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物共舞

2000/04/29 三聯生活周刊 作者:劉芳

人們每天都要鋪床疊被,涮洗碗碟,打掃房間,常常是不假思索就把活兒做了,法國人讓·克羅德·考夫曼卻心繫家務,對掃帚和抹布著了迷,燙件襯衫擦塊玻璃都滿懷激情。考夫曼是社會學家,他在今年新作《家務活兒的理論》中說:「在抹布和灰塵的王國里,一切都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因為日常家務的細枝末節都蘊含著人之成為人的原動力。」按照他的觀點,吃完飯要擦桌子,飯碗要放進洗碗池,人們正是在這些習慣的基礎上構成了一套極為複雜的行為和思維繫統。家務活兒看起來微不足道,實際是文明的奠基石。

考夫曼援引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的觀點來說服人:起初,穴居的原始人睡覺前只需把鋪邊礙事的骨頭和果殼一腳踢開就行;直到有一天,他意識到吃剩的東西不應該留在「家」里。就彎腰撿起骨頭果殼一一扔出洞外。這是舉手之勞,卻也是我們大腦組織的飛躍——「整理』的概念由此誕生,人類發明了垃圾箱,也發現了家務的必要性及其煩惱。

原始人把骨頭扔出洞,鋪張獸皮躺下,心裡就踏實了。現代男女卻有千百件物會等待安置,物理的物在屋子裡,觀念的物在腦子裡。絕大多數時候人們如自動化機器一般無意識就完成了拿起放下的動作,比如早上疊床,我們順手就在做,並不硬生生告訴自己這個動作是在疊床。妙就妙在無意識,它使做家務像是在與物共舞,隨掃帚和抹布輕揚起落,人的意願無聲表達,萬物去向它們的歸屬,快樂也油然而生。

當然這種舞蹈不可以速成。每天幾撂臟碗碟真是令人煩惱,愛玩愛俏的年輕夫婦終歸會發現自己不知從哪天起每頓飯後都在洗碗,而且覺得原本就該是這樣——當幹家務活兒變得不由自主,舞蹈也就進入了生活。

家庭就是一個物和人的世界。有的妻子做家務時,情願讓丈夫和孩子呆到一邊,自己來體會「與物共舞」,舞蹈中的每一個動作又都是愛的表達。還有一些家庭里,物有時會讓人產生另外一種不由自主。考夫曼書到一個女人連續8年使用抹布後要用熨斗燙過,知道這樣做沒道理,偏偏就是管不住自己。

按考夫曼的理論,對於不能再舞蹈的舞者,家務才真正成為煩惱。可惜,考夫曼不知道,有多少人不願意當這種舞蹈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