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木魚石唱起悲憤的歌 第一節

永琰只見父皇神情莊重地對天禱告,卻怎麼也想不到,父皇心中說的竟是這樣兩句話:「永琰若能承國家洪業,則蒼天當佑其成功;若其不賢,則願上天令他短壽而終,以免貽誤大清事業。」

……永琰一行奉旨尋找會唱歌的木魚石,奇石未見,一路上卻聽夠了大清百姓的悲歌……

乾隆三十年正月。剛過十五,天還沒亮,六歲的永琰睡得正熟,保姆硬是把他搖醒。永琰煩躁地道:「幹什麼,煩死人了。」

小太監忙道:「十五阿哥,要上學了。」

聽到「上學」二字,永琰一翻身站在床上,道:「快!快穿!」

宮女們拿來小袍小靴,永琰一會兒穿戴整齊。

昨天團圓筵後,母親令皇貴妃魏氏將他叫到一邊,語重心長地說:「兒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天就要到上書房讀書,從今以後,就不可隨著性子戲鬧玩耍,要與各位皇兄及皇侄們和睦相處,要謙讓恭敬,不可任性造次。讀書的人更應知禮,對太后和父皇,更是要有孝心。我出身卑微,因此,你凡事都不可逞強,要守宮中及書房中的一切規矩。你雖天資聰穎,但是與幾位皇兄相比,還是差一點兒,你只記住一句話:『勤能補拙。』事業的成與敗,都在一個『勤』字上。」

永琰眼裡閃著淚花,偎依在母親懷裡,說道:「母親,我一定記住你的話。」

永琰臨行,母親又道:「你一定記住,一切都在勤謹上。」

永琰隨太監來到上書房,天雖然還沒亮,但裡面已亮起燈光,不知是誰已在燈下讀書了。

永琰暗下決心道:「以後,上書房裡第一個到的人,一定是我!」

舉行過隆重的拜師禮,永琰便在自己的師傅前坐下。

永琰的啟蒙老師是兵部侍郎奉寬,老成持重,寬厚仁慈。他拿出一張布帛,展開在永琰面前道:「我既是臣子,又是師傅;出了上書房是臣子,在上書房裡我就是師傅。十五阿哥,你明白嗎?」

永琰躬身行禮道:「謹遵師傅教誨。」

奉寬又道:「這布帛上面是你父皇的聖諭。是早年對上書房師傅張廷玉等人的訓誡,你拜讀一下吧。」

永琰聽說是父皇的聖諭,忙跪倒接在手中,只見上面寫道:

「皇子年齡雖幼,然陶淑涵養之功,必自幼齡始,卿等可掉心教導之,倘不率教,卿等不妨過於嚴厲。從來設教之道,嚴有益而寬有損,將來皇子長成自知之也。」

永琰跪在地上,把聖諭舉過頭頂,說道:「我深深地體會到父皇的愛子之心,請師傅今後對我嚴加管教。嚴,就是愛。」

奉寬雙手撫著永琰的肩頭,見眼前這位六歲的阿哥居然說出這番話來,激動不已,久久地凝視著永琰,目光里蘊含著意外的驚嘆和無限的期望。

這一幕,被靜立在外的乾隆帝看得清清楚楚,他不打算進上書房再訓導兒子了。

一連許多天,十五阿哥永琰總想第一個來到上書房,但總是有一個人在他來到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讀書,這個人,就是五阿哥永琪。

五阿哥永琪已經二十五歲,在上書房裡算是最年長的了。大阿哥永璜、二阿哥永璉、三阿哥永璋都已經去世,而四阿哥永珹,則在二十八年十一月已經過繼給履親王允裪為孫。

永琪面目清秀,身材筆挺,站在那裡,猶如玉樹臨風,特別是一對大眼睛,明亮有神,目光中透出睿智和溫厚。永琪見十五弟小小的年紀,每天到上書房這麼早,心裡特別讚歎,想,他這般年紀就如此用功,我這做哥哥的怎能懶惰?於是每天來到上書房的時間就更早了。

多數情況下,永琰來到上書房而師傅們都還沒有來到,永琰讀書時,不覺有些疑問。一天,背到《詩經·羔羊》中的「退食自公」,永琰想:師傅說朱熹解釋的「退朝而食於家」不當,而應是「吃罷飯退朝回家」,怎麼能是在朝中吃飯呢?越想越覺得還是朱熹的解釋好,於是向永琪請教道:「五哥,弟弟看這句『退食自公』應是『退朝而食於家』,但師傅又明明說朱先師注得不當,而說應是『自公食而退』,師傅肯定有他的道理,這道理是什麼呢?」

永琪很喜歡十五弟的勤學好問,於是便解釋道:「師傅的說法是根據杜預注《春秋》的解釋,杜預說,當時公家供卿大夫膳食。聯繫《羔羊》這首詩,『退食自公』的下句是『委蛇委蛇』,為什麼高高興興,悠哉游哉呢?是因為下朝吃飽了飯回家。這樣依《羔羊》原詩的詩意看來,朱熹的註解似有不當,所以師傅的說法是有道理的。」

