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節:戰爭的出路

最後,我們將引用《大學》,或外國人所稱的"陳詞濫調"中的一段文字來結束全文。書中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此為本文所表達的中國學的含義。

這篇關於漢學的文章,書寫並發表在1884年上海的《字林西報》上。

附錄:

群氓崇拜教或戰爭與戰爭的出路

法蘭西的不幸實在是太可怕了,"在上者"該好好反省一下;

但更加緊要的是,"在下者"應認真考慮它。

如果"在上者"被推翻,那誰來保護保護互相爭鬥

的"在下者","在下者"已成為"在下者"的暴君。--歌德(FrankreichstraurigGeschick,dieGrensbedenken,AberbedenkenfiirwahrsollenesKleinenechmehr;GrossengingenzuGrunde;dockwerbeschittzedieMengeGegendieMengefDa-warMengederMeyrann.--Goethe)

劍橋大學的羅斯·迪克遜在他的一篇題為《戰爭與戰爭的出路》的文章中,意味深長地說:"只有當英格蘭、德國以及其他國家的普通男女、工人用他們的雙手和智慧,向曾經且再三把他們帶入到災難之中的統治者呼籲:別再戰了!別再戰了!你們這些統治者、軍人和外交官們,你們徹頭徹尾地將歷史帶入痛苦之中,你們掌握著人類的命運,但將人類帶入了地獄!我們要徹底與你們決裂。你們隨意壓榨我們的每一滴血汗。再也不能這樣了。你們帶來的不是和平,而是戰爭。歐洲必須從戰爭中走出來,這歐洲是我們的歐洲。只有這樣,歐洲才有希望(他指歐洲的文明)。"

這是現代歐洲的一個社會學家的夢想。但是,這種夢想恐怕是永遠無法實現。我堅信,當歐洲各國的人民把他們的統治者、軍人和外交官們趕下台,正要親手處理與其他國家的戰爭與和平問題之時,在這些問題處理之前,恐怕是每個國家都處於戰亂紛爭的處境之中了。讓我們來看看大不列顛的愛爾蘭事件吧。愛爾蘭的平民百姓,在試圖自己決定和戰問題,甚至爭取自決的問題上,便發生了勢不兩立的尖銳衝突。如果這個時候,不是由於這場更大戰爭的來臨,他們將繼續自相殘殺。

現在,為了給這場戰爭尋找一條出路,我們必須首先找到這場戰爭的起源與緣由,並明確誰應該對這場戰爭負責任。迪克遜教授試圖讓我們相信,正是那些統治者、軍人和外交官們把平民百姓帶入了災難之中,帶入了戰爭的地獄。但是我認為,我能證明並不是那些統治者、軍人和外交官們把平民百姓帶入戰爭之中,而恰恰是那些平民百姓,驅使和推動那些可憐無助的統治者、軍人和歐洲的外交官們走向了戰爭的深淵。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那些實際的統治者--現代歐洲的皇帝、國王和共和國總統們。目前不爭的事實是,大概除了德皇外,其他國家的實際統治者都沒有說什麼挑起戰爭的話。事實上,現代歐洲的皇帝、國王和共和國總統們的言行受到《自由大憲章》的制約--這些實際統治者在國內,無論是政府還是公共事物都沒有發表什麼言論。那個可憐的大不列顛國王喬治,為了防止愛爾蘭事件(73)發展為國內戰爭時,他試圖發表一番言論,但大英帝國的全體平民百姓都叫他閉嘴。而他居然通過首相向平民百姓道歉,表明他只是盡一個國王防止戰爭的義務。事實上,當今歐洲的統治者只不過是一些被供奉起來的尊貴偶像,他們只不過是些掌管大印、並給政府公文簽字。因此,就他們的國家政府而言,他們只不過是一些裝飾性的人物,並沒有他們自己的意志。我們怎麼能說這些統治者應對戰爭負責呢?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那些被迪克遜教授以及每個人都譴責應負戰爭罪責的軍人們。羅斯金(74)在屋爾威茲向軍官預備隊講演時說:"現代制度的致命弱點在於它奪走了民族最好的血液和力量,奪走了所有的骨髓,即勇敢、不計回報、不怕艱難和忠誠,而把民族變成了沉默和怯弱的鋼鐵,成了一把純粹的刺刀。另一方面,卻有保留了最糟糕的成分,如怯弱、貪婪、淫蕩和背叛,將這些奉為權威並優先使用。然而,其中卻無一絲思想能力。"羅斯金繼續向英國士兵說道:"保衛英格蘭的誓言的實現,並不意味著你一成不變地執行這一制度。如果你只是站在店門之外,而保護裡面騙錢的購物小孩,那不是一個真正的士兵。"現在我想,那些譴責軍國主義和普魯士軍國主義的英國人,包括那些真正的英國士兵在內,都應該好好閱讀和思考一下羅斯金所說的話。但是這裡我想說的是,上述羅斯金所說的話中可以明顯得出:不管是在政府還是國家事物的操作上,如果歐洲的統治者都沒有發言權,那麼那些軍人就絕對沒有說話的權力了。羅斯金在巴拉科拉維的演講中,談及了這場戰爭中真正的可憐士兵:"他們不知道為什麼,但只有去送命。"事實上,今天歐洲的統治者已成為被供奉起來的純粹裝飾性偶像,而歐洲的士兵則已經變成了相當危險的機器人。就他們國家的政府而言,那更是一些沒有自己的意志的機器人了,那又怎麼能說歐洲的士兵應該對這場戰爭負責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