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宋代是一個奇怪的朝代,男人去青樓尋歡時,定要挑那才色雙全的女人,會輕歌曼舞,能賞心悅目,要懂他們的心,曉他們的意,還要能唱和他們做的酸詩艷詞,但對老婆的要求卻簡單得很,那就是門當戶對,能理家,能生孩子,最重要的一點,要聽話,不干涉他們婚外風流。王弗是一個有見識但不張揚的女人,她懂得如何讓自己在這個大家族中做一個世人眼中的好妻子。

這首《江城子》作於王弗去世後的第十個年頭,故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之慨。他們本是少年夫妻,王弗在女人最美好的年華死去,她的容顏便永遠空格在了27歲的時空里,永遠是那個坐在小軒窗中對鏡梳妝的年輕女子。而活著的東坡卻已是一個滿臉皺紋、滿頭白髮的老人了。如果兩個人此時能相見,她一定不認識自己的老公了。

這首著名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蘇軾寫給亡妻王弗的,作於宋神宗熙寧八年乙卯(1075)密州知州任上。王水照先生曾雲此詞「含悲帶淚,字字真情,將滿腔思念傾注與(於)筆端,創造出纏綿悱惻濃摯悲涼的感人意境」,實為定評。

只是不知,這樣好性格的女人為什麼不長壽,27歲時,王弗就因病去世了。老蘇洵對兒媳的死特別心疼,說:「你媳婦跟你吃苦受罪,沒享幾天福就走了,你就把她葬在你娘的身邊吧。」還沒等蘇軾把王弗的屍骨運回老家,蘇洵也去世了,蘇軾便把王弗和父親一起運回四川老家安葬。

但王弗為什麼不主動告訴蘇軾自己讀過書呢?原來,在過去,女人讀沒讀過書沒有人在乎,更不值大肆張揚地說出來。那年月,男人只要認得幾個字,會做幾首酸詩,就想著有朝一日能加官進爵飛黃騰達,女人就算才高八斗也不值一錢,甚至還會被人看不起,說她不守本分。

他自己是好的,便認為全天下的人都是同他一樣的,無形中便要吃很多虧。王弗自然了解蘇軾的這個「死穴」。家裡來了客人,女人是不能拋頭露面的,王弗便坐在屏風後面偷聽。待客人走了,她便出來分析剛才客人的談話內容,判斷對方值不值得蘇軾交往,以及在交往時的注意事項等。比如說,這個人說話太極端,又愛拍你的馬屁,你不要再跟他交往了,又或者,這個人是個「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的主兒,你小心他將來會給你穿小鞋等。

蘇軾愛結交朋友,當然,以蘇軾的才華,所交往的都是當時的風流才子,只是,蘇軾看人經常走眼。蘇軾是一個好人,好到什麼地步呢?在他眼中就沒有一個壞人,全天下的人都是好人。

好女人能刺激起男人的野心,還能撫平男人的野心!王弗就是這樣一個好女人。對像王弗這樣的女子來說,她的幸福並非緣於她所嫁的男人是蘇軾,而對蘇軾而言,他娶的即使不是王弗,也會有「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慨嘆。他們都是世上少有的好人。

不是不想說,是不知從何處說起,是悲痛壓住了喉頭,是只想這樣看著你。更是因為,我的心每天都在你身上,一刻也沒有離開過,你所經歷的一切我都知曉,不管你是生是死,是病是痛,是福是禍,我都無條件地跟隨著你,所以,你的一切,我已經無需再問,也無需囑託,所以,我無言。

婚後,兩個人琴瑟相和,蘇軾讀書,王弗就在一旁紅袖添香。與其說紅袖添香,不如說是看著蘇軾讀書。大概婚前父母也叮囑過,萬不可以任性子只陪他玩耍,你要看住他……

不知在夢中,她見到的蘇軾是何等模樣,是新婚晏爾的他,還是霜染鬢角的他?為什麼生者和死者在夢裡相見,往往都是無聲?昔日的囑託猶在耳畔,你就再沒有別的話對我講了嗎?哪怕你只是叫一聲我的小名,或者喊一聲「喂」呢。

1054年,16歲的王弗嫁給19歲的蘇軾。他們是怎樣認識的,自由戀愛,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得而知。王弗是蘇軾老師的女兒,大概在成婚之前兩個人是見過面的,彼此的感覺良好,這婚姻也算是你情我願的。

王弗看到蘇軾讀書,便終日不去,這「終日不去」確實有意味得很。一個識文斷字的十六歲少女,想來在婚前對愛情也是有過憧憬的,那必是一個有才華,又愛自己的好男子。王弗很有福氣,她更想不到自己遇到的這個男子有著光耀千古的才華。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在蘇軾這一頭看來,這個妻子應該也和所有的妻子一樣,是不懂讀書寫字的,看她盯著自己讀書,一看就是一天,心裡很是不爽。你又不認得字,天天瞅著我看書幹什麼呢,我說什麼你聽得懂嗎?後來蘇軾背書或作文時,有想不起來的地方,王弗就在一旁提示。蘇軾覺得很驚奇,連我都記不住的東西,你怎麼能知道呢?蘇軾頗不服氣,拿別的書來考她,她居然也能略說個一二來。蘇軾這才知道,這丫頭是個聰慧的主兒。

從這段記錄可以推知,蘇軾和王弗在結婚前並不是太了解,甚至在結婚後有一段時間也很陌生。直到王弗幫他提點時,這才知道,自己好福氣,竟然撿到一個識文斷字、冰雪聰明的寶貝回來。其實,王弗的父親王方也是進士出身,女兒遺傳父親的高智商,本沒有什麼奇怪的。

一個無意中得了佳婿,一個無意中得了一個「賢妻」,自此,蘇東坡便一路得意,先是中了進士,又做了官,而且,官越做越大,連蘇軾也不免得意起來,但不見王弗喜形於色。他到鳳翔去做官,王弗跟著。蘇軾一回家,她就問東問西,問蘇軾最近發生了什麼事,和什麼人交往,說了什麼話,有什麼打算,等等,並說:「你在外面做官,親人都不在身邊,說話行事都要小心。」這口氣和蘇軾他爹老蘇一個口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