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以退為進:十里洋場的鬥爭 三、「第三方面」出面參加調解

10月9日,也就是周恩來與馬歇爾上海會談之際,蔣介石在廣播電台發表了窮兵黷武,顛倒黑白的國慶講話:政府對於阻撓統一,企圖分裂的叛變自不能熟視無睹……政府建議五人會議與三人軍事小組會議同時召開,一俟獲得協議,共產黨停止進攻國軍,國軍可立即發布停止衝突命令。

然而,第二天,即10月10日,國民黨政府又宣布恢複徵兵命令。

一切跡象已經證明,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張家口的激戰還在繼續,又傳來了中共拒絕美方調解,拒絕參加三人會議和五人非正式會議,馬歇爾準備退出調停的消息。

作為國共兩黨之外的第三方面人士,更是心急如焚。

民主同盟秘書長梁漱溟專門去美國駐華大使館,找到馬歇爾和司徒雷登大使,想從美國大使館得到更多的消息,並從中說服馬歇爾繼續從中周旋。

從國共南京談判開始,第三方面的許多人士雖然認為國共和談荊棘叢生,前途渺茫,但只要還有一線成功的希望,第三方面就能遊刃有餘地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國共和談徹底破裂,第三方面就無法發揮作用了,而只能成為無足輕重的陪襯,或是國共雙方的拉攏對象。

在國共雙方的談判中,作為中間勢力的第三方面,雖然他們經常考慮的是中小資產階級的既得利益,但他們要求和平、民主,反對內戰、獨裁。在社會輿論聲中,似乎是只有第三方面才真的要和平、反內戰。因而,在談判鬥爭中,他們的政治相背也直接影響到國共兩黨談判的成敗。馬歇爾深黯此理,他知道作為國共談判的「調停人」自己已無咒可念,第三方面是他完成使命的惟一力量。他熱情接待了梁漱溟的來訪。

聽了梁漱溟對和談前途的擔心以及誠摯友好地邀請,馬歇爾說:「現在不是美方不願意參加國共調停,而是政府不信任中共,中共不信任美方,以致調處無法進行,希望第三方面提供有效方法。」

得到馬歇爾還願意為國共調停而努力的答覆,梁漱溟馬不停蹄又趕到梅園新村,向董必武、王炳南介紹了與馬歇爾交談的情況,誠懇地提出:「中共方面拒絕張家口休戰,拒絕馬歇爾調停和召開協商會議,在社會上傳開後,不了解真相的人會產生誤解,政治上也容易陷入被動。」他自告奮勇地向董必武表示要去一趟上海,並說:「周先生住在上海,很容易引起誤會,我想去邀請周恩來及其他民盟代表返京商討時局。」

得到董必武的同意,梁漱溟連夜搭火車風塵僕僕地去了上海。

清晨,周恩來和鄧穎超剛入睡不久。

機要員送來了剛收到的中共中央來電。在這形勢急轉直下的緊急情況下,周恩來和鄧穎超迫切需要了解中央對時局發展的指示,更盼望得到人民軍隊在戰場上的勝利消息。

周恩來接過電報,高興地對鄧穎超說:「中央來電了,同意我們對形勢的判斷。」

延安的來電指出:蔣軍進攻快到頂點。目前,談判與軍事無聯繫,只要把握教育群眾,表明分裂責任在彼不在我便好。電報還明確指示:在大打時期繼續談判,只為揭露蔣介石,教育人民。

對於形勢的判斷,周恩來了如指掌,並作了精闢分析。昨天,他得知董必武在南京也為時局的發展擔心,準備派人來上海請示策略後,立即派周公館的一位工作人員到南京向董必武彙報工作。臨行前,周恩來讓他轉告董:如果張家口失陷,偽國大召開,就意味著談判最終破裂,國民黨也將完蛋。

「梁漱溟先生從南京趕來,正在客廳等你。」華崗走上樓來對周恩來說。

周恩來對梁漱溟到來表示熱情歡迎,聽說梁漱溟剛下火車就趕來了,周恩來關切地說:「壽銘兄為和平而操勞奔走,人民會記住你的。」梁漱溟年齡長周恩來5歲,周恩來在私下總以兄長稱呼。

梁漱溟雖然是個文人,但秉性直率,落座後就直言不諱地說明來意,表達對國共和談前景的擔憂。他說:「周先生,第三方面都希望中共方面仍回到和平解決政治爭端上呵。我們確實不希望戰火繼續擴展下去。」

「我們一直希望通過政治談判解決政治問題的。但是,現在內戰越來越烈,我們怎麼能在國民黨炮口的威脅下,與他們順利進行和平商談呢!」周恩來也直率地說。

「我這次來,是受馬歇爾和在南京的民盟代表之重託,希望周能忍辱負重,回到南京去,以防政府中的不良分子從中生事,有污中共爭取和平民主之初衷。」梁漱溟簡單介紹了在南京與國民黨政府要員的接觸的有關情況後說。

