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黃色黑條練功服 認罪者

布萊恩·德·帕爾瑪導演的《黑色大麗花》里,闖蕩好萊塢的末流女演員伊麗莎白·肖特被殺,因其死狀慘烈、生平故事詭秘凄艷成了轟動性話題,媒體連篇累牘地報道案情進展,警察局裡則出現了大批認罪者,主動承認是自己殺死了伊麗莎白·肖特,男女老少都有,自述的動機千奇百怪,成為這部片子里最具黑色幽默的部分。

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伊麗莎白·肖特二十二歲時來到好萊塢,想要進入電影界,因為相貌並不出眾,她通往大銀幕之路異常坎坷,但她性格豪放,迅速成了社交界名人,並被當做「性感女神」。1947年1月體於是為她賦予「黑色大麗花」這樣一個稱號。案子後來成了懸案,但此後多年,約有五百人主動承認自己是「黑色大麗花」案的兇手。

轟動性的案子後面,總有大批找上門來的認罪者。1932年,美國飛行英雄查爾斯·林德伯格二十個月大的兒子遭到綁架和殺害,警方用四年時間找到了兇手,一個有前科的德國木匠,但在此期間,先後有兩百人主動出來認罪。在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連環殺人案「綠河疑案」偵破期間,二十年時間裡,不斷有疑犯產生——他們常在對女性實施性侵犯時自稱「綠河殺手」。

那些最終被確認的殺人者,也常誇大自己的罪行,殺死著名導演波蘭斯基妻子的「曼森家族」、殺人無數的得克薩斯州人亨利·李·盧卡斯都是如此,後者稱,二十年間,他在美國和歐洲及日本共殺了六百人。

最令人感到困惑的,還是那些毫不沾邊的認罪者。心理學家認為,他們出面認罪,是出於引人注目、與名人和轟動性事件掛鉤的病態需求,他們已經急切到不在乎出的是什麼名,付出什麼代價,只要被人看到、議論、成為旋渦的中心,就可以得到極大的滿足。他們讓我想起那個著名的笑話,街上有人圍觀車禍,後來的人擠不進去,大喊:「受傷的是我兒子」,人們給他讓出了一條縫,他進去了,也傻眼了:受傷的是一頭驢。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人對罪案和怪異事物本身的那種迷戀。最經典的,當屬「小美後命案」。1996年聖誕節第二天,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六歲的「小選美皇后」瓊貝尼特·拉姆齊在地下室被殺害。案發十年後,曾是小學老師的約翰·卡爾自首,但證據顯示,他當時根本不在現場,DNA也和現場遺留物不符。專家認為,他是過分關注兒童色情物品和兒童性侵犯的案件,以至於會假想自己就是那個「幸運」的兇手。他被迷住了,被自己竟然「不在場」的遺憾給擊垮了。

總之,總有那麼多人,試圖使自己沉悶的生活起點波瀾,哪怕是以主動成為疑犯的形式。平靜的生活,對一些人是福祉,對另一些人是毒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