永琰道:「五哥看的書真多,懂得真多,以後多幫幫小弟。」

永琪道:「我須向你學習才是,你小小年紀,勤學好問,正是讀書人的榜樣。」

永琪說的是那樣的誠懇,永琰的心裡更是激動,心想:五哥才是我學習的榜樣。

漸漸地,永琪既是永琰的兄長,又成了永琰的益友。

轉眼間到了盛夏,因為夏日晝長,永琰到上書房去得更早。這一天永琰到上書房門前剛要進去,見父皇和五兄正在說話,父皇道:「你身體一向虛弱,每日當歇息歇息才好,過幾日朕要去避暑山莊,你就隨朕一同前去,養一養身體。」

「謝皇阿瑪關心。」

乾隆道:「每天的飯食還能吃得慣嗎?」

「能,胃口比以前好多了。」

「那是朕特為你吩咐的,人們常說『食不厭精』,其實,粗糧果蔬更是養人。」

「原來兒的飯食是皇阿瑪吩咐的……」

乾隆道:「朕最擔心的是你的身體,身體不好,怎堪大任?所以今年夏天乃至秋末,你就隨朕到避暑山莊和木蘭圍場好好鍛煉一下身體,你早作準備吧。」

永琪道:「永琰能隨我一同前去就更好了。」

乾隆道:「我已知道你二人非常要好,沒有什麼比兄弟融洽和睦能更令父皇高興的了。永琰也確是一個好孩子,小小年紀就專心致志,勤奮恭謹,我確實也喜歡他。可是,對小孩子,雖然表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鞭策,你今後對他也應這樣,現在應是他努力讀書的時候,今後隨朕到別的地方去也不遲。」

「兒謹遵皇阿瑪教導。」

永琰在門外聽著五哥和皇阿瑪的對話,心中湧起陣陣暖流,平日他總覺得皇阿瑪過於嚴厲,他真羨慕一般人家的天倫之樂。今天,他才更深切地體會到父皇也深愛著他們。可是帝王之家愛的方式不同,皇阿瑪是用他的嚴厲來表示他的愛,來防止他最擔心的兄弟相殘。祖父輩的血的教訓,曾祖為皇子而心力交瘁,怎能不令父皇心有餘悸。想到這裡,永琰邁進上書房,忙給乾隆請安。

出乎意外地,乾隆把永琰抱在懷裡,永琪和永琰的眼裡,都充溢著淚花。

秋後,父皇和五阿哥從避暑山莊回到京師,永琰高興異常,急忙去見五阿哥。永琪略顯黑了些,但更精神、更硬朗了。永琪道:「幾個月不見,十五弟長高多了。」

說著把他拉進懷裡,永琪總有一種長兄為父的感覺。

第二天,永琰早早地來到上書房,見五阿哥和皇阿瑪已在那裡,雖然乾隆對皇子們教育的嚴厲是出了名的,但永琰沒有想到他剛到京師的第二天清晨就來到了上書房。

永琰跪安後,乾隆一臉的嚴肅,說道:「你先背一背《詩經》,我知道你已經學到了《節南山》了。」

永琰背得很熟,乾隆道:「你讀了《節南山》有什麼體會嗎?」

永琰道:「兒臣以為君王當正則聖明,識出邪正,摒除奸相權臣。」

乾隆微微點頭,道:「今後你更應向你五兄學習,加倍努力。」

沒過幾天,五阿哥永琪被封為榮親王,是繼追贈永璜定安親王之後,乾隆帝第一次為皇子封授的親爵。永琰自然由衷地高興,忙向五哥表示祝賀。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次年春天——三十一年三月,永琪卻得了一種急病,匆匆地離開了人世,他沒有來得及和父皇見最後一面,沒有來得及再教導十五弟幾句話,就被天神帶走了。永琰撲到皇阿瑪懷裡,父子二人哭個不住,父子二人都難以接受永琪之故的現實。待稍一清醒時,又互相安慰,生怕對方被悲痛壓倒。

每到上書房,五阿哥永琪的音容笑貌就浮現在眼前,一連數日,永琰都精神不振。師傅奉寬看在眼裡,憂在心中,對永琰道:「你若是再這樣不振作,就真的對不起五阿哥了。你報答五阿哥對你厚愛的最好辦法,就是儘快地忘了他,何況你若是這樣,也對不起你已年邁的祖母和已近花甲的父皇。」

永琰覺得師傅的話是對的,化悲哀為力量,恢複了往日的活力和勤奮。

皇六子永瑢過繼給慎郡王允禧做孫子後,八阿哥永璇就是上書房中最年長的了。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十六子早夭,永琰的同胞弟十七阿哥尚年幼。這樣,尚書房中「永」字輩的,就八阿哥、十一阿哥、十二阿哥和十五阿哥四人。而十二阿哥的母親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