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口才資本——好口才改變你的一生 第一章 口才是一種資本

「口才」一詞,遠在兩千多年前的周朝已有所見。據孔丘門人所撰《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稱:「宰予,字子我,魯人,有口才著稱。」正如古時也有將「人才」寫為「口材」,「口才」抑或寫為「人材」。如宋王明清《揮塵後錄〈十〉》有載:「周望,字仲弼,蔡州人,有口材,好談兵。」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重視語言表達能力的傳統,並已充分認識到口頭表達在安邦定國、社會交際中的作用。如我們常說的「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便典出劉勰的《文心雕龍.論說》。

清朝著名的文藝批評家葉燮曾提出,「才、膽、識、力」是人才成長的重要因素。這裡的「才」,其一就是「口才」;這裡的「膽」,更是在強調人在社會交往中敢於說話、在大庭廣眾前敢於演講的「膽」。

今天,人們對口才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沒有良好的口才,已作為衡量一個人素質的基本標準之一。從一個人的口才上往往能看出一個人的綜合實力,口才幾乎在每一個人的命運里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口才好,有可能改變你的命運。我們拿面試來說,現在國內外大小公司,已把面試作為人才招聘的必要途徑,其中有太多行業尤其看重口試。在這種情況下,「口才」這門課程在許多高校已經屬於必修課,即使設為選修課,選修的人也很多。因為,現在高校一般不包畢業分配,絕大多數學生根據人才市場需要來尋找職業,在最後一學年,也就是說在學習尚未完成、畢業論文尚未啟動或剛啟動的時候,他們已首先通過口才叩擊著求職的大門,學生們越來越感到口才的重要性。

隨著人們越來越認識並熱衷於口才修鍊和培養,口才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一躍成為當今世界十分走俏的一門學問,而它的前身,或者另外一種形式或分支——演講學,則是一門更古老的學問。中世紀前的中國、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古巴比倫、印度等具有悠久歷史文明的古國,演講已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在中國,演講這一形式在先秦的古代社會已廣泛盛行。中國傳世最早的一部政治文獻彙編《尚書》裡面就記載了盤庚「動員民眾遷都」的演說。這是中國至今發現的最早的一篇有文字記載的演說,也是世界演講史上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演說稿。此演說稿分上、中、下三篇。中篇為遷都前的演說,上篇、下篇為遷都後的演說。其中以中篇最為精彩,它無論在構思立意、遣詞造句上,還是邏輯思維的演繹、歸納和情感的發揮上,都相當成熟,真切感人。《尚書》中還有《甘誓》、《湯誓》、《牧誓》等好幾篇演講辭。其中《甘誓》是公元前21世紀夏啟與有扈氏戰於「甘」這個地方的戰前動員,文字雖簡短,卻義正詞嚴、氣勢恢弘。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大變動時期,各諸侯國之間及其內部的階級鬥爭和政治鬥爭錯綜複雜,加上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促進了「士」這種階層的出現。再加上王權發生動搖,人們對「天」產生了懷疑,私學悄然興起,促進了各種學術思想的發展。而其傳播的主要途徑無一不是通過學者的辯論和對學生的口授。儒家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莊子,法家的韓非子,名家的惠施、公孫龍等,都紛紛表述自己對治理天下的政治見解和思想,對社會大眾進行遊說,形成了「百家爭鳴」、遊說風氣極盛的時代。這也是我國古代演講學、口才學的第一個鼎盛時期。

口語表達是人們運用聲音和勢態語言對一個人思維活動的掃描和表達。也就是說,說話是人思維的物質外化,人們常說想得清才能說得好,說得好才算會說。因此,我們可以簡明扼要地說,說話是一個人素養、能力和智慧的一種綜合體現。具體地說,說話是在交談、演講和論辯等口語交際活動中,表達者根據特定的交際目的和任務,切合特定的言語交際環境,準確、得體、生動地運用連貫、標準的有聲語言,並輔之以適當的體態語表情達意以取得圓滿交際效果的口頭表達能力。

根據口語交際的構成要素和口才的含義,說一個人有口才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具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

