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動物 悲情動物

學長蔡傳興說了一個動物故事:北方有大雁南遷,途中,雁小姐讓射鵰的誤中,受傷墜地。她大難不死,讓一戶庄稼人治好收養了。雁在農家和雞豕共食,不出一年,已肥碩如火雞。翌年,庄稼人發現園中多了一隻雄雁,竟然是南遷的雁先生循原路來尋覓愛侶。雁先生不嫌舊愛走樣,要再效比翼;就可惜,雁小姐身如鉛鐵,已飛不起來!「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雁公心碎。」庄稼人,只能為這一段悲情,黯然落淚。

龍華老闆何明德,也說了一個動物故事:「過去,我經常到水塘去釣白花鱸;釣鱸魚,要釣一對;不然,剩下的那一條,沒幾天就死。」德哥臨風緬懷。他曾經釣了一尾公鱸,兩三天後再去,魚群聞聲而遁,就一條鱸魚直朝他游過來,吃了餌,從容赴義;水族有情,公魚死了,母魚就不想獨活。

我也有一個動物故事,早說過了,再簡述,好和雁情鱸愛相映照。住公屋的時候,家裡有天來了一隻金錢龜;一層樓幾十戶,戶戶是沒掩門的雞籠;這龜,讓人從國內擄來,卻不知是哪一戶的逃龜。家母用塑料大桶把龜養了,第二天,竟看到桶旁伏著一龜,體形較小,該是龜公。龜公龜婆,看不見,卻原來互有感應。兩龜共患難,龜婆逃亡路上失散了,龜公竟甘心潛入陋屋,爬到陽台水桶畔,等人逮捕。我們不會養龜,水濁不換,死了公的,母的一月不食;後來,悲傷大概平伏了,孤苦的龜婆活下來,活了十餘年,今猶健在,日常唯散散步,聊遣愁懷而已。動物有情,情,深得教人惶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