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最好的年代 歇洛克·福爾摩斯先生

——福爾摩斯的意義

偵探小說的一切,都源自歇洛克·福爾摩斯。

——S.S.范達因

19世紀末,大英帝國迎來了一位女性統治者,也迎來了建國以來最輝煌的時刻。這位統治者名叫「維多利亞」,這個輝煌的時刻因此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

隨著無休止地全球化擴張,帝國的標誌出現在了世界每個角落。那是由兩隻神獸組成的國徽——一隻是現實里的獅子,另一隻則是傳說中的獨角獸。獅子象徵著絕大多數大英子民:忠誠,勤奮,腳踏實地,循規蹈矩,主張全球殖民和大工業化;獨角獸則代表了不列顛島上「一小撮」另類:靈異,超然,有預見性,神經質,具有極度的叛逆精神。

極具自尊心的英國人一直在尋找獅子和獨角獸的最佳代言人,用以彰顯「維多利亞時代」的榮光。最終,這個問題被一位半路出家的偵探小說創作者解決了。福爾摩斯是那隻獨角獸,華生醫生則是那頭雄獅,一切都是那麼完美而契合。

「親愛的華生,我們應該把『不可能的』和『不常見的』嚴格區分開,不能混為一談。」每當頭戴獵鹿帽,手持大煙斗的福爾摩斯這樣教導他的同伴時,我們知道,又一樁奇案被解決了。這對租住在倫敦貝克大街221B的夥伴就如同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和霍雷肖,就如同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和桑丘,早已超越了類型小說的束縛,成為人們心中的經典。

這位身高六英尺、異常瘦削、鷹鉤鼻、下巴方正而突出、目光銳利的偵探,頭戴獵鹿帽,身披寬鬆外套,手持煙斗,縱橫馳騁在所有讀者的完美意識之中。

關於福爾摩斯的形象,不得不說,是陰差陽錯造成的。

福爾摩斯的故事主要刊登於《海濱雜誌》,這個雜誌非常熱衷於為故事繪製插圖。雜誌社打算把繪製插圖的任務交給一位名叫帕杰特的年輕畫家。但帕杰特家族有兩位成名的畫家——哥哥西德尼·帕杰特和弟弟沃爾特·帕杰特。《海濱雜誌》本打算把這份工作交給弟弟沃爾特,但邀請函卻不知為何遞到了哥哥西德尼的手中。

西德尼接到任務後,把弟弟沃爾特作為原型模特——本來的畫家卻變成了作畫對象。今天的福爾摩斯迷們必須感到幸運——沃爾特是個儀錶堂堂的帥哥——否則,我們不知道流傳到今天的福爾摩斯會是個什麼樣子——長著滿臉絡腮鬍子也說不定!

關於歇洛克·福爾摩斯的原型,百餘年來一直是人們研究的熱點話題。

絕大多數人認為,大偵探的原型是柯南·道爾大學時的教授——約瑟夫·貝爾。貝爾教授經常鼓勵柯南·道爾對前來就診的病人進行觀察和分析,從而在診斷之前就對病人的情況有一個初步的判斷。貝爾教授曾經從一個人的外褲磨損程度推斷出這個人是皮匠;還從一名英國士兵患上的象皮病得出了他曾經駐紮在西印度群島的結論。柯南·道爾做了大量有關貝爾教授的筆記,為以後福爾摩斯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但柯南·道爾的家人卻一直認為,福爾摩斯的原型就是爵士本人。柯南·道爾的邏輯分析水平非常高超,不僅在虛構的小說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名聞天下的。柯南·道爾一生里破獲了許多案件,為很多人洗脫了不白之冤。他的小兒子阿德里安·柯南·道爾明確指出:「福爾摩斯的原型,就是我的父親——偉大的阿瑟勛爵。」

當然,讀過福爾摩斯故事的人一定不會忽視一個人——愛倫·坡筆下的杜賓。柯南·道爾曾反覆仔細地閱讀愛倫·坡的作品。在《莫格街兇殺案》中,杜賓運用一系列邏輯推理,分析出同夥心中的想法;在柯南·道爾創作的《住院的病人》中,爵士把這一情景複製到福爾摩斯身上,讓偵探一語道破了華生醫生的內心世界——由此可見杜賓這一形象對柯南·道爾的影響。

福爾摩斯曾對華生說過:「你一定以為把我和杜賓相提並論就是稱讚我了。可是,在我看來,杜賓實在是個微不足道的傢伙……他有些分析問題的天才,但絕不是愛倫·坡想像中的非凡人物。」——儘管充滿了諷刺,但不難讀出柯南·道爾對愛倫·坡的崇拜之情。也許爵士一直認為,自己筆下的福爾摩斯,才是愛倫·坡想像中的非凡人物。

歇洛克·福爾摩斯先生初次亮相於1886年,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血字的研究》。幾經周折,這個故事在1887年發表於《比頓聖誕年刊》。

