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重振大明 第596章 重返寧遠

遼東寧遠城,滿城的大明軍士都忙碌地搬運著各種守城的武器上城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深深的憂慮。雖然金人在這大半個月來沒有再次趁著勝勢攻到寧遠來,但他們卻不能安下心來,因為聽說錦州以北的數處城池都已經被金人拿下了,或許不久後他們就會在休整了人馬之後攻過來了。而讓軍士更加心憂的則是自己的生計問題,近一年沒有拿到餉銀的他們,現在滿腦子就是這個問題。

滿桂在一隊親兵的護衛下騎馬走過了那西面的城牆,看著將士們的神色,他那張布滿了風霜,卻依然很是堅毅的黑臉也再次顯出了擔憂之色。雖然因為金人的突然入侵使得軍中的矛盾得到了暫時的緩解,但以現在全軍的士氣,如何是節節勝利的金軍的敵手呢?而且一些之前被自己架空了軍權的將領現在重得回了指揮大權,自己想再完全控制大軍也是做不到了。內憂外患之下,他實在是很難安得下心來。

「好在安平侯就要到了,有著他與眾將士之間的感情,想必還是能控制住他們的吧?」直到這個時候,滿桂才知道這個主帥真不是好當的,以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根本不能如孫承宗和袁崇煥般將麾下的軍士們完全掌握住。不過現在知道一切已經晚了,他與祖大壽等人間的矛盾已不可調和,即便他讓位於祖大壽,遼東軍上下也無法一心對外。現在他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唐楓快些到來,而金人在此期間又沒有大舉進犯。

在巡視了一圈而沒有發現什麼變故後,滿桂才挽馬往回走去。剛到了指揮所前,他就遇到了那個最不想遇到的人,祖大壽。一見到滿桂回來,祖大壽發出了一聲冷哼,隨即陰陽怪氣地道:「滿桂將軍還真是盡忠職守啊,可當初在錦州你怎麼就如此失措呢?想必這就是所謂的吃一塹,長一智了吧?」說著面上帶著嘲諷的笑容。

「你……」滿桂被他撩撥得心頭火起,但最終還是壓了下來。現在他可不能再與祖大壽起什麼爭端了,不然對寧遠將很是不利。在強自忍下了怒意後,他恨恨地瞪了對對方一眼,一言不發地下馬大步走進了衙門之中。

雖然心裡對滿桂這個之前一直打壓自己,並且害得袁大人丟了官職的人很是不滿,祖大壽在如今的情況下卻也不敢真的做出什麼過分的事情來,畢竟外敵當前。可是每當見到對方以三軍主帥的身份自居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下這口氣而進行譏諷。在吐出了一口濁氣後,祖大壽便問身邊的人道:「怎麼樣,這兩日我們的軍糧都送到了嗎?」

雖然餉銀因為朝廷財政的拮据而無法發到軍士們的手上,可這必須的糧草朝廷還是盡一切可能地送到了遼東。只是因為今年各地的糧食都欠收,所以這送到的糧食也不是太足。為了不出現貪污浪費等現象,滿桂遂傳下了三日一供糧的命令。對此,許多與之有著矛盾的人也很是不快,以為這是滿桂為了控制大軍而下的這個命令,每日里各軍的將領都會詢問有關糧食的事情,祖大壽當然也不會例外。

「昨天剛剛將三日的口糧送到我們營中。」身邊的副將忙回答道,隨即又加了一句:「那滿桂的算盤還著是精到,近五萬大軍的口糧他能精確到十石左右,真是有些小看了他。」

「哼,現在他也就只有在這些小事上逞逞威風了。好了,既然糧食到了,那就不要再說了,現在北邊一段是我們所守的,叫兄弟們都小心著些,該運東西都給我放好了。建奴這次來勢如此之猛,卻又很是穩重,絕對不容輕忽。若是我們守的那裡出了什麼問題,那滿桂就有借口對付我們了。」祖大壽再次告戒道。

「將軍放心,我們這些都是跟隨了您許多年的老人了,這一點輕重還是分得出來的。那滿桂不肯用您,就是他丟了錦州城的關鍵所在,這次我們就要讓他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多麼重大的錯誤。待到戰後,我們也可以此為理由參他一本了。」

「這些留待以後再說,不過這次想必我們也不用再為他的愚蠢而擔心了,朝廷此番已經派了新的薊遼總督來統管一切了。」祖大壽麵上似笑非笑地道。

「這個消息屬下也聽說了,不知朝廷是不是知道了袁大人的重要,所以便把他給重新派了回來。」那副將顯然還是想念著袁崇煥的。

「不,袁大人不會再回遼東帶兵了,不過此人應該能替代他的。」

「那他是什麼人?我實在想不出除了袁大人外還有誰能讓大家都心服。」那人是個急性子,一聽這話就趕緊問道。對這個消息,他們這些下面的將領所知還是很有限的。這是為了保密的緣故,若是真把消息傳得人人皆知的話,說不定金人也會知道,那在戰略上就是一種失誤了。

