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地產行業的深入反思 9月6日 地產商完全可以經營經濟適用房

解決中低收入者住房的主流還是通過商業化形式來進行解決,提高效率。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經驗,比如說以英國的方式,給商家提供一塊地,非常明確地規定你有一定的比例,10%或者15%,你做房子就得做成廉租屋的形式,這種操作是比較簡單的方式。還有像德國在東西合併的時候,很多是要解決住房的問題,他們的地要發展商來蓋,發展商再比較便宜地租給需要有資格居住這種房子的客戶,當然和市場租金的差價這個問題,有德國方式,當然還有新加坡、香港地區,都由政府專門有一個住宅署、公共署來進行批量地蓋,便宜地租給消費者。這方面國內許多城市也有成功探索,深圳也有做,也由住宅局來蓋,用比較便宜的土地,蓋比較便宜的社區賣給居民。

——2005年11月,王石在接受《南京日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萬科帶頭髮起這個活動的契機是,2005年4月國務院「新八條」推出後,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房地產健康發展本身要解決更多居民的居住問題。「國八條」里,第一條明確提出關於土地供應體系,應該更多關注中低收入的人,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

萬科從中看到了明確的國家政策指向。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本身是一定要有政府行為參與的,另外也應有商業的行為配合。萬科和上下游產業合作,將相關的產品推到社會上去,讓社會來檢驗,共同參考,這是一個新嘗試,也是一次新契機。

王石覺得,房產商並非為富不仁的代名詞,社會公益方面要走在前面。萬科準備決定把開發方向轉向收益相對比較穩定的經濟適用房,在2006年向市場推出適合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原型,並在下半年開工建設。

但是,王石直到今天也一直承認,在沒有政府特別政策傾斜之下,萬科是無法大規模開發經濟適用房的。

中國很多問題不是企業自身能夠解決的。但是即使是這樣,企業也不能放棄這方面的努力和嘗試,而是應該積極做好相應的準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