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我找到了,我發現了:那個過往的歲月,過往的王蒙,過往的鄉村和朋友。黑洞當中亮起了一盞光影錯落的奇燈。

雖然不無從眾的嘶喊,本質上仍然是那親切得令人落淚的生活,是三十歲、三十五歲、四十歲那黃金的年華,是瑣細得切膚的百姓的日子,是美麗得令人痴迷的土地,是活潑的熱騰騰的男女,是被雨雨風風撥動了的琴弦,還有雖九死而未悔的當年好夢。

也曾有過狂暴與粗糙,愚傻與荒唐……你仍然能發現作者以怎樣的善良與純真來引領與塗抹那或有的敵意,以怎樣的陽光與花朵來裝點那或有的缺失。那至少是心靈感受與記載的真實,是藝術與文學的映照與渴求,是戴著鐐銬的天籟激情之舞。

抬望眼,仰天長嘯……四(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1974年開始寫作本書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文章(杜康)。

——1978年寫罷文稿

往事正(不)堪回首月明中。

——2012年重讀並校訂之

狼狽中,仍然有不減的摯愛,有熊熊的烈火。

我們相信過也相信著。我們想念我們的相信。只不過是真實,只不過是人生,只不過是愛情。在想念和相信中我們長進。也有天真與傻氣盎然的仍舊的青春,卻沒有空白……

在年滿七十八歲的時候我突然明白:我與你們一樣,有過真實的激動人心的青年、壯年,我們的中國有過實在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與七十年代。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