即能根據交際意圖和目的熟練地運用語言技巧來展開話語,同時應具有靈活機智的應變能力,即對應情況而說話。《論語?選進篇》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子路和冉有都問「聞斯行諸」,聽到的事就馬上做嗎?孔子在回答子路時說:「有父親、哥哥在,應聽聽他們的,怎能聽到了就做呢?」在回答冉有時又說:「聽到了就幹起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回答,使在座的公西華大惑不解。孔子解釋說:「冉有膽量小,平時做事退縮,所以我說一聽到了就幹起來,是鼓勵他,給他壯膽;子路膽量大得超過一般人,勇於作為,所以我說,有父親、哥哥在,要壓一壓,使他有所退讓。」這件事一向被用做孔子「因材施教」的例證,其實也是說話看對象、針對不同實際情況而選擇不同說話內容的範例。

2、具有明確的對象意識和語境意識

如果不顧場合,不看對象,夸夸其談,滔滔不絕,這種「能說會道」的行為只會引起反感甚至厭惡,不能稱之為有口才。荀子在《勸學》中曾明確指出:「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急躁),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瞽」,就是瞎子。這說明講話應隨境而發,相機行事。

3、具有較高的領悟能力和反饋能力

即既能準確地接受和理解,又能作出恰當、必要的應付。這是與人交談很關鍵的一條。在口語交際時,說話者不僅要表達,而且還要接受,即領悟對方話語或表情動作等體態語所蘊涵的意思,同時還要作出有針對性的反饋。1969年9月,基辛格就越戰問題與前蘇聯駐美國大使多勃雷寧舉行會談。正當發言時,尼克松總統打來電話,談了幾分鐘之後,基辛格對多勃雷寧說:「總統剛才在電話里對我說,關於越南問題,『列車剛剛開出車站』,現在正在軌道上行駛。」老練的多勃雷寧試圖緩和一下氣氛,接過話頭說:「我希望是架飛機而不是火車,因為飛機中途還能改變航向。」基辛格立即回答說:「總統是非常注意措辭的,我相信他說一不二,他說的是火車。」在這段對話中基辛格從堅持自己的立場的原則出發,不僅明確地理解多勃雷寧變「火車」為「飛機」的用意,而且採取「借言」的方式維護了自己的觀點,顯示出機智的外交家風采。

4、說話內容的深淺要與對方的接受能力相宜

《論語.雍也篇》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對中等水平的人可以講說高深的道理,對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就不可以講說高深的道理,說話的內容超過或低於對方的接受能力都不會收到好效果。

5、不說過頭話

不說過頭話,就是人們說的「慎言」。「慎言」,是針對言與行的關係提出的。「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多聞疑,慎言其餘,則寡尤」。這就是說,做事情要勤勞敏捷,說話要謹慎講究分寸,做不到的事情,壓根就不說,如果在言與行實在無法一致的情況下,寧可多做事,少說話,也絕不能說多做少,言過其行。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或許都有這樣一種感受:與朋友在一起,興高采烈、高談闊論,回來後猛然想起自己還有一句關鍵的話沒有說出來,或者有一句話說得不合時宜,心中不免頓生遺憾。於是便問自己一句:我會說話嗎?

「我會說話嗎?」這是一個看似十分簡單實則常常困擾我們的問題。

「會說話」,即善於說話,就是指說話者能夠準確自如、恰到好處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圖;能夠把道理講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動;能夠輕鬆自然、簡潔明了地使他人聽清和理解自己的話語。同時,還要能夠從與他人的交談之中,測定他人說話的意圖,增多自己對他人的了解,跟他人建立良好、和諧的友情。善於說話的人,一定也要敢於說話,並有巧妙的言辭和精彩的語句,如果不敢於向他人表述,不敢直言,便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

在工作及事業上,會說話的人,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語言交際能力來說服他人,使工作順利進行,左右逢源。可以說,會說話的人,必定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也能為他的事業成功打下基礎。為此,我們不妨從以下幾點測試一下自己:

1、會不會聽話

說話是一種藝術,需要一定的技能去表現,我們必須認識和掌握這種技能,然後才能獲得想要擁有的成功。一個人會說話,首先得會聽話。在說話的時候要認清對方,考慮對方的反應,坦白直率,細心謹慎,說話時間不宜太長,更不要一人說到底。說話的時候不可惟我獨尊,把大家排除在外面,因為說話的目的是說明一些事情,使人發生興趣。所以,說話要清晰、要明白、要坦率、要易懂,而且要給足對方說話的時間。

2、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