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高管不易做:手下都是外國人

人生就是一個瓶子,你裝上醬油,就是醬油瓶子;你裝上汽水,就是汽水瓶子。如果你把醬油倒了,改裝汽水,還是會有醬油的味兒。

讓別人尊敬你的唯一方法就是讓自己變得強大。你敬業,我比你還敬業;你搞不定的,我能搞定;你業績高,我比你還高。我在新加坡的公司總共待了有一年的時間,不是不想繼續幹了,而是公司被賣了——我們先把公司做起來,然後轉手賣給美國人,大賺一筆,但是又把人和客戶挖出來,重新再開公司,金蟬脫殼。

通過這種手段,公司賺的就不僅僅是錢了。

當然,美國人也不是傻瓜。

在歐洲,流動資金很多,政府鼓勵投資,不允許錢存在銀行里不動,你實在想存在銀行里不動也可以,但利息很低。

所以,歐洲的流動資金要拿去收購,去流動,去花,這就給了新加坡人出售公司創造了條件。

任何交易,都要有贏家,「雙贏」其實是個很中庸的辭彙,即便雙方利益均沾,但總有一個便宜占的多一些,這才是贏家。

所以,對這些商人來說,「金蟬脫殼」這種商業模式(如果稱得上是一種模式的話),在不違背法律的情況下,能賺到錢就是本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只能說新加坡人把公司做得不錯。

公司賣給美國人之後,我就跟著新加坡人走了。

那段時間,在生活上也是很開心的,因為很多員工都是我招的,我一手帶起來的,所以在工作中特別有成就感。

當然,也因為那段時間薪水比較高,受到老闆器重,公司和其他公司之間的競爭也都有我參於其中,在和香港企業、和美國企業的競爭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怎樣做領導,怎樣做管理,包括銷售套路。

美國人管理很嚴密,競爭也很強,基本上沒有什麼漏洞可以鑽,你做的客戶,他全部都要掌握。但是也有缺陷,就是沒有成熟的經驗操控中國市場。

他(美國人)有很多缺陷,有的缺陷反而被我們掌握了,我們只要拿準一個就夠吃了。這個就涉及到專業化,以及東南亞市場的航線運作,還有香港的制度,包括國內製度的不完善。

像資金流動,就可以走香港,然後走地下錢莊進大陸,或者從大陸走地下錢莊進香港,然後再到國外,就能避免很多賬目追查。

洋人不懂這一套,這一套只有「地頭蛇」才會懂。

只有有文化的「地頭蛇」才能合理避稅;只有有文化的「地頭蛇」才能「吞象」。說來說去,文化最重要,不是有句話說嗎,「就怕流氓有文化」。

美國人的貿易思想和中國人的貿易思想差異很大,但中美也有共同點:

1.中國媒體和美國媒體有一共同點:都罵美國政府。

2.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有一共同點:都認為罵美國政府是愛國的。

3.中國領導和美國領導有一共同點:他們的子女和財產都在美國。

我那時候有點浮躁,做事不大專心於業務,專門去研究這些手法。

因為看他們賺錢太容易,我就想這方面的心思了。

我當時把賺錢這件事想的太複雜,特別是在創業初期,總想一蹴而就,實際上是很錯誤的。我讀過徐小平的一段話,對我這個困擾算是有了交代,他說:

剛才和一個天使投資人聊天,一致認為:初次創業,business model即賺錢方式必須極其focus,即必須極其簡單單一。比如微軟開始只是做一個DOS操作系統,新東方起家就是教托福,凡客就賣一件襯衫,都創造了發展的奇蹟。創業早期,什麼都匱乏,如果想什麼錢都賺,肯定賺不到。

徐小平認為,初次創業的賺錢方式必須簡單。

那麼,我由此得到啟發,剛剛踏入職場的業務手法也要單一。

其實,那些手法也不是什麼「歪門邪道」,屬於正門,將來要做個企業家,遲早要用得到,只不過我那個時候思考的早了點。

這也難怪,看人家這麼一搞就賺了幾千萬,我能不眼紅嗎?有路子賺大錢,自然眼睛就盯得緊。中國人就這麼個特點,看什麼賺錢就搞什麼,看誰賺的多,就跟誰學,一個人在那裡瞎琢磨。

