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商業模式 7月4日 放棄香港模式

仔細研究後可以發現,內地近3萬家房地產商幾乎都在用一種方式在做生意——香港模式。按照這種模式估算,由於全部流程由一家開發商完成,如果在北京做一個30萬平方米的項目,從最初籌划到最後全部完成,時間往往拖延7~10年之久,佔用資金極多,如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者恰逢經濟周期的低谷,都會造成資金運轉不靈,房地產公司很容易遭受致命打擊,從此一蹶不振,很多爛尾樓就是如此形成的。

從2003年開始,萬通地產開始放棄香港模式,探索美國模式。

——摘自2004年12月10日《北京青年報》文章《地造英雄之馮侖》

國內房地產公司大多數採用香港模式是有歷史原因的。該模式有兩個使用的前提:其一,土地由政府高度壟斷;其二,大開發商對市場供應壟斷。中國香港因為是一個城邦經濟體,土地是有限供應的,高達60%~70%佔有率的市場被幾個大地產商壟斷,所以適合這種模式。

而內地開發商採用這種方式,80%以上的資金來源於銀行,受銀行政策影響大。因此每遇經濟周期的低谷,就會有一大批房地產公司消失。

在西方發達國家,所謂傳統的全能開發商即香港模式基本不存在了。他們要麼是將傳統地產細分化為商鋪、酒店或寫字樓開發商,要麼只是單純的房屋集成商,如2000年時加拿大的溫哥華就有16家比較大的房屋集成商。

商業模式的競爭力決定企業的競爭力。萬通地產不僅發現了內地絕大多數房地產企業的內在商業模式,總結出了這種模式的致命缺陷,而且還給內地地產企業探索出了新模式——美國模式。這是萬通地產為中國房地產行業作的一大貢獻,值得絕大多數房地產企業思考、借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