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領導口才——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第五章 下達任務時的口才:多建議,多協商

身為領導對部屬下達任務,發號施令,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怎樣下達命令才會使工作計畫得到徹底的實施呢,怎樣才能使部下積極、主動、出色、創造性地完成工作呢?重點在於下達命令的方式上。沒有人會喜歡命令的口氣和高高在上的架勢。多建議,多協商,不僅能使對方維持自己的人格尊嚴,而且能使他積極主動、創造性地完成工作。即使是你指出了別人工作中的不足,他也會樂於接受和改正。

說到命令,人們可能會想到在戰爭故事中「軍令如山倒」,領導下了命令,下級不得不趕緊執行。於是認為以命令方式去指揮下屬就辦事最快,效率最高,但在實際生活中卻不盡如此。

日本松下公司前總裁松下幸之助說:「不論是企業或團體的領導者,要使屬下高高興興、自動自發地做事,我認為最重要的,要在用人和被用人之間,建立雙向的,也就是精神與精神、心與心的契合、溝通。」他看到了領導與下屬的溝通的重要性,因而在實際工作中身體力行,終於取得了成功。要達成領導與下屬心與心的契合、溝通,關鍵的就是與下屬一起交流商量。

一些領導人頤指氣使,有事就大嗓門地命令下屬去干。他們認為只有雷厲風行才能產生最佳效果,命令別人去幹事的時候也不看人家的意見如何,反正一句話:「做了再說!」一般來說這樣的領導比較有能力,在下達命令之前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如果久而久之,下屬對領導產生了信任,就會什麼都不問,照領導說的去做,這樣反倒失去了積極性和創造性而成為一件只會辦事的機器。而有些下屬呢,面對領導鋪天蓋地的命令,連問一句為什麼的機會都沒有,自己想不通當然就不願去做了。不願做的事要被迫去做是很難做好的。

要吩咐下屬去辦一件事,命令的方式是不可少的,特別是在情況緊急的情況下,一分一秒都是寶貴的,沒有時間給你詳細的解釋。但更多的時候,最好還是以商量的方式。

如果採用商量的方式,下屬就會把心中的想法講出來,而領導認為說得有道理,就不妨說:「我明白了,你說得很有道理,關於這一點,你看這樣行不行?」諸如此類,一方面吸收對方的想法和建議,一方面推進工作。這讓下屬覺得既然自己的意見被採用,自然就會把這件事當作自己的事去認真做的;同時由於熱心,自然也會產生良好的效果。

另外,領導在要下屬去干一件事時,也可以給下屬指出一個美好的前景,他們便會欣然去做。

所以在實際工作的安排中,領導應做到:

⑴忌憑自己的權力壓制他人;

⑵要仔細聆聽下屬的意見;

⑶若同意對方的意見,就可以加以說明:「我也是這樣想的。」這樣會使下屬為自己的決策而感到驕傲。

⑷如果不同意,必須向部下說明理由,不然就是上級把命令下達下去了,下屬還是會我行我素。

權力在手是一件好事,同時對下屬發布命令也是一種滿足,但領導者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根據不同的對象,行使好自己手中的權力。

試想如果下屬聽到「不用多問,這是命令」,或者「上級就是這樣指示的,照著做就可以了」之類的話,心裡會怎樣想呢?這樣能讓他心甘情願地去做事嗎?

像這種不顧實際情況,不管下屬的感受,而只管發布強制式命令的做法應該儘可能地避免。因為這樣布置工作,只會引起下屬的反抗心理,而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

李先生在台灣經營一個有五六百名員工的企業。不管是在業務上或是在管理上,李先生的努力都有相當的成效,他運籌帷幄,指揮若定,威風八面,宛如領軍千萬的大將,好不神氣。

可是,他就是對他兒子沒辦法,他們之間的代溝,怎麼樣也無法跨越,每次一見面,沒講三句話,就會爭吵。這天,李先生又和他的兒子因為一點小事吵了起來。就在雙方面紅耳赤之際,他兒子突然間就住了口,然後一字一字地說出:「爸,再這樣吵下去也不是辦法,我能不能請你把我剛剛說的那句話說一遍給我聽?」

「啊?!」李先生一驚,沒想到有這怪招。「你說……你說……做父親的太能幹,當然看不起兒子。」

「不對!你再想想看,我是這麼說的嗎?」

「渾小子!那你怎麼說的?你自己說過的話,你自己為什麼不再說一次?」

兒子突然笑出聲,「你看!從頭到尾,我說什麼你都沒有聽,那些話是你自己想的,我可沒這麼說。我們不是要溝通嗎?那麼,我說什麼,你重複一次給我聽,再輪到你說,我來重複。」

