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戰略成就萬科 3月18日 頭腦發熱的俊園案例

我們曾經頭腦發熱,盲目追求建築的高度,迷信高度會為我們創造榮耀和財富,但卻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可嘆,這場追逐建設高度的遊戲在中國僅僅是拉開了序幕。審視當年萬科決定投資「海神廣場」,根據「聰明人不犯同類錯誤」的推論,王石只是自以為聰明啊,又有多少自以為聰明的傢伙在犯著王石曾經犯過的錯誤呢?

這座超高層建築記載著萬科地產一段特殊而有代表性的經歷,一段否定之否定的歷程,既在痛苦中否定盲動的過去,同時也誕生了光明的未來。

——王石、繆川,《道路與夢想》,中信出版社,2006年1月

1993年,經過多番競標爭取,萬科與南海石油合資成立海神置業有限公司,萬科佔30%股份;1988年加盟萬科,擔任綜合開發部經理的郭兆斌親任公司總經理。在王石心目中,郭兆斌是一位富有激情的完美主義者,他這樣看待海神的意義:「海神廣場」是南海石油,也是萬科介入房地產業之後所開發的第一座集商業、餐飲、娛樂、高檔寫字樓於一體的超大型綜合樓宇。

1995年3月23日,「海神廣場」正式破土動工,並預計1997年竣工,為香港回歸祖國獻禮。在轟天的禮炮聲中,誰能想到僅僅幾個月後,海神就陷入了一潭走不出來的泥濘當中。

「海神廣場」動工沒多久,受宏觀緊縮政策影響,深圳寫字樓價格大幅縮水,幾乎所有的寫字樓都在滯銷中煎熬。

王石迅即向海神置業有限公司提出停工要求,並建議由寫字樓改為高級公寓,大樓高度由180米降低到151米。經過計算,這一更改不但使建築面積縮水,還得額外增加1.5億元投入。

這個匆忙的決定掀起了軒然大波。合作方南海石油和其他股東同意停工,但不願追加投資,並表示任何更改不得損害原有利益分配;經過長達半年的談判,萬科就建築面積分配比例與南海石油達成妥協,但股東們不願追加投資。不得已,萬科提出收購三名股東60%的股權,對其中最大的股東,萬科以旗下優質資產銀都公司的股權進行置換。兩年後該公司脫離萬科,為了保住「海神廣場」這個項目不爛尾,萬科付出的代價相當沉重。

1997年5月,沉寂多時高高聳立的塔吊,再次動了起來,「海神廣場」更名為「萬科俊園」,變身為深圳最高的住宅。最後經過艱辛的銷售過程,萬科雖然在這個項目中沒有獲利,但總算全身而退,沒有被這棟大樓拖垮。

在行情火熱的時候,要保留一份清醒,不能勉強做只能贏得起但是輸不起的生意。而遇到麻煩的時候更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