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領導口才與演講藝術 延伸閱讀 溫家寶總理引用詩文摘錄

溫家寶總理對中國古代文學有著精深的造詣。他在公開場合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借詩明志,向整個世界展示了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讓我們領略和感受到他溫文爾雅的外交風度和獨特的個人魅力!以下摘錄了溫總理近年引用的部分精彩詩文。

(一)「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2003年6月29日,溫家寶總理在香港禮賓府出席CEPA協議簽字儀式後發表演講,並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和詩人黃遵憲的詩祝願香港。

(二)「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飢凍聲。」2003年10月1日,陝西省13萬民眾受災於洪水。在看望了災民後,溫家寶總理以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詩句告誡當地官員,要時時惦記著百姓的疾苦。

(三)「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2004年3月4日,溫家寶在看望政協經濟界、農業界委員時,引用漢代政論家王充著作《論衡》中的這句話,闡述其治政思想。

(四)「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在2004年3月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溫家寶總理就兩岸問題答記者問時,引用了台灣近代愛國詩人丘逢甲的詩作。

(五)2006年9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中南海接受五家外國媒體的聯合採訪。他以杜甫的「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的開場白,使採訪的氣氛格外融洽。訪談中,溫家寶引用中外名家的詩詞著作,巧妙回答了記者關於他喜歡讀什麼書、思考什麼的問題:「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定律。」「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六)2007年3月16日上午溫家寶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回答記者問引用的詩文。

(1)溫家寶總理在談到中日兩國關係時說,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中國有一句古話:「召遠在修近,閉禍在除怨。」其中,「召遠在修近,閉禍在除怨」出自《管子·版法》。意思是:希望團結遠方的人到來,就要治理好自己的身邊;希望避開可能發生的禍亂,就要注意消除人的怨氣。

(2)溫家寶總理在談到民生問題時,借用了詩人艾青的一句詩:「去問開化的大地,去問解凍的河流。」這句詩出自我國著名詩人艾青的詩作《窗外的爭吵》。

(3)在談到海峽兩岸關係時,溫家寶總理引用唐詩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句詩出自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4)溫家寶總理提到,讓每個幹部和領導者懂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此語出自《貞觀政要·政體》,魏徵在與唐太宗關於歷代興衰的對話中引用古語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更早的類似表述出自《荀子》中的《王制》和《哀公》,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孔子家語·五儀解》中也有相似的說法。

(5)溫家寶總理在談到中國經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時說:「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這一古語出自宋代蘇軾的《晁錯論》,原文是「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

(七)2008年3月18日上午,溫家寶總理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引用的古語和詩文。

(1)在回答鳳凰衛視記者提問時,溫家寶總理引用了三處古語和古詩句:一處是「行事見於當時,是非公於後世」,出自《明太祖寶訓》朱元璋語。原文為「自古有天下國家者,行事見於當時,是非公於後世。故一代之興衰,必有一代之史以載之」;一處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名句;一處是「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語出《宋史·王安石列傳》,大意是天象的變化不必畏懼,祖宗的規矩不一定效法,人們的議論也不用擔心。

(2)在談到抑制物價上漲的問題時,溫家寶總理引用了古語「事不避難」。語出《後漢書·虞詡傳》:「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3)在回答台灣記者有關提問時,溫家寶總理引用了「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是宋代鄭思肖《德佑二年歲旦》中的兩句。原作全文是:「力不勝於膽,逢人空淚垂。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朝朝向南拜,願睹漢旌旗。」鄭思肖這首詩表達的就是對國家統一的希望。「下泉」典出《詩經·曹風》。而「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語出自魯迅的《題三義塔》。

(4)在談到有關思想解放的問題時,溫家寶總理引用了兩句古語,「周雖舊邦,其命惟新」,出自《詩經·大雅》,大意是「周朝雖然是舊的國家,但卻稟受了新的使命」;「如將不盡,與古為新」出自唐朝司空圖《詩品》,原文說的是文藝創作中的體會,說大自然美景難以窮盡,只要深入體察,就能不斷創新詩境。

(八)2009年3月13日上午,溫家寶總理與採訪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的問題。

(1)引用詩詞談信心:溫家寶總理在談到金融危機前景時稱,「信心要比黃金和貨幣還要重要」。還說「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我期待著明年中國和世界都會變得更好。」「明年春色倍還人」語出唐朝詩人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2)引用諺語談目標:在被問道今年是否能夠實現GDP增長8%的目標時,溫家寶總理認為實現這個目標確實有難度,但是,經過努力也是有可能的。總理說,「我舉個例子,目標不是決定一切的,但是它就像一艘航船中的羅盤一樣,如果一艘航行中的船沒有羅盤,它就不知道朝什麼方向航行,什麼時間到達。有一句諺語:這樣的船只有逆風不會有順風。」古羅馬小賽列克曾說:對一艘盲目航行的船來說,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

(3)引用古語談如何走出危機:溫家寶總理說,「其實,最為重要的就是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中國人的心開始暖起來了。我以為,心暖則經濟暖,我深知這場金融危機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克服困難也不能脫離國際經濟的影響。但是我們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取火莫若取燧,汲水莫若鑿井,就是說你想得到水不如自己去鑿井。因此,我希望全體中國人都要以自己的暖心來暖中國的經濟。」「取火莫若取燧,汲水莫若鑿井」出自《淮南子·覽冥訓》的「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

(4)引用詩句談共渡危機:在回答記者關於金融危機的提問時,溫家寶總理引用了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句出自陸遊的《游山西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