。也就是說,進攻之中有防守,而防守之中也有進攻,防守只是針對進攻而言的。所謂防守,是指當己方遭受進攻時,以應答為主要手段,維護己方立論,鞏固己方陣地的一種辯論戰術形式。

辯論中的防守大體有兩種形態:

一是主動性防守。主動性防守就是從辯論的全局需要出發,有計畫地實施的防守計畫,目的是確立和強化己方觀點,為下一步的進攻積蓄力量。這種防守通常是進攻的前奏,或進攻的繼續,是論戰部署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和有效戰術方式。

另一種是倉促性防守。倉促性防守是指在雙方的對抗中,由於己方在戰略謀划上失當,或在戰術上失誤,導致被動,在強大攻擊的壓力下,己方不得不採取的一種退守戰術。顯然,後者是處於困境時的一種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能設法擺脫這種狀態,就會越陷越深。

在辯論中,當己方處於防守態勢時,應堅持如下原則:

1、發揮優勢

處於防守狀態時,尤其要注意發揮己方的優勢,如己方立論的優勢、論據的優勢、地理環境優勢、辯手搭配優勢等。應憑藉優勢,在己方的優勢上突破,頂住對方的攻勢,固守防線。

2、積極防守

辯論時防守者要能經受住打擊,特別是在倉促防守的狀態下,鬥志不能垮,尤其是要克服消極防守的思想,要盡量用強者心態看待防守,把防守作戰當成進攻的轉化形式,採取得體而有力的措施,繼續謀求論戰的主動權。

3、靈活機動

辯論防守決不能消極應戰,死守陣地,而是要審時度勢,機智靈活,積極創造條件,採取多種手段,與對手進行周旋。應不斷變換戰略戰術,看準機會主動出擊,徹底擺脫被動局面。如同踢足球,只有進攻才能得分,再出色的防守也只能防止對手進球,避免丟分,防守不會使己方取勝。因此,高明的辯論者,會把防守轉化為進攻。

一位老實的商人到銀行提取了大筆現金回到車上,沒想到正想要發動引擎離開的時候,由車後鏡看到后座椅上爬起來一個女人。這女人把頭伸到商人的耳邊,有點兒緊張地小聲說:「把你的錢立刻交給我,否則我打開車門滾出去大聲喊叫你綁架強暴我!」

女人的頭髮散亂,上衣領口大敞著,紐扣似乎都被扯掉了。

老實的商人被突如其來的事情給嚇住了,一時間愣在那兒。

商人想要馬上跑出去對路人說明,可是看那女人握車門把手的模樣,怎麼也比不上她快,到時真的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

要是你,你該怎麼辦?

商人強自鎮靜思考了一會兒,即反身對女人咿咿啊啊地比手畫腳一番裝啞。

女人一見甩了一下頭說:「真是倒霉,碰上了個啞巴!」商人拿起了前座椅上放著的一份報紙。從口袋裡掏出來一支筆交給女人,又比畫一番,意思是要女人寫下她要做什麼。

女人鬆了鬆手中並沒有真正打死結的綁繩,接過紙筆,緊張地看了看窗外,狠狠地瞪了商人一眼,接著匆匆地寫下了幾個潦草的字——拿出錢來否則滾出車門大叫你綁架強暴我。

女人一寫完,商人接過報紙趁女人尚未回過神來就衝出車去,同時用遙控器鎖住了所有的車門。

沒多久,手中握著那份報紙的商人,領了幾位警官來到了現場。

看來,有的時候學會「裝聾作啞」、「裝瘋賣傻」是擺脫困境的好辦法,可讓對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大智若愚,就是指辯論者原本足智多謀,卻裝作自己很愚蠢,即智而示之以愚,能而示之不能,用這種手段來欺騙對手,爭取主動,進而取得辯論勝利。凡是運用大智若愚方法取得辯論成功的,往往表現出一種更冷靜的思考、更堅強的忍耐、更高超的辯論藝術。

有一次,著名學者辜鴻銘先生乘汽車坐在座位上,疊著腳欣賞著窗外景色。半路上上來了幾個年輕的外國人,對辜先生身穿長袍馬褂、留著小辮的形象評頭論足,很是不恭敬。辜先生不動聲色地從懷裡掏出一份英文報紙從容地看起來。那幾個洋人伸長脖子一看,不禁笑得前仰後合,連聲嚷道:

「你瞧,這個中國白痴,不懂英文還要看報,把報紙都拿反了!」

等這些淺薄的外國人嚷夠了,笑完了,辜鴻銘先生慢條斯理地用純正的英語說道:

「英文這玩藝兒實在太簡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