「喂!哪有那麼多時間在那邊重複來重複去!你是真的想氣死我啊!」

「爸!我們就試試看吧!否則這種爭吵會沒完沒了的,你再想一想我到底是怎麼說的?」李先生想了想,終於承認,「我真的想不起來,你再說一次好了。」

「好吧!我說,父親很能幹,兒子一方面很佩服,一方面怕自己跟不上,心裡多少有點壓力。」

李先生冷靜一想,他說得合情合理,自己怎麼會那麼激動?結果,這天晚上,他們父子倆竟然可以談上兩個小時而不吵架,這個效果連李先生也意想不到。一覺醒來,雖然睡眠不足,但李先生神清氣爽,一大早就到了公司。

因為早上要開一個重要的採購會議,討論的是未來所要採購價值1000萬元的機器,到底要用美國貨好,還是日本貨好。依採購部的報價,日本制的價格便宜,東西也不差,可是工程師卻主張買美國貨。

會場上,李先生讓總工程師發表意見,這是一種表面上的禮貌,總工程師也知道,老闆做久的人,多少喜歡獨斷獨行,什麼事情早就心有定見,經驗告訴他,老闆問他只是個形式,誰不想省錢?老闆要買哪一種大家早就心知肚明,因此他無精打采,說不到五分鐘就說沒意見了。

若是往常,李老闆總是會在這個時候大唱獨腳戲,享受那種權威感,今天竟然是……

「總工程師,我來重複你的要點,你看我說的跟你的意思一不一樣:日本制的機器,價格雖然便宜,東西也不錯,可是將來如果出了毛病,要他們來做售後服務,問題就來了。他們的人因為語言問題無法跟我們直接溝通,找來的翻譯對精密儀器又是外行,機器壞在哪裡,我們無法充分了解,下次再發生同樣的問題,還是要請他們的人來,說不定還會耽誤生產時間,如此算下來,買美國貨還比較便宜!」

隨著李老闆的重複說明,總工程師眼睛漸漸亮了起來,他打起精神,再次補充,就這麼你一言我一語的,大家滔滔不絕地討論了起來……

一個優秀的領導,絕對不會依靠命令來進行管理。作為一個領導,當你的下屬不按你的要求去做事的時候,應該找他溝通,而不是以上壓下,更不可有任何威脅的語言或舉動。如果這樣做,即使不是用強制的態度,也足以說明你對下屬的不信任。既然是這樣,下屬又為什麼要效忠你呢?他們紛紛離職,也許正因為領導者自身的原因。

善於培養職員的領導常常給職員明確的指示和命令,讓他們在發揮自己的才幹中逐漸成長。因此,一定要善於指導職員如何正確接受領導的命令。領導下命令時語言要做到簡練、準確,不需要形容和描繪;使用專業術語,概念清楚,儘可能排除誤解;有可操作性;保證傳達渠道暢通無誤。

例如:要求職員清潔地毯,要講明是清洗還是吸塵,而且要說明範圍和標準。另外,「請大家努力提高認識,加大力度。」這種語言盡量不要出現,因為這句話幾乎無標準,也無準確的概念。

從員工方面來說,如果想很好地接受上級的命令,必須注意:在接受上司命令時,要準備好一個筆記本,隨時簡明扼要地做記錄,如有問題要等上司說完之後再提問題;提問題要謙虛,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問題,希望上司對自己提出的問題給予重視;執行命令時要做好準備,抓住時機,執行過程中要多彙報,多和同事及上司商量,最後要認真總結並寫出報告。

對領導來說,對下屬下達的命令要有時間性。《差距》一書中說「時間是命令的生命」。它舉了一個例子:土地肥沃的巴格達人與印度人都可以在自己高興的時節播下稻種;但泰國人由於氣候的關係沒有一個適當的時節,而必須制定周密的計畫好好地進行,由於颱風會來襲,所以收割的時期也先決定好,如果遲了,長期的辛勞就會付諸流水。於是,就要擬定由屆期倒算的周密計畫。這就是命令的時間性。有的公司里老闆與部下過於客氣,用一種「麻煩你給我做這個」的拜託方法。雖然說「好」,但過了很久的時間仍沒有做,而拜託的人也因此忘記,這樣的例子很多。因此有必要對要做的工作規定明確的時間,並加以核對。一旦有過這種訓練,則目標與實績就可相互對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