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發言人」是怎樣煉成的

有一天,公司總經辦的小莉通知吳先生,說公司打算培養他當公司的新聞發言人。

吳先生知道,如今,從政府部門到上市公司都在推出自己的發言人,據說這是一個「與國際接軌」的舉措。但是,他沒有想到這樣的好差事會落到自己的頭上。

小莉還告訴他,為了讓他儘快搞清楚發言人是怎樣煉成的,她已經聯繫了一所開招了「發言人專業」的知名大學,他們下午剛好有一堂特別的培訓課,吳先生被特許旁聽。

教室里擺了四台攝像機模型,一種很凝重的記者見面會氣氛。一位同學坐在聚光燈下,為了不讓額頭冒汗,他每隔三分鐘用冰水擦一次臉,看上去他還很不習慣這樣的場合。正對面,坐著一排不苟言笑的教授,他們提一個問題,發言人必須在三秒鐘內作出反應。

第一個問題是,「有消息說,貴公司去年涉嫌偷漏稅金一億元。」

發言人當即憤怒地蹦了起來,「這是一種骯髒的、卑鄙的、無中生有的誹謗!」

語言訓練老師打斷了他,「請不要用這樣的語氣,作為發言人,你一定要保持冷靜和風度,你的標準答案應該是,在我們看到正式文件之前,我們不願就競爭對手的這種謊言發表意見。」

「好的,老師。」

第二個問題是,「在『3·15』期間有消費者反應,你店出售的鱷魚牌皮帶是用硬板紙做的,對此你作何解釋?」

發言人舔了舔有點乾裂的嘴唇,說,「我店經營的原則是『貨出櫃檯,概不負責』,我認為消費者購買的時候,就應該把眼睛睜得大一點。」

「錯。這樣的回答在五年前很管用,但現在已落伍了。你應當說,我店的皮帶才賣十元一條,是今年巴黎時裝節上剛剛推出的最流行的一次性皮帶。」

「可是,巴黎真的有這樣的皮帶嗎?」

「如果你鄭重其事的說,他們會相信的。發言人的基本素質就是,面對任何問題,你必須在三秒鐘內迅速而不打疙瘩地作出回答,看上去誠實比講實話重要得多。」

被培訓的發言人若有所思。接下來的問題是,「有消息說,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你們與一些惡莊上下其手,大搞暗箱操作牟取不當利潤,請問是否屬實?」

「這樣的消息是另一些跟我們過不去的莊家說的,他們這是嫉妒,是不道德的。」

「錯,錯,你怎麼可以把公司的底牌給泄露了。」

發言人很茫然的樣子。一位精通股市的經濟學老師開導他,「你的回答應該是,我們從來不跟所謂的莊家來往,本公司賺的每一分錢都是用洗滌精洗過的。」

「可是,如果有人當場拿出證據來怎麼辦?」發言人實在有點擔心。

「這時你可以有以下三種應付方式,一,你什麼都沒有看到,然後微笑地請另外一個角落的記者來提問;二,你可以義正嚴詞地對證據的正確性表示懷疑;三,公司確實與那些人有來往,可是他們的臉上難道寫著莊家兩個字?」

下面的問題更具挑戰性:「據外電報道,貴公司新推出的轎車老是出質量問題,請您作出解釋。」

發言人脫口而出,「關鍵不在於我們的汽車質量有問題,而是中國的道路狀況太差。」

「太好了。」老師們高興地大聲說,「你是怎麼想到如此絕妙的答詞的?」

「前幾年,有一家日本公司的空調被投訴,他們的發言人就指責說,不是空調有問題,而是北京的空氣太差。我覺得,汽車的質量問題也可以依此類推。」被培訓的發言人看來是一個很好學的學生。

「就是嘛,在這方面我們與國際一流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呀。」一位市場學教授對此感慨萬分。

最後一個問題是塊硬骨頭:最近,有國外的唱片公司起訴國內的MTV量販,認為這些公司擅自選用他們的歌曲及圖像侵犯了知識產權,要求索賠。如果你是MTV量販的發言人,你如何對付這樣的指控?

「對此我無可奉告。」

「不,你必須回答。」

「我現在宣布你是本公司不受歡迎的人。保安,請把這位先生架出去。」

「還是不行,請繼續開動腦筋。」

「……我們以後不唱歌,只吹口哨行不行?」

「不對,不對,你的回答都不夠有力。記住,作為一個發言人,在任何時候,哪怕是打一個噴嚏,都必須鄭重其事,並顯得胸有成竹。你的回答應該是:首先,這樣的起訴是超級大國對我國進行文化傾銷的一個新策略;其次,如果沒有我們的大力推廣,他們的歌手能那麼紅,唱片能賣那麼多嗎?因此,不是我們該交錢給他們,而是他們該交錢給我們。以後,每唱一首歌,我們就會給唱片公司傳真一張中英文對照的欠款通知單。」

鼓掌。吳先生在一旁把手心拍得都有點痛了。

作出回答的是一位研究詭辯術的老師,顯然,他對自己的表演也很得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