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重振大明 第649章 勢如破竹

從古至今,中原大地但凡動兵遠征,一般都會選擇在春夏季節。因為在這兩個季節里氣候最是宜人,經過一個冬天的準備之後,無論是兵員還是武器、輜重都安排妥當,這才能沒有一點後顧之憂。象這樣白雪飄飄的冬季,中原人一般都是以防禦為主的,倒是塞外的那些游牧民族,最喜歡在這個時候侵擾中原。這是因為他們在其他季節都要放牧和狩獵,只有在萬物蕭瑟的冬天,因為生活所迫,才會入侵中原。

可萬事也總有其特殊的一面,這一次唐楓就反其道而行之,選在了這個嚴寒的冬季對金人發起了反擊。這完全出乎了金人的預料之外,致使直到明軍殺奔到海州城下的時候,才有人急急向盛京的大金朝廷奏稟此事。

唐楓做出如此決定,除了想要做到讓人促不及防之外,還有著另一層的考慮,那就是大雪天的對金人的阻礙作用。金人多是騎兵,雖然現在明軍有了火炮等騎兵的剋星,但他依然不敢掉以輕心。在厚厚積雪之上,再雄駿的馬兒也不可能發揮出其十成的能力,如此一來金軍在戰力上必然會大打折扣。至於明軍自身,雖然也會有一定的阻礙,但以步卒為主的他們並不會因此而削弱多少戰力。

正因為有了這兩點的考慮,唐楓才會悍然決定在這個寒冷的冬季進行對金國的征討。

他的計畫可以說是很成功的,正因為天氣的原因,使得金人直到他們攻打海州,才通過正規的渠道知道明軍的攻擊。而也正因為滿天的風雪,那趕去盛京報信的人無法撒開了速度趕路,導致直到明軍都將海州給攻陷下來之後,金人才知道了這件事情。

海州是金國最靠近現在大明所屬遼東地區的三處要地之一,其他兩處便是營口和蓋州。其實這三座城池以往也都是明軍的屬地,當地還有衛所官兵。可是在薩爾滸之戰後,這些城池就逐漸落入了金人之手,現在更已經成了他們的門戶所在。

正因為其地理上的重要性,城池倒還是保留著原來的模樣,顯得很是高大。不過只是靠著堅城是擋不住明軍的攻擊的,因為城裡現在只有不到三千的守軍,而他們所面對的,卻是十多萬的大明健兒。在這次突襲遼東之戰里,金國又折了不少的人馬,使得他們不得不將這些城池裡的人馬也調走一部分,用來駐守後面更重要的所在,這就給了明軍以機會。

看出了城中守軍兵力不足的情況後,唐楓便立刻讓三軍將士四面攻城,也沒有用上火炮。雖然明軍沒有動用最犀利的武器,但兵力上的巨大優勢還是給了他們極大的信心,攻城戰他們又極為拿手,很快海州就守不住了。

其間,金軍還妄想用騎兵進行突擊,最好是能將明軍的中軍殺亂,從而延緩敵人的攻擊。可是唐楓他們卻是早有準備,再加上地上厚厚的都是雪,非常不利於馬匹的奔跑,這三千突然殺出城來的金國騎兵這次不但沒能成功,反而連回去的後路都被斷了。三千人在面對如此情況之後,只得放下武器投降了。

對這些降卒的發落問題,成了唐楓帶兵入主海州之後的一個關鍵點。有人建議殺了他們為以往死難的兄弟們報仇,也有人認為殺戮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迫使金人在今後的戰鬥里變得更加兇狠,到時候的代價就太大了。

一時間,唐楓便也有些為難了起來。雖然他是一個有著現代思維的人,知道對俘虜不能虐待和殺戮,但現在畢竟是古代,兩個敵對國之間不可能得到和解,那殺他們也是削弱敵人的一種必要的手段。可是另一種說法也很有道理,若是因為這一次的下手使得金人今後人人死戰的話,後面的仗就有些難打了,這隻會得不償失。

暫時無法做出決定,唐楓只得將人給關押起來,然後與這些將領們進行商議。但是結果卻是一樣的,而且倡議殺光俘虜的多是遼東的將領,他們與金人之間有著刻骨的仇恨,根本不想看到敵人落在自己手上還能活命。對此,唐楓也不能不考慮下屬們的心意了。

在做下決定之前,唐楓私自去看了看那些被俘金軍的情況。在這一看之下,卻讓他發現了一件被自己忽略了的事情,那就是這些被俘的金軍士兵里居然有大半是漢人。這是他在來到關押他們的牢房外面,聽裡面的俘虜向看守求情時所聽到的。

