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飲茶知識與習俗

一、飲茶可以減肥強身健美健美,在當代已成為社會時尚。不僅是青年人在追求自己有一個飄逸蕭灑的健美身姿,而且中老年人也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健美的體魄。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飲食結構不斷改善,對熱量的攝取往往超過自身的實際需要,所以,近些年來身體過胖的逐漸增多起來,他們往往為自己的超重而苦惱,多方尋求減肥靈藥。

殊不知茶葉就是最好的減肥靈藥。有超重苦惱的人,若要減肥去脂,有一個健美的體質,除堅持適量的鍛煉,注意調節日常飲食之外,不防試試堅持飲綠茶,特別是烏龍茶和雲南普洱茶。中國的烏龍茶,在日本和法國等國受到人們的喜愛,尤其受到女士們的青睞。日本人稱讚烏龍茶是「苗條茶」、「健美茶」,「是美貌和健康的妙藥」。法國婦女,尤其是青年女郎非常講究形體美,她們把雲南的普洱茶稱為「刮油茶」、「消瘦茶」,他們說:「你要外形美嗎?那就請飲中國的普洱茶吧。」

為什麼飲茶特別是飲烏龍茶和普洱茶能減肥健美呢?

這是因為茶葉中含有咖啡鹼、肌醇和維生素C等多種有益成分的緣故。茶多酚能溶解脂肪,而維生素C具有促進體內過多的膽固醇排出的效果。一些國家的科學家都對此進行了研究和試驗。日本慈惠醫科大學中村治村研究室,對中國烏龍茶進行化驗和臨床試驗,證明,常飲烏龍茶能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和中性脂肪。有降低血壓、防止冠心病和消肥減胖的作用。法國醫學工作者研究證實,常飲雲南普洱茶有減肥健美作用。臨床試驗證實,對常飲沱茶的40至45歲的人,有明顯減輕體重的效果。

綠茶中含有的葉綠素,也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如浙江醫科大學用家兔作實驗性動脈硬化的研究,發現綠茶不但能減輕動脈硬化的程度,還能防止血液和肝臟中中性脂肪的積累,具有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福建中醫科學研究所,經實驗證明烏龍茶對外源快速形成血脂症的總膽固醇、甘油三脂有降低趨勢,可以加快血脂症的降解作用。

二、茶能提神益思消除疲勞茶能提神、健腦、益思,古文獻上多有記載。早期有秦漢時人作者與時間尚未考定所著《神農食論》說:「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在二千多年前,古人就對茶可以增強體力、健腦益思的功效作出了科學的評價。東漢名醫華佗①在《食論》中則更明確指出:「人飲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疾明目益思,除煩去膩,人固不可一日無茶。」唐陸羽在《茶經》中亦說欲「盪昏寐,飲之以茶。」這是說,飲茶可以清除、掃蕩昏昏欲睡的精神狀態,令人精神振奮。明代許然明②在《茶疏》中說,一杯烹點恰到好處的香茶「則乳嫩清滑,馥郁鼻端,病可令起,疲可令爽,吟壇發其逸思,談席滌其玄衿。」

這不僅是講烹點技藝,則亦是以生動鮮明的語言讚頌了茶的奇功妙效。一杯乳花浮碗,芳香四溢的香茶,可以令生病之人嗅香而起;勞累之人喝了可使疲倦頓失,神清氣爽;吟詩作賦之人品嘗能即興唱和遐思飄逸的詞章;談天論道者可敞開胸衿拋卻玄理,辯論得更加精妙絕論。

古往今來,人們都在稱頌茶有益於人的功效,這究竟有什麼道理呢?據現代科學證實,茶葉中含有蛋白質、脂肪、茶多酚、咖啡鹼、脂多糖和十多種維生素等各種成分多達350多種一說400種以上,富有營養,能調節生理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和藥理作用。其中含有3~5%的生物鹼,包含咖啡鹼、可可鹼、茶鹼和氨茶鹼等,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咖啡鹼,易溶於水,在正常情況下,茶湯中溶出的咖啡鹼,約佔茶中含量的80%左右。如每人每日飲茶4~5杯,則可攝取咖啡鹼0.3克。咖啡鹼,能興奮中樞,促進新陳代謝,增進血液循環,消除瞌睡,振奮精神,減少疲倦,提高對客觀事物印象的感受力,增強人的思維活動,且能增強心臟和腎臟活動功能。茶中還含有其他成分,能與咖啡鹼相互作用,飲茶中獲得的咖啡鹼,要比從服用純咖啡鹼的藥效來得和緩。而咖啡鹼及其代謝物,並不在人體內積存,而是甲基作用,進一步氧化,而以甲尿酸的形式,排除體外。因而亦避免了服用純咖啡鹼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飲茶不僅能提神益思,還能對人體造血,強筋壯骨和維持甲狀腺機能等有著良好的作用。老年人、中青年人,尤其是從事腦力勞動者,適當多飲一些茶,是會獲益匪淺的。

