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黃色黑條練功服 命運的手段

曾有成都中年女子亮出多年前撿到的張國立照片,希望藉此與張國立取得聯繫,因正趕上張國立新片《第601個電話》開拍,照片又被媒體稱為「裸照」,面對這送上門來的材料,張國立與張默樂得一次再次出來說明,他們是清白的,照片不是裸照,自己不是炒作。

起初應當不是炒作吧,不過是一次巧合,是那女子多年的青春余夢,正好在這個春天發作。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銀幕上的面孔不過那麼幾張,難得看到一兩張稍微暴露點的照片,而那中年女士當時還是少女,偶然撿到這樣來歷不明的照片,照片上的男子年輕俊俏,穿得又那樣少,用照片來寄託萌動春情,似乎正好,而這情意異常珍貴,一旦時過境遷就難再續,二十年來,她把照片壓著箱底,偶然翻出來,當時的迷亂、驚喜似乎就一一重來,yesterday就會once more,而如今,那餘緒已將耗盡,她也經歷生活必經歷程,終於可以毫無顧忌將過去作個了結。而張國立既是藝人,當然也時時有新作問世,新作又與隱私題材有關,多年前埋下的線索撞上門來,正好借題發揮。

一張畫像或者照片引起命運動蕩,或者引發青春迷思,從古至今屢見不鮮,王昭君因一張肖像畫改變了命運,柳夢梅因杜麗娘的畫像魂魄齊飛,終令她起死回生,來歷不明的畫中人,遠比實實在在的身邊人更具魅惑的效果。藝術家對此心知肚明,一再用一兩張畫像引發一場愛情血案,讓書生或者莽漢為一張畫像走遍茫茫天涯路,甚或人間與鬼域,例如《倩女幽魂》、《魔畫情》、《俠女》,再比如徐小明的《海市蜃樓》,雖然與畫像無關,但海市蜃樓中稍縱即逝的美女,與畫中人異曲同工。所以,吳昊在《胡金銓的電影空間美學》里,稱肖像畫為「命運的手段」。

但這手段實在是陰森,當然,所有的命運的手段,都是陰森的。《珍妮的畫像》就是一部陰森的電影,裡面的女子,面目十分模糊,是畫家的描畫讓她清晰起來,讓她漸漸成長,但最後,她所經歷的劫難,還要重演,那黑色礁石和撲天濁浪,是陰陽分界線。好萊塢難得這麼陰森,所以我一直記得,並且每每到了相似的場景,都會想起那種陰森。

張國立因何故將照片遺失已不可考,那女子因何機緣在那一年、那一天,漫步到九眼橋邊,彎下腰來撿起不明來歷的信封也已不可考,冥冥中,必有一隻手,在操縱這一切,讓一個女子的生活中,從此多了一條神秘的線索,那「來歷不明」必然時時引發生命深處的焦渴。而那成為青春夢裡人的畫中人,卻在另外的地方,經歷生活、愛情、病痛、功成名就和衰老,並對自己引起的那場心靈風暴毫不知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