「……大哥,其實我們也是漢人,只因為所住城池的淪陷,才會成為金人的。我們也是被逼無奈,為了活命和混口飯吃,才會幫著金人的,還求你們能把這話轉告上面的大人們。」

這一番話,唐楓聽得出來是真的。其實想來也是,女真人才多少,這麼多年來他們與明朝作戰,雖然勝多敗少,也總有折損,尤其是這兩年,更是連遭敗績,他們怎麼可能依然有著充足的人馬呢?那就只有把原來是漢人的治下百姓也征來使用了,這才能使他們每次用兵都能有近十萬的兵力。

想到這裡,唐楓心裡不無慶幸,若是自己不來此查看一下,或許真會下令將這些俘虜都給處死了,到時候可就是親手害死許多同胞了。雖然後世的一些所謂的史學家們總是強調什麼滿族、蒙古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為此甚至連岳飛這樣的英雄都不再被稱民族英雄,可事實是現在的雙方卻是實打實的敵人關係,你不能拿後世的眼光來要求古人。所以對殺這些人,唐楓是一點思想負擔都沒有的。

就在這一刻,唐楓已經有了辦法,便也不再進去見見那些俘虜,轉身回到了自己的中軍帳中,然後便將一些將領叫了來,吩咐道:「命看守俘虜的兄弟們都細細地盤問一下,看這些俘虜之中有多少是我大明原來的子民,將他們分離出來。至於那些本身就是金國的人,就照你們的意思,都處決了吧,這樣還能省一些糧食。」

「是!末將這就去辦!」這幾員將領都是守遼東的人,一聽到唐楓要殺那些金人,自然大喜,辦事也就勤快多了。不過半日工夫,那些原來是漢人身份的降卒就被從中甄別了出來,這都是能輕易看出來的,足有千人之多,其他的就都是地地道道的金人了。

唐楓沒有再改變自己的主意,當即下令將這些人全部拉到城外處死,然後挖了個大坑把他們都給埋了。這給那些漢人降軍的威懾力還是很大的,他們從來就沒見過這樣的情況,就是金人在俘虜了明軍之後,也少有如此果斷殺人的。如此一來,就使得這些人再不敢生出二心了,不但把身後的豬尾巴割了,而且除了部分被送回了遼東之外,剩下的也都加入到了明軍的陣營之中。

稍作休整之後,唐楓便兵分兩路,分別攻打蓋州和營口兩地。這一次,他不光是來出氣的,他可是沖著整個金國而來的。在戰前,他還放出了風去,告訴整個金國的兵馬,但有敢阻擋明軍的,一旦破城,就將所有金國之人殺個乾淨,只有漢族之人才能倖免。這既能起到恐嚇的效果,也可以挑撥金軍中兩股力量之間的關係。在如此情況下,想必漢人一定會有所想法,而金人也會開始不再如前般相信他們,到時候明軍的機會也就到了。

就在兩路明軍兵發蓋州和營口兩地的時候,金人終於做出了反應。

不久之前,豪格狼狽敗軍而回,在金國上下引發了一次大的震動。要知道這次出兵之前,金國內部還是有所保留的,現在的大明已經與以前不同了,想要再取得一些好處,可不象過往那般容易了。可是因為有蒙古人的參與,以及皇太極的同意,這一次還是動用了舉國兵力。原來是指望能拿一些好處的,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反倒是丟了不少人的人馬。如此一來,皇太極作為金國大汗的威信再一次掃了地,這讓他很是不快。

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明軍卻突然殺了過來,這讓金人上下很是惶恐,因為聽說這次明軍動用了二三十萬人馬,已經遠超金國自身的兵力了。好在到了這個危險關頭,那些國內總是喜歡與皇太極過不去的貴族們也知道要以大局為重,倒還算合作,所以金國很快也組建出了一支七萬人的軍隊,由皇太極親自率兵,向西而去迎敵。

金人並沒有因為明軍的主動攻擊而亂了方寸,因為他們還堅信以自身的戰力在曠野之中只會比明軍更厲害。而且這裡可是他們金人的地盤,即便是面對兵力是自己一倍有餘的明軍,他們也有信心與之一戰。

皇太極也知道成敗就此一戰,所以即便身體依然有些不適,卻也親自披掛而上。因為有以前多爾袞的差點擁兵作亂,和兒子豪格的失敗作為教訓,他不敢再把舉國的兵力交到其他人的手中了。

不過正如唐楓所設想的那樣,當金國的騎兵開始趕去救援的時候,厚實鬆軟的積雪成了他們最大的阻礙。即便那些戰馬都是最好的駿馬,騎兵也個個身經百戰,可是想要在如此路況下策馬疾馳,卻也是太過為難他們了。有不少戰馬,正是因為驅策得太過厲害,結果因為馬蹄陷進了雪窩子里折斷了,這使金軍不得不放慢了前進的步伐。

可明軍卻不會因為金軍的遲來而等著他們了,他們在唐楓下令之後,就對蓋州和營口進行了兇猛的進攻。因為有海州的前車之鑒,蓋州和營口的守軍作出了完全不同的應對方法。

蓋州多是金國人守城,在得知海州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