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書讀不懂怎麼辦?——有關閱讀的困惑 陌生·困惑的童年樣貌

在談困惑之前,我們先來談陌生,一種小小的困惑,一個困惑的年幼時光——陌生,是我們所稱「書讀不懂」的第一階段樣貌,是進入閱讀世界一定得下決心跨越的門檻,好消息是,它只需要決心就可以打敗。

其實豈止是進入閱讀世界而已,我們每進入到每一個新的世界、新的領域,首先迎面襲來的,便是這個混雜了害怕、不解、羞怯、眼花繚亂、不知所措、察覺到危險,但可能也帶了一點點興奮的陌生感覺,包括我們第一次上學,置身在滿是陌生同學的教室之中;我們第一次搬家,整個新社區分不清東西南北;第一次當兵,那些搞不清軍階高低但肯定每一個都比你大、都打算整你個半死的陌生壞人;第一次上班,闖入一個他們彼此熟悉談笑只有你聽不懂的新辦公室;第一次到女朋友鄉下老家拜訪,深切覺得自己一定是動物園跑出來引人圍觀並不斷被餵食的某珍禽異獸;第一次出國,終於清清楚楚懂了什麼叫異鄉人異國人……

當然,還有第一次上床這樁生命大事,這請翻閱名小說家駱以軍的任一本小說,這事他比較會寫,也最敢寫。

之所以提到這些,其實只是想指出來,我們每個人這輩子對「陌生」這件事其實都是有足夠經驗的,不是什麼空前絕後的可怕事情,我們也都成功克服過它而且活下來,方式很簡單,深呼吸,杵原地不落跑,面帶微笑,逢人和善地點頭致意,並假裝沒事般專註想著那個侮辱過台灣的英國威士忌系列廣告詞keep walking,讓時間料理它,讓時間如爐火般把生的煨成熟的。

也請記得,每一次陌生,不都代表你人生的一次擴展嗎?

然而,為什麼進入閱讀領域的陌生感會比較不容易成功克服呢?我猜,有兩面的原因。

第一面是來自書籍的本質。我們說過,每本書都是個不同的世界、異質的世界,從時空、語言、視角、思考方式到事物細節。書籍構成了一個太密集又太遼闊的陌生世界群,走馬燈般不斷掠過我們眼前,很容易讓我們暈眩,搞不清自己置身何處,所有破碎的印象全糾結在一起,就像參加那種「九天七國」超值旅行團一樣:「如果今天是禮拜二,那這裡一定是比利時……」

另一面則是責無旁貸的我們自己,我們能跑就跑的動人閃躲本能。畢竟,生活中襲來的陌生感,不管它是上學、搬家、當兵、上班、提親或出國旅遊,你都知道此去不能回頭,因此也就會給自己某種埋骨何需鄉梓地、人間到處有青山的赴死決心;相對來說,合上一本書的動作太容易了,代價小(一本書浪費不看也才幾百塊錢),而且又沒人看見不丟臉。

就是因為這樣,進入閱讀世界便需要多一分勉強多一點決心,尤其在最開始時,可能還要有某種「徒勞無功閱讀」的犧牲的必要——這說來慚愧也是我個人年輕時日跨領域念經濟學和物理學的真實慘痛經驗,總至少有半年以上的時間吧,你一本一本書地讀(有的活生生啃完,有的實在沒辦法半途廢在那裡),第一次深刻感覺到文字元號的神秘,奇怪你每個字都認得,可是它們為什麼會在一起?它們這樣子擠在一起是打算告訴我什麼?

你當然沒這樣就懂量子力學或凱恩斯的一般理論,事實上那些生吞活剝的書日後再讀也跟新的一樣(只除了很多地方莫名其妙畫了紅線,想不出憑什麼),但確實你也在不知不覺中對這個領域的特殊語言、思維方式及其脈絡、歷史發展和掌故還有一些基本原理有了點概念,你知道自己可以上路了,取得了當一名學生的資格了。

這樣的經驗對往後的閱讀很有意義,畢竟,就跟我們生活中仍不時得進出陌生之地、和陌生人打交道一樣,在閱讀的世界裡,永遠有而你也天天會遇到你未曾涉足的新領域,在你熟稔的領域裡也永遠有新的書,在你念過的舊書之中也永遠存在著你不理解或還大有深入理解餘地的空隙之處,但再來你的心情就篤定太多了,你對陌生這件事不再陌生了,你知道了它的邊界和限度,你已經知道怎麼對付它,或至少怎麼忍受它了。

距離我們當下能力太遠的書當然可選擇不看,但如果你壯哉其志打算進行如此「徒勞無功的閱讀」,嘗試逼自己硬生生讀完超越自己能力的陌生之書,既然我個人鼓勵人家做如此傻事,就得相對提供可能之道:日本最好的小說家大江健三郎提供過一個背水一戰式的讀書方法,這也是他自身的實戰經驗,非常有意思——這個經過大江寫成了《樹上的讀書之家》一文。小時候,他在一棵大楓樹的枝幹分叉處鋪上木板,建造成他一個人的讀書之家,專門用來讀最難讀下去的書,「要是沒書可讀的話,也必須每天至少上去一次,看看樹上之家的狀況。我帶著書爬上樹,在這裡不讀其他書。這樣一來,不知不覺間,就可以看完一本困難的書了。」長大後大江離開四國鄉下和他的專用書屋,但這個「找個地方讀最困難之書」的概念仍被他攜帶著持續下去,他改在無處可去的電車行程上讀,當然沒楓樹書屋那樣的風情,但大江說效果是一樣的。

這真的相當值得取法(你看,我並不是反對讀書方法的人吧),不是真要費神去找楓樹或一段行程夠長的捷運(台北大概只北淡線可用),而是跟自己作個約定,並賦予一個抖擻精神的特殊閱讀形式甚或儀式,不問青紅皂白地拼它一段時日,的確不難有坦克般不可阻擋的聲威和頑強碾過各種障礙的好效果。尤其大江的做法又是常設性的,不是一次性使用,他的閱讀生命中於是就永遠有了對抗陌生難讀之書的機制,除了死亡,看來什麼都攔不住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