隨著經驗的增多,職位不斷提升,我慢慢的不想給人當「馬仔」了,當個分公司經理都覺得沒意思,想玩大的。

像我這號人,野心太大,不夠自信的老總根本不會用我,怕我不老實,不穩定。

這樣有個好處,就是遇到的老闆都能力很強,讓我能學到很多東西。

但是,有能力又心胸開闊,允許你超過他的老闆是很少的,所以,這些年,在人手下打工,都比較壓抑自己,裝老實吧。我其實並不是一個很狷狂的人,自己一直也比較努力,只是覺得沒什麼好的機遇罷了。

前面說過,公司賣給美國人之後,我就開始做另一件事:組建新的新加坡公司。

目的,其實昭然若揭,那就是:組建起來,再賣給歐洲人。

但是,我在這個過程中有了新的想法,因為公司是我從無到有做起來的,我對公司有了自己的感情,等於是自己養大的孩子,能說賣就賣嗎?

不能,捨不得。

但是,決定權不在我這裡。

說白了,我只是個「奶娘」。

我只有餵奶的權力,但沒有決定權。儘管這樣,我還是捨不得賣,錢換不來我的損失。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公司永遠變成自己的。

也許過程很曲折,很難,但我一直在努力中。

我之所以敢這樣說,是因為我有成事的兩個條件:代理網路和流動資金。

這個新組建的新加坡公司叫AB,沒有中文名。

我在AB工作,一直到2011年。

我身兼兩職,一邊在一家韓國國際公司做高管,一邊在AB做總經理。

累嗎?肯定累,但是為了賺錢,也就顧不上那麼多了。

同時在兩家公司工作,工作有什麼區別嗎?區別很簡單,AB里的都是自己人,是自己的業務。我在AB工作,新加坡人給我發工資,但是抽一部分利潤歸我自己,我是總經理,所以都是「自己人」。

韓國人的公司有他的獨特性,眾所周知,韓國出美女,但大多都是整了容的。但是韓國女人的酒量都可以,很能喝,也很敬業。就算不是自己的事情,也要搞好,就算下班了,也要留下來把事情做完,哪怕這件事不是自己的。

還有,最表面的印象是,韓國人都是單眼皮,很大男子主義。但是,韓國人是很愛乾淨的,非常講整潔。而且非常講禮貌,我在公司里天天要和這幫人互相鞠躬。

韓國人是瞧不起中國人的,不是個體性,而是普遍性。

這裡面的原因很多,我也深有體會,中國人幹活有的確實不怎麼樣。

看看中國的許多大型公司,規模是世界級的,服務是土財主級的。推卸責任、不守信用、霸王條款,每天玩的都是這些東西,這種素質是很難與世界接軌的。

再舉一個實例,一架裝滿貨物的飛機飛到紐約,飛機不能降落,不同國家的航空公司處理問題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如果是大韓航空公司遇到這個問題,他會在附近尋找可降落的場地,比如華盛頓,然後用卡車從華盛頓拉到紐約,保證客戶的貨能準時收到。

但如果是中國的國航,那就完全是另一個樣子。

紐約不能降落對吧,那好,咱也甭費勁了,直接飛回中國。

客戶只能幹瞪眼,瞪眼還不行,你還得「伸手」,一來一回的倉租你還是要交的。

至於什麼時間能飛回紐約,你去查,工作人員會用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來告訴你:回家,等通知。

就這樣的服務,你說人家能看得起咱們嗎?

我經手的貨,很多都是這個樣子,好不容易能飛紐約了,貨到了,也換季了。特別是服裝,一換季,誰還要?運過去也賣不動,損失很大。

這種事情太多,幾乎天天經歷,中國的航空公司價格便宜,服務差。

論硬體,飛機都是波音公司的大飛機,硬體都沒有問題。

區別在於人的操作手法和服務質量,是人的問題。

其實很多行業裡面都存在這個問題,人的素質從小就要培養的,裡面有教育的原因,有父母的影響,有環境的因素。這使我想起「瓶子理論」,以前回農村老家,跟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農民說:

「人生就是一個瓶子,你裝上醬油,就是醬油瓶子;你裝上汽水,就是汽水瓶子。如果你把醬油倒了,改裝汽水,還是會有醬油的味兒。」

這些話雖然簡單,但足以發人深省,而且是從一個農民的口裡說出來,應該能讓很多人慚愧。

不看別的,只看足球,那就是一面鏡子。我們的球員工資那麼高,但在亞洲居然也淪落到三流水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