由於周恩來的想法與中央完全一致,因而,周恩來沒有拒絕梁漱溟的邀請,只是重新強調了關於重開和談的意見。他說:政府如有和談誠意,必須立即停止進攻張家口,並撤軍。否則,中共不參加商談。

見周恩來沒有堅決拒絕邀請,梁漱溟頗為興奮,他說:「是的,政府不能言而無信,談判就要有談判的誠意。督促政府停止進攻張家口,這方面的工作,第三方面來做。」

離開馬思南路,梁漱溟又追風趕日似的連續走訪了在上海的第三方面其他代表,邀請大家與周恩來一道回南京,得到大家的贊成。

當晚,梁漱溟興沖沖地又連夜搭車趕回南京。

早晨,他在南京下關火車站下車時,看到報上赫然登載著國民黨軍隊攻佔張家口的消息,心裡登時一沉。面對聞訊趕來採訪的記者們,他聳了聳肩脫口說出了一句當時傳誦一時的名言:「一覺醒來,和平已經死了!」

蔣介石不顧共產黨人的一再警告和各種建議,不顧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一意孤行,於10月11日悍然攻佔了張家口。同一天的下午,南京《中央日報》立即發布了「國軍佔領張家口」的號外,宣布「國大」將於11月12日如期召開,還用「天下事大定矣」的語氣,欺騙人民。由國民黨政府單方決定,嚴重違背政協決議的大事也就這麼堂而皇之的出台了。用一句俗語來說,蔣介石政府有點「得意忘形」了。

當天晚些時候,中共代表團發言人梅益在梅園新村針對記者提問,回答說:政府攻佔張家口,片面決定召開「國大」,是表示決心推翻政協決議,實行全面內戰,中共不受「國大」約束。由此引起全面內戰,應由政府負完全責任。

第三方面雖然不希望看到和平就此無望,但到了這個地步,連梁漱溟先生覺得確實沒有什麼可談的了。但是,馬歇爾和蔣介石還要做出一些姿態,裝作它還是要和平的,倒是共產黨不願談判。

梁漱溟從上海回南京後,一直氣惱地呆在藍家莊民盟總部,電話也懶得去接了。但是,從上海回寧後,藍家莊的電話好像特別忙起來。藍家莊雖說是民盟總部,但民盟的代表大多在上海忙自己的事情,不開會時的只有三四個工作人員。

拗不過馬歇爾和司徒雷登執著地邀請,梁漱溟和一名工作人員還是乘馬歇爾派來的專車去了美國大使館。

司徒雷登再次邀請梁漱溟和民盟代表參與國共談判,為和平而努力。

梁漱溟被馬歇爾和司徒雷登的虛偽陳詞所感動,他終於答應了,並提出:「第三方面從明處出力,美方還要順著我們用力的方向一同用力,政府方面由美方出面接頭,中共方面由我們負責接頭。國內國外的三方面一齊用力,事情或者還有希望。」司徒雷登一口答應說:「一定儘力配合。」

梁漱溟尚未出門,邵力子又從藍家莊打來電話,約請他和李璜晚上在勵志社吃飯,有要事向他討教,還說吳鐵城、王世傑、張厲生也將出席酒會。

席間,王世傑、吳鐵城熱情有加,一再勸說梁漱溟、李璜,請他們轉告在上海的第三方面代表,政府希望他們來南京,繼續為和平而努力,並聲明:「委員長也有此意。」

王世傑、吳鐵城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原來,蔣介石想的是國大就要召開了,如果國民黨在軍事上取得勝利的時候,能與共產黨達成有利自己的協議並參加國大會議是最好的,如果共產黨不願參加國大也有利於自己蒙蔽輿論。否則,也就拉擾第三方面參加,藉以孤立共產黨,欺騙人民,取得政治上、軍事上的雙贏,實現他的一箭雙鵰。因而,在國民黨軍攻佔張家口的第二天,蔣介石給參政會副秘書長雷震打去電話:「到上海,找民主同盟、青年黨的代表談談,要邀請留滬的政協代表,包括共產黨的代表,都到南京來,重開和談,告訴第三方面代表要儘力調解。」

宴會前,邵力子悄悄告訴梁漱溟一個機密,孫科也不願意和談出現這種僵局,已經答應儘力從中周旋,促成政協決議實現,和談成功。邵又告訴梁,孫科說政協如果失敗只有利於蔣介石一人,而非己願。

孫科出生於1891年,字哲生,是孫中山之獨子,在父親的影響下,他刻苦讀書,誠篤好學,獲得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立大學博士學位,在偉人父親的影響下,學貫中西的留美博士開始走上自己並不擅長的政治生涯。北伐戰爭前,曾先後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