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可忍,可不忍

這是心頭火起怒不可遏,利器出鞘十萬火急的關頭,最後的喝止。

著名的韓信受胯下之辱,因為忍的人後來成就非凡,格外證明了忍的必要,忍的正確。這種以成敗論英雄、以結果論是非的思維並不可取,而且我總是疑心,這是一種怯弱的本性在尋找冠冕堂皇的借口。

造矛造矛,少間弗忍。終生之羞,餘一人所聞。以誡後世子孫。

「忍之須臾,乃全汝軀。」

其實阿Q很得了忍辱的真傳,只可惜他沒有實力和機會成就任何事業,所以他成了天下笑柄。

忍得了一時,才保得了一世。但是直接的意思是保你的身軀。這是誰的身軀呢?如果理解成這八個字是題刻在刀、劍上,是人對刀說的話,那麼這可以理解成是刀的身軀。《倚天屠龍記》里,倚天劍和屠龍刀互相對擊,不就都毀了嗎?寶刀寶劍也有值得珍惜的身軀。當然更常規的理解是對人說的,就是對人的告誡,成熟的長輩對晚輩說的,理智的人對魯莽的人說的,或者平時清醒的自己對熱血上涌的自己說的。

國人尚忍,由來已久矣。

《古詩源》卷一「古逸」里有幾首短詩,其一是《矛銘》:

這樣的忍也可以理解,值得同情,並且最多可憐而並不可恥。但是一則沒有多大的意思,二則那有限的意義還純粹限於個人。所以,屬於可忍,也可不忍。如果天下大亂,盜匪橫行,外敵入侵,需要人人攜刀攜劍才敢出行,遇到危險拔將出來,還想起先祖遺訓要「忍」,那樣的人生,還叫什麼人生?那樣的性命,保全來幹什麼?那次第,不能殺賊,自殺便了。

無獨有偶。還有一首《書鋒》,所謂鋒,應該是指刀劍一類利器。

如果對這聲喝止還是充耳不聞,那麼可能血濺黃土,伏屍一人(攻擊敵人),也可能揉碎桃花紅滿地,玉山傾倒再難扶(自我了斷),也可能流血五步,天下縞素(除暴君或弒明君)。

但是在傳統文化里,作為一種修身養性,自我約束,「忍」比起「放」、「任」更是必修課,而且層次高,比起「怒髮上沖冠」,比起「衝冠一怒為紅顏」,在個人修為上可得的學分多得多。

用它來作矛這種兵器的銘,在今天看來,倒有一些和平主義的色彩。自古兵者為兇器,能不用就不用的好。這是勸人忍的。

(讀時總覺得句斷標點有點奇怪,「少間弗忍」後面好像應該用逗號,「終生之羞」後面才用句號。但是也管不了那許多了,學問自有人專門去做,我等無知閑人取其趣要緊。)說的是忍了一時的怒氣,免得引來終身的羞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