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島田莊司:本格推理是我的天職

丁一可/text&interviehoto

知日資料室/picture courtesy

不得不說,島田莊司本人還真頗有想像中偵探的氣質:頭髮微長而卷,穿著灰色西裝,戴一副茶色鏡片的眼鏡,走路的樣子有一股年輕人的勁頭,言談舉止帶有十分的紳士風度。說話時聲音低沉、語速快,很有學術范兒,嚴肅間又不失幽默。

島田莊司生於1948年,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的商業設計學科。1981年,他所創作的《占星術殺人魔法》(占星術殺人事件)入圍了江戶川亂步獎,同時,他也以此作品出道,成為了推理小說家。而在30歲之前,島田卻在做著似乎與推理小說毫無關聯的事情:送快遞,寫雜文,畫插畫,甚至做唱片。也許是嘗夠了各種職業的苦樂,也許是累積了足夠的經歷,30歲的島田開始提筆創作推理小說,並逐漸走到了「日本推理小說之神」的位置。

「御手洗潔」和「吉敷竹史」是島田莊司作品中最主要的兩個系列,分別以御手洗潔和吉敷竹史兩位偵探為主角。這兩個人物性格迥異:御手洗是一位占星師、業餘偵探,智商超高,卻有些抑鬱的傾向,有時還會有些神經質,冒出莫名其妙的語言;吉敷則是一名刑警,離過婚,行事風格細緻且有韌性,比起御手洗要平凡但也穩重得多。

以這兩個各具特色的人物為主角,島田莊司創作了諸多優秀的推理小說。除《占星術殺人魔法》外,《斜屋犯罪》(斜め屋敷の犯罪)、《異邦騎士》(異邦の騎士)都是御手洗潔系列中的代表作品;吉敷竹史系列也有《北方夕鶴2/3殺人事件》(北の夕鶴2/3の殺人)、《奇想,天動》(奇想、天を動かす)等代表作。

島田莊司這個名字是與「本格」聯繫在一起的。他被視為「本格派」的代表人物。而他本人,30年來始終執著於本格推理的創作,也致力於本格的推廣和發展。除了持續不斷的寫作、出版之外,也擔當推理文學獎的評審。2009年,他與台灣的出版社合作推出了面向中文寫作者的「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我曾問過了解他的人,為什麼他要在中國辦推理小說獎,這其中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對方回答說,沒有什麼原因,只是單純地想要發展本格推理。

作為一名不那麼專業的推理小說讀者,我並不清楚本格、變格或是新本格它們各自的魅力在哪裡,但是島田先生對本格推理的這種熱情,實在教人感動。這次,《知日》有幸採訪到島田先生,我們終於有機會能夠了解到,這位推理大師的「本格情結」究竟從何而來了。

知日:你學的是設計,畢業後也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工作,之後為什麼開始寫推理小說了呢?

島田莊司(以下簡稱「島田」):我在小學的時候就寫偵探小說了,那是對江戶川亂步的模仿。在美國由埃德加·愛倫·坡創始、柯南·道爾確立的偵探小說,在日本可以說是以江戶川亂步為開端的。雖然之前也有,但將其完全定型的是亂步。晚年的亂步寫了很多兒童向的偵探小說,例如「少年偵探團系列」,這些是我小學時候非常喜歡的作品。當時我在目黑區的東根小學,班裡有四五個人聚在一起邊聊天邊吃午餐的習慣。那時候,我把在附近的駒澤公園裡的冒險故事說給同學聽,雖然都是虛構的故事,但是很受好評,於是每到配餐時間,大家都催著我說故事的後續。後來素材漸漸用光了,我就預先在筆記里寫好故事,到時候念給大家聽。這就是小說了。

那是我最早創作的小說,雖然是對亂步的模仿,但現在想來,我的出道作品《占星術殺人魔法》跟那簡直是一樣的。舞台也好,道具也好,甚至構造——在東根小學附近的宅邸中發生了奇異的事件,然後偵探去進行調查——跟小時候寫的東西是一樣的。因為是小時候寫的東西,所以我對自己能夠寫偵探小說這一點有著無根據的自信,在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工作之後,最終還是回到了這裡。或者說,那時可能並不喜歡寫偵探小說,想要做其他行業的工作,最後發現還是不行。

知日:你一直在寫「本格派」的推理小說,為什麼執著於本格呢?