〔箋注〕①華佗:一名旉〔fū古敷字〕字元化。漢末沛國譙人。精於方葯、針炙及外科手術。又仿效虎、鹿、熊、猿、鳥的動作為「五禽戲」,用以鍛煉身體。為曹操針治頭風,隨手而愈。後因遲遲不肯奉召,遂被殺。死前,以醫書一卷授獄吏,吏畏法不敢受,舉火燒之,華佗之醫術遂不傳世。

②許然明:名次紓,字然明。明·錢塘今屬浙江杭州市人。精於茶學、茶理,是明代品泉家之一。所著《茶疏》共分產茶、今古製法、採摘、炒茶、火候、烹點、湯候、飲啜、論客、茶所等共三十六條。

三、經常飲茶能清火明目經常飲茶,可以清火明目。這在中國古代文獻和神話傳說中多有記載,並為現代的醫學臨床試驗所證實。明·李時珍①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之源,火降則上清矣。」明·錢春年②、顧元慶在《茶普》中對茶的功能作了較全面的論述。肯定茶能「明目益思」。

茶能清火明目,在雲南傣族自治州還流傳著一個優美的歷史故事。相傳,三國時蜀國軍師諸葛亮③舉兵來到西雙版納的南糯山。由於士兵不服當地水土,眼睛看不清東西了。軍師得知後,就把他的手杖往邊寨的山坡上一插,沒多時,手杖就活了,長出了青翠的葉子,變成了一株茶樹。於是,摘下茶葉煮水給士兵們喝,結果眼睛都發亮了,恢複了視力。直到如今,當地的少數民族仍稱茶樹為「孔明樹」,山為「孔明山」,並尊孔明為「茶祖」。每逢夏曆七月十六日——召開茶祖會,飲茶賞月,載歌載舞,紀念孔明的生日。史學家也許說,當年諸葛亮並未到過西雙版納。是的,手杖能變成茶樹也是不可信的。這是邊疆各族群眾在用神話傳說來歌頌受人們尊敬的諸葛亮當年平定南中,促進西南少數民族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各族人民的融合的歷史功績。可這個流傳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民間傳說,卻向人們揭示了被現代醫學所證實了的科學道理:茶能清火明目。

飲茶為什麼能清火明目呢?因為茶葉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特別是維生素A源即胡羅卜素,維生素B1、B2、維生素C等,是維持眼睛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物質。維生素A是營養眼內視網膜的主要成分之一。維生素B1是維持神經包括視神經生理功能的營養物質。維生素B2對人體細胞起著氧化還原作用,具有維持視網膜正常機能,維持眼睛的正常視覺功能,治療角膜炎、結膜炎的藥理作用。又是營養眼部上皮組織的物質。維生素C是眼內晶狀體的營養要素。如果體內的這些營養物質缺乏,對視力將產生不利的影響,嚴重缺乏可能導致眼睛乾澀不適,視力模糊,甚至發生夜盲。

有的學者,曾對200例白內障患者進行調查,研究白內障與飲茶的關係。發現不飲茶的比有經常飲茶習慣的患者約高一倍左右,而病情也更為嚴重。當然,保護眼睛,防止眼病,需從各種食物中不斷補充營養物質,而維護眼睛所需要的維生素,在茶葉中的含量是相當豐富的。經常飲茶,眼睛的營養物質就會得到適時遞補,視力就會自然的得到保健。

〔箋注〕①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號瀕湖。明·蘄州今湖北蘄春縣人。一生致力整理我國醫藥文獻。重實踐,主革新;上山採藥,深入民間;參考有關文獻八百餘種,博採眾說,芟繁補闕,訂正訛誤,歷時二十七年,凡三易其稿,寫成《本草綱目》五十二卷,為我國中醫醫藥學作出了卓越貢獻。

②錢椿年:字賓桂,人稱友蘭翁,常熟今屬江蘇人,精於茗事。顧元慶,字大有,號大石山人,長洲明、清時為江蘇蘇州府治,1912年併入吳縣人,喜刻書。

③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政治家。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南部人。東漢末年避亂荊州,隱居鄧縣隆中今湖北襄陽西耕作自給,留心世事,自比管仲、樂毅,時人稱「卧龍」。漢建安十二年207,劉備因徐庶推薦,三顧茅廬求教。為備獻聯吳、拒曹、取益州之策,遂與吳、魏成鼎足之勢。曹丕代漢,備稱帝於成都,以亮為丞相。備死亮輔後主劉禪,以丞相封武鄉候兼領益州牧。亮平定南中今雲南、貴州和四川南部,促進西南各少數民族的經濟發展與各民族之間的融和。亮志復中原,與魏相抗衡。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卒於五丈原軍中,葬於定軍山。孔明是歷史上著名賢相之一,廉潔清明,垂範千古,足為後世官吏之楷模。

四、常飲茶可以延年益壽常飲茶可以延年益壽,古往今來有許多生動的逸聞趣事。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答族侄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詩序言中說:「其水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