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領導口才與演講藝術 三、賦予演講生命力

演講是人類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具體來說,是指演講者在特定的時境中,藉助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的藝術手段,面對廣大聽眾發表意見、抒發情感,從而達到感召聽眾的一種現實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領導幹部,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面向聽眾或者媒體發表講話。所以,演講作為一門激發人們心靈之火的藝術,熟練掌握並運用這門藝術,學會賦予演講生命力,對於領導幹部提高整體素質,做好領導工作,無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門藝術,演講雖然也是以「講」為主,但是這種「講」還同時要體現「演」。它不僅要把事和理講清楚,讓人聽明白,而且還要通過在現場上的直觀性言態表達把事物和道理講得生動、形象、感人,既有情感的激發力,又有聲態並作的審美感染力。演講與報告、發言、講話等實踐活動一個明顯的區別,在於演講不但是一種以講為主的宣傳活動,同時,又是一種以演為輔的帶藝術性的活動。演講主要以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的統一,以及演講者的主體形象來作為信息的傳達手段。

資料鏈接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

背景介紹:葛底斯堡戰役是美國南北戰爭中的決定性戰役,北方軍隊經過浴血奮戰,大獲全勝。為紀念在戰役中犧牲的勇士們,修建了葛底斯堡公墓。在落成典禮上,亞伯拉罕·林肯的演說只有短短的3分鐘,卻充滿著真摯的感情,哀痛而振奮,沉重而自豪,堪稱演講中的經典之作。

演講原文:87年前,我們的先輩們在這個大陸上創立了一個新國家,它孕育於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來平等的原則。現在我們正從事一場偉大的內戰,以考驗這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孕育於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則的國家是否能夠長久存在下去。我們在這場戰爭中的一個偉大戰場上集會。烈士們為使這個國家能夠生存下去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來到這裡,是要把這個戰場的一部分奉獻給他們作為最後安息之所。我們這樣做是完全應該而且是非常恰當的。

但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這塊土地我們不能夠奉獻,不能夠聖化,不能夠神化。那些曾在這裡戰鬥過的勇士們,活著的和去世的,已經把這塊土地聖化了,這遠不是我們微薄的力量所能增減的。我們今天在這裡所說的話,全世界不大會注意,也不會長久地記住,但勇士們在這裡所做過的事,全世界卻永遠不會忘記。毋寧說,倒是我們這些還活著的人,應該在這裡把自己奉獻於勇士們已經如此崇高地向前推進但尚未完成的事業。倒是我們應該在這裡把自己奉獻於仍然留在我們面前的偉大任務:我們要從這些光榮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獻身精神,來完成他們已經完全徹底為之獻身的事業;我們要在這裡下定最大的決心,不讓這些死者白白犧牲;我們要使國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

面對觀眾和媒體,要賦予演講生命力,領導幹部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主體形象。領導幹部作為演講者的主體形象包括體形、容貌、衣冠、髮型、舉止、神態、氣質等直接訴諸聽眾的視覺器官。領導幹部整個主體形象的美與丑,在一般情況下,不僅直接影響著自己思想情感的表達,而且也直接影響著聽眾的心理情緒和美感享受。這就要求領導幹部在自然美的基礎上,要有一定的裝飾美。當然,決不同於舞台藝術的性格化和藝術化的裝飾美。這就要求在符合演講思想情感的前提下,注意裝飾的樸素、自然、輕便、得體,並具有時代感。同時注意舉止神態的瀟洒、雍雅、大方,只有這樣才有利於思想情感的傳達,有利於演講的成功。

第二,有聲語言。有聲語言是演講活動的最主要的物質表達手段,它由語言和聲音兩種要素構成。有聲語言運載著思想和情感,直接影響聽眾的聽覺器官,產生效應。它具有時間藝術的某些特點,是聽眾聽覺的接受對象和欣賞對象。領導幹部面對聽眾特別是面對媒體時的演講語言應注意以下幾點:語言要新鮮,不講套話、空話;語言要準確,不講大話、假話。語言的準確性來自思維的精確性,只有想得明白,思考得周密,才能講得準確,講得恰如其分;要根據不同的聽眾,挑選精當的語詞,運用儘可能嚴密的邏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信口開河或泛泛而談是不會抓住聽眾的;語言要通俗,盡量使用人人都懂的,有地方特色的群眾語言,反映群眾的感情、呼聲、心愿和脈搏跳動的心裡話,像一些口頭語、成語、順口溜等。群眾語言講起來朗朗上口,容易使人接受,能夠達到較好的宣傳效果;語言要簡練,不講抽象話,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不啰嗦,抽象;語速要恰當,不要拿腔拿調、不要在不該停的地方停頓,以免造成誤會;講究詞語的修飾和表達技巧。

第三,態勢語言。態勢語言,就是演講者的姿態、手勢、動作、表情等的表演活動。它是流動著的形體動作。它配合著流動的有聲語言,表達出演講者的思想情感;加強著有聲語言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彌補著有聲語言的不足。它主要影響聽眾的視覺器官,在聽眾心裡引起美感,得到啟示,產生效應。它具有空間藝術的某些特點,是聽眾視覺的接受對象和欣賞對象。實踐中,只有既「講」且「演」,既是聽覺的又是視覺的,兼有時間性和空間性藝術特點,這樣才能體現演講的本質屬性,也是演講區別於其他現實口語表達形式的關鍵所在。

第四,情感交流。演講切忌埋頭不理聽眾,要不時用目光和表情與聽眾交流感情(如同電視新聞播音員那樣),可以適當有一些手勢,但不宜過多和過大(不能像演戲那樣)。領導幹部要及時根據聽眾的反饋調整自己的演講,如后座的聽眾聽不清,音量要放大一些,聽眾對某些難點莫名其妙,應作些解說等。

第五,就地取材。演講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的。儘管情境具有相對靜止性,但如果領導幹部能巧借情境即興發揮,化靜為動,讓情境為我所用,就能使演講應情應景,溢彩生輝。或者,領導幹部如果要做即興講話,這種講話沒有現成的稿子,來不及認真準備,全靠現場思索和臨場發揮,演講怎樣才能「有生命」呢?就地取材是個比較有效、便捷的方法,它以眼前的人、事、景等作為即興講話生髮的「觸點」,不但便於快速構思,而且可以巧妙過渡,把聽眾自然地帶入到你的講話中,使講話更有現場感、更具活力、增添幾分睿智和情趣。

資料鏈接 陳雲林借題「101大樓」

2008年11月3日晚,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世界第一高樓台北101設接風宴,為首次來台的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接風。陳雲林在致答謝詞時,即興講了這麼一段話:「置身於這座華麗的101大廈,我俯瞰夜幕下的台北,萬家燈火、車水馬龍。在這片可愛的土地上,台灣同胞是熱情、友好、勤勞、文明的人民。在這塊熱土上,他們以自己的打拚精神和聰明才智,創造了名列亞洲四小龍的奇蹟,為中華民族贏得了光榮。為了兩岸同胞的福祉,兩會已展開制度化協商。我衷心希望兩岸和平發展,台灣經濟不斷增長,台灣同胞幸福安康,衷心祝願兩岸關係就像101大樓一樣超過滿分,更上一層樓。」

陳雲林就地取材,藉助101層的高樓,以一句「衷心祝願兩岸關係就像101大樓一樣超過滿分,更上一層樓」,充分表達了大陸和平發展兩岸關係的最大善意和誠意,既契合他此行會談的主題,又顯得生動形象,貼切自然,實在是精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