聽他說這話,祖大壽卻是一陣苦笑,其實大家都明白,就是袁崇煥來,這個結也是解不開的。因為軍中的矛盾就是他所帶來的,到時候只會出現傾向滿桂一邊的將士們不滿。對此他也沒有說破,只是道:「這個人你也曾見過的,他和袁大人也有著一些淵源。」

「嗯?」那人在愣了半晌後,似乎猜到了來人的身份:「若真是他的話,倒真有可能解開我們軍中的矛盾了。」見祖大壽沒有提名字,他也沒有點破。

可是,出乎他們預料之外的,是唐楓將來遼東的消息已經為金人所知了。在錦州城裡,三軍主帥多爾袞便已經從探子的口中得知了這個消息。他們並不是從寧遠那邊得來的消息,而是從大明的中樞北京得來的。在這幾年裡,金人為了更好地進攻中原,開始不斷地派出細作滲透進中原,這些人多是漢人的身份,只是現在早已經歸附金國了,所以大明也完全覺察不到。雖然他們所得的消息未必是最重要的,卻還是能讓金人及時把握到大明內部的問題。

這次,金人進犯遼東,除了自身也受了不小的天災,極需掠奪外,得知大明內部出現了大亂也是一個關鍵的因素。只是因為知道這個消息,再傳遞到金國還是花費了一段時間,所以這才讓他們遲了一步。這也使得金人更加迫切地想要重新奪回部分的遼東地域,因為只有這樣,他們傳遞消息的速度才會更快,這樣才能抓到更多更好的機會。

而這一次,他們果然就再次得到了一個關鍵的消息,在面對著金國步步侵入,遼東守軍內部出現問題的時候,大明朝廷終於派了另一個人來統領一切了。而對唐楓此人,多爾袞也是有著一些記憶的。

就是他,當初在寧遠城把自己父親所帶的十多萬人馬給擋了下來,還讓父親受了重創。也是他,居然在大金國內挑起了亂子,最終使得大金到現在內部依然不穩。試問這樣一個使大金連遭損傷的人,他作為一個大金的親王,怎麼能不對之記憶深刻呢?

不過多爾袞對唐楓的了解也就到此而已,其他的就所知不多了,這讓他不敢小覷此人。雖然年紀才剛過二十,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可多爾袞卻能做到在真箇戰鬥是英勇無畏,而需要他冷靜時又能謹慎小心,這也正是他能異軍突起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得知唐楓不日就要抵達遼東,很有可能依然出現在寧遠城中,若是換了一個其他人,說不定就會以此為契機,想著在寧遠大破唐楓,以雪當年父親的兵敗之仇。但是多爾袞卻沒有做出這樣的決定,對唐楓這個當年敗自己父親,自己又不知其深淺的敵人,他本心上是不想與之一戰的,尤其是在寧遠城。在那裡,說不定唐楓會有著心理上的優勢,而且他對那裡的環境又很是熟悉,對自己的攻打必然很是不利。

既然如此,多爾袞當即就做出了一個決斷,立刻停止休整,全力攻打寧遠城。在接到這個命令後,一直養精蓄銳的金軍就再次動了起來。看著在錦州城頭依然忙碌的軍士們,皇太極有下了一個令道:「叫人繼續給我把那些炮都拆下來,然後運到寧遠去,它們將會是我大金用來攻下整個遼東,甚至是中原的秘密武器!」

滾滾的煙塵由遠而近地殺了來,金人那如野獸般的嚎叫和咆哮也已隱約可聞,在城牆上早已準備妥當的大明將士們不敢怠慢,立刻端起了弓弩,準備一戰。

金人居然在這個時候突然全力攻了過來,這是大大地出乎明軍預料之外的。不過現在的他們只有死守這一條路可行了,一旦寧遠再失陷,那山海關這最後一道防線就將直接面對金人大軍的攻擊,這是遼東上下誰都不想看到的。所以在聽斥候的稟報,說金人三軍盡出殺來的時候,明軍在寧遠的五萬許人馬就徹底地動員了起來,分成數批堅守城池。

為了不重蹈當日錦州丟失的覆轍,不再出現因為兩邊的人馬配合上的不力而出現了空擋,這次滿桂就把整座寧遠分成了兩半,一邊是自己的人馬守城,一邊的防務都交給了祖大壽等,這也是在無奈下做出的一種妥協了。雖然這樣一來相互間的呼應會少了許多,但也避免了疏漏,能使全城上下一致對外。

因為現在剛是夏天,所以寧遠在防禦方面還多了一件利器,那就是護城河。在寒冷的冬天,因為地處東北,氣溫極低的關係,寧遠城外的護城河就成了擺設,被金人一衝即過。可現在卻不同了,那寬闊的護城河成了一道阻擋金軍快馬直衝城下的絕佳屏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