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戰略成就萬科 3月10日 選擇大眾化住宅,瞄準最大多數的用戶

1992年下半年,中央政府開始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宏觀調控,上海房地產市場進入消化存量和結構調整時期,高檔產品漸趨飽和,中檔產品緊缺,房地產市場以外向型為主、走高檔化路線開始遭受質疑。同時上海的城市格局開始發生變化,城市郊區化提上議事日程。萬科在產品戰略上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開發中檔住宅。

——1998年,王石在接受本書作者採訪時如是說

萬科在上海缺別墅時投資了「西郊花園」,在上海缺寫字樓時投資了「萬科廣場」,但是,王石觀察到,上海最缺的還是主流的居民住宅,於是王石又萌發了投資上海居民住宅,吃這張最大的餅的想法。

有一幕場景經常在談到萬科發展歷史時被提及,就是:王石在上海閔行區七寶鎮距離飛機跑道1300米遠的一片水稻田裡,叉著腰連說了幾聲好,之後就下決心買了這裡的512畝農地,準備建造上海人民一輩子夢寐以求的大眾住宅——上海「萬科城市花園」。

當時在場的一位老萬科職員對筆者回憶:「當時第一眼看到那塊望不到邊的500畝水稻田,鬱鬱蔥蔥的水稻在風中搖舞,百多架飛機在地中間的上空以45度的角度下降,飛機離地面的最低高度為120米,大家看得心寒。」但是經專家測試,確定飛機引起的噪音在允許範圍內,而且在晚上10點以後基本上沒有航班經過。況且萬科公司也注意到,香港啟德機場周圍也發展了大量居民住宅。於是王石在那片麥田中央站了足足4個小時,最後還是確定了下來。為什麼一貫心細的王石會如此冒險?因為時間不等人,發展就是硬道理。在上海,萬科介入居民住宅,這可能就是唯一的良機——不是機會的機會。

於是,「萬科城市花園」品牌的第一個項目就在一片懷疑聲中開始了。這也是萬科歷史上第一個集居住、商業、教育、娛樂和休閑為一體的郊區大型社區。

看準了方向的投資項目,有條件要上;條件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就得積極主動創造有利條件推進。成敗有時候就在一個契機的把握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