《血字的研究》發表之後,《利平科特雜誌》主動邀請這位大偵探二次出山。於是,第二篇故事《四簽名》於1890年問世。在這個故事裡,我們第一次知道了福爾摩斯是個癮君子。

1891年,福爾摩斯幫助焦頭爛額的波希米亞國王擺脫了《波希米亞的醜聞》,並結識了生平最為敬重的對手艾琳·艾德勒女士。這個事件後來被《海濱雜誌》無情披露,幾乎在一夜之間,福爾摩斯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面對讀者不斷高漲的需求和《海濱雜誌》不斷上漲的報酬,福爾摩斯連續解決了二十餘起事件,這些故事後來被收錄於《冒險史》和《回憶錄》兩個合集里。

之後,福爾摩斯偵探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危險。在《最後一案》中,他與生平最大的敵人詹姆斯·莫里亞蒂教授墜入瑞士萊辛巴赫瀑布中,世界上最偉大的偵探告別了他的擁躉們。人們當然不會接受這個結局,表示出了強烈的憤怒和不滿。一位偵探竟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讓一向以理智著稱的英國人為之瘋狂。

在1902年,福爾摩斯早期解決的《巴斯克維爾的獵犬》事件公佈於眾,重新喚起了讀者對這位偵探的熱情。在1903年,在《空屋》一案中,福爾摩斯死裡逃生,最偉大的偵探復活了!以《空屋》為首的一組新故事問世,在1905年以《歸來記》為題結集出版。1915年,福爾摩斯又成功地解決了《恐怖谷》案件。

由於歲月的原因,福爾摩斯退居二線,隱居在蘇塞克斯郡,以養蜂為樂。讓人高興的是,他已經遠離了可卡因;更讓人高興的是,他沒有遠離推理。1917年的《最後致意》和1927年的《新探案》,告訴了讀者福爾摩斯先生在世界大戰期間為國效力的經歷。至此,60個有關福爾摩斯的推理故事全部展現在世人面前。這些故事無一例外地成為了記載歇洛克·福爾摩斯先生豐功偉績的「聖經」。

「如果你吃到一個雞蛋,覺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認識下蛋的母雞呢?」

這是錢鍾書先生的名言,但在此處情況正好相反。我們實在非常有必要深入地了解一下這位「福爾摩斯」的創造者。

阿瑟·柯南·道爾,英國人,歇洛克·福爾摩斯故事的著作權人。

1895年5月22日,阿瑟·柯南·道爾出生在英國愛丁堡。道爾家族是一個興旺的天主教家族。他的祖父約翰·道爾(1797—1868)是知名的政治諷刺漫畫家,筆名「H.B.」。約翰有7個孩子,不過有2個孩子不到成年便夭折了。5個孩子中詹姆斯·道爾(1822—1892)、理查德·道爾(1824—1883)和亨利·道爾(1827—1892)也都是成功的藝術家。特別是理查德,當時極富藝術聲望。最小的兒子查爾斯·阿爾塔蒙·道爾並沒有走上藝術道路,一生不得志,境遇坎坷。但是,查爾斯的兒子柯南·道爾卻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人物之一。約翰的女兒名叫安妮·瑪莎·道爾(1821—1899),家人稱為「安妮特」。

柯南·道爾早年在本地一所學校就讀。小時候他便將大量時間用在閱讀上,涉獵豐富。在自傳《回憶與冒險》中,他寫道:「據說,圖書館委員會曾經為我的事情開了一個特別會議,會上通過了一項內部規定,要求借閱者每天換書不得超過三次。」他也喜歡街頭粗野的生活,常常打架,而且總能成為勝利者。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雖然經濟不寬裕,她還是決定將兒子送到一所好學校讀書。父親查爾斯要求兒子必須進入天主教會學校。最終,柯南·道爾於1868年進入斯通尼赫斯特就讀。

斯通尼赫斯特是一家知名的英國耶穌會士寄宿學校,向來以管理嚴格著稱。柯南·道爾後來並不喜歡回憶這段寄宿學校的生活。頭兩年,他在霍德的預備學校讀書。這期間他思家心切,總是悶悶不樂。後來進入本校,那裡教育更為嚴厲,甚至用中世紀的條款約束學生。課程也相當枯燥,包括三角、算術、語法、句法、詩歌、修辭等等。柯南·道爾當時以閱讀詩歌和法國小說為樂,對這些課程則根本提不起興趣。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柯南·道爾產生了逆反心理,盡其所能想打破這種束縛。他與男生打架,與鎮上的女孩調情。結果,他多次受到懲罰。學校相信懲罰能改變學生。最常用的體罰方式就是用橡膠棒在每隻手上打9下。打了之後手上往往青一塊紫一塊,就連開門、拿筆這樣的動作都難以完成。如果情節嚴重,那麼體罰的工具就會升級成樺樹鞭。

在斯通尼赫斯特的學習過程中,他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