島田:首先,如果不說明什麼是本格推理的話,就會很難理解吧。說到什麼是本格推理,實際上沒有人知道。我出場之後,拚命地與大家進行議論,固定了本格的定義。而在此之前,大家並不知道本格是什麼。這是因為,創造「本格」這個詞的是日本人——一位叫做甲賀三郎的作家。「本格」在英語中沒有對應的詞。

要說本格為什麼會出現,要從江戶川亂步說起。他的作品很特殊,是符合變格偵探小說內容的作品,像《一寸法師》等,帶有色情、怪誕的趣味。比如游廓(妓院)這種地方,是黑暗文化的一種,亂步的作品就是基於這種趣味而建立的偵探小說。這與坡、柯南·道爾、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不同的。歐洲因為有科學革命,那裡的人們都抱著科學的態度,不畏懼幽靈、鬼魂,勇敢、理性、冷靜地對待發生的現象。所以坡、柯南·道爾都是科學家。但是在亂步的時代,日本甚至整個亞洲都沒有科學革命。坡與查爾斯·達爾文是同時代的人,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於是在文學上產生了「自然主義」——不同於之前的神論、英雄論等,而是更加自然地書寫人類。歐洲發生了巨大的思維方式的轉變,亞洲卻還沒有,所以亂步只好用江戶時代那種稍帶色情的趣味來寫小說。

作家甲賀三郎看了亂步的偵探小說,認為跟美國的完全不同,稱此為「變格」——特殊的、變化的偵探小說。「本格」這個詞也由此誕生了。甲賀三郎希望引起變格與本格的議論,但很可惜,這個話題並未發展下去。於是,「本格」在沒有任何關於定義、條件的說明的情況下,進入了《占星術殺人魔法》的時代。

所以我認為,本格推理是經歷過科學革命之後,具有科學性、邏輯性,產生了推理理論的小說,與學術論文稍有不同,是帶有學術論文傾向的文學。對於我的這種提案,最初有很多的議論,但現在人們基本都認同了。我非常喜歡科學,也喜歡寫論文,很早以前開始就喜歡,當然也喜歡小說。我的書也被引進中國,好像是每年一本,在書的開篇我都會寫論文。另外,福山推理文學新人獎及在台灣舉辦的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的評選等,也都是論文。總之,我很喜歡論文,本格推理對我而言就像是天職。

知日:現在又出現了「新本格」的類別。與本格相比,新本格到底「新」在哪裡呢?

島田:這是個非常難的問題,恐怕日本也只有我一個人能回答了(笑)。我們又不得不回到推理的歷史。坡和柯南·道爾可以被稱作「本格」,另一方面,范·達因、阿加莎·克里斯蒂也可以被稱作「本格」。儘管如此,坡的本格與范·達因的本格卻明顯是不同的類別。坡的推理里,有指紋、血液的採集,也一定有頭髮、狗毛、昆蟲殘骸的碎片、鞋子帶來的石塊和泥土等物遺落在現場,收集這些東西作為材料分析,以此查明犯人。1841年的《莫格街兇殺案》里已經有這些了。坡在作品中引入了最新的科學理論,給現場的奇異現象以合理的解釋。柯南·道爾也繼承了這一點,他筆下的福爾摩斯是個科學家,在現場採集指紋、血液等進行科學檢驗。這與現代的現場調查做法是相同的。

後來,出現了阿加莎·克里斯蒂這位天才作家,接著是范·達因,本格推理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形態。舞台是列車、輪船等設定的場所,場所中存在既定的人,而偵探是從外部進入的。在讀者完全掌握材料的基礎上展開推理,然後先讀者一步指出令人意外的犯人。這是一種框架既定的遊戲,是遊戲形式的殺人推理小說。封閉空間、公平的材料提供、在初始階段向讀者介紹現場人物、偵探從外部而來、只使用讀者了解的材料——范·達因的這種做法就是「新本格」的做法。

但是這種做法也沒有傳入日本,就像坡的本格沒有進入日本、亂步使用江戶的色情趣味一樣。這是因為美國上流社會的存在方式等內容是日本人寫不出來的。那是1920~1930年的事情,就這樣一直到了《占星術殺人魔法》的1981年,近10年之後,綾辻行人終於在日本小說里實現了這種做法。不拘泥於細緻的人物描寫,而是像寫遊戲或電腦遊戲中人偶的行動一樣,以這種方式寫范·達因提議的本格推理,與其說「新本格」,更確切地說應該是「新范·達因主義」。

知日:你的創作靈感都來自哪裡?比方說出道作品《占星術殺人魔法》,其中的詭計是怎麼想到的?

島田:那時候日本有假鈔欺詐事件,那真是讓我佩服的高智商犯罪。用20張1萬日元的鈔票,多製造出1張1萬日元的鈔票。將鈔票切開,再用膠帶黏合。看起來想不到這是犯罪,但是20張卻變成了21張。10張鈔票也可以這麼做,只是縮減的幅度大了容易露餡。當時NHK播放了這則消息,但沒有詳細解釋,所以沒法照做。起初,我以為是從每張上面切下細細的一條